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英文名称为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缩写CUG),简称地大,位于
湖北省武汉市,是由教育部主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与国土资源部门、湖北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全日制高校。学校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批准设立
研究生院的大学,入选国家“
211工程”“
双一流”“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建国初期,为了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1952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地质系科组建北京地质学院。11月1日,北京地质学院在北京端王府夹道举行首届开学典礼,确定11月7日为校庆日。
1956年毕业的大学生集资在学校正门建起一座地质工作者塑像,基座正面是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题词:“为祖国多发矿藏,把自己百炼成钢”。1957年5月17日,刘少奇主席接见了北京地质学院应届毕业生代表,他说:“要建设就要搞地质勘探,就要打“游击”,你们是建设时期的游击队、侦察兵和先锋队。”1960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并跻身国务院确立的64所
全国重点大学之列。
1970年,受形势所迫,学校外迁已为大势所趋。学校派人分别前往陕西、江西、甘肃、湖南、湖北等地调查选址。同年五月,国家地质总局军代表批复同意将拟迁往湖南石门县建校计划改为迁往湖北江陵县,学校更名为湖北地质学院。1972年,高元贵同志重新主持学校工作,力主学校迁入武汉市。1974年,湖北省先后批复同意湖北地质学院在武汉市建校并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75年,武汉市批复同意学校选址于东湖之滨南望山南麓。
1975年4月,教职工动手建起的工棚成了武汉地质学院的第一栋房子。1976年3月,武汉地质学院新校建设正式开始。1978年12月,武汉地质学院在原北京旧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198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成为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可以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点8个,博士研究生导师12人,可以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点15个,全部为地学专业。1985年12月,武汉地质学院校园建成。1986年4月,国家教委正式批准武汉地质学院试办研究生院,是当时全国33所研究生院之一。
两地办学期
1987年1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复同意地质矿产部将武汉地质学院及其在北京的研究生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地质矿产部北京地质管理干部学院、武汉地质科技管理干部学院联合组成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总部在武汉,分设武汉和北京两部。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学校开始了由单科性地质学院向以地学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的转变。1987年12月,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时任校长赵鹏大提出建设“国际型、现代型、开放型”大学的构想。1988年11月7日,学校举行重建地质工作者塑像揭幕仪式。1990年6月,确定《勘探队员之歌》作为校歌。
1992年,中国启动实施“211工程”。在地矿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及时制定并实施了以五大学科群为重点内容的 “211工程”建设方案。1993年,学校向原地矿部呈送《中国地质大学“211工程”立项论证报告》。1997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印发《关于中国地质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同意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正式立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首批跨入“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
1996年3月28日,中国地质大学正式建立研究生院。1999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在汉部属重点大学联合办学,被称为“华中七校联合办学”,又称武汉七校联盟,是目前全国持续时间最长、实质性参与高校最多、合作范围最广、受益学生最多的一种联合办学模式。
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划归
教育部管理,学校进入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序列。2001年5月28日,中国地质大学“211工程”“九五”期间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2002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创建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2004年4月,在学校五届四次教代会暨十四次工代会上,确定“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为校训。
独立办学期
2005年3月,中国地质大学总部撤销,武汉、北京两地独立办学。
2006年10月,教育部、
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同年,学校成为国家“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2011年4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另外12所高校发起成立“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9月,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2年5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成为我国第一支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大学登山队;11月,学校发起成立“
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英文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Consortium in Earth Sciences,简称IUCES)。2016年12月,学校登山队完成“7+2”登山科考任务,即成功登顶七大洲最高峰和徒步穿越南、北极点,成为世界首支完成这一壮举的大学登山队;同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成立。
2017年9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入选国家首批“
双一流”建设高校;11月,学校面向长江经济带发起的战略性科技创新计划“地学长江计划”启动。
2018年1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本次党代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前实现“第一步”阶段性办学目标、部署实施“第二步”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同年7月11日,
中国地质大学附属武汉心理医院成立;9月29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6所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9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7月,学校成为首批入选
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的大学。8月,被教育部评为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20年4月2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作为发起单位之一,与澳大利亚
新南威尔士大学等40所国内外高校一起,正式成立
国际大学气候联盟(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Climate Alliance)。9月30日,成为高校“资源环境扶贫联盟”成员。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11月,被确定为第二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并被评为
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2022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入选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同年11月5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史馆开馆。2023年8月11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内蒙古研究院成立;12月,学校当选空天地一体化遥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长单位,并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2024年4月30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能源学院揭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4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门类,现设有23个学院,开设70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围绕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构建以地球科学为主导,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系统。截至2024年4月,学校现有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自主设置二级交叉学科,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6个湖北省重点学科,5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两个一级学科在全国历次学科评估中均位居前列。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农业科学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环境/生态学进入前1‰,地球科学进入前1‱。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现有教职员工3405人,其中教师194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683人,教授511人,副教授94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同等层次人才5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同等层次人才9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29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8人。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3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6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建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形成北戴河、周口店、秭归三大实习基地。学校拥有2个人才培养基地和2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70余个校外产学研基地、19个实验教学中心、306个本科教学实验室等各级各类实践平台,拥有1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11门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3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门虚拟仿真一流课程,以及3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开展了未来技术学院、李四光计划、李四光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建有空间信息实验班、土地资源管理实验班等30多个人才培养改革试点。
合作交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截至2024年4月,学校拥有“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国际科研合作中心,美国布莱恩特大学孔子学院等3个孔子学院,设立“丝绸之路学院”“约旦研究中心”和“丝绸之路地质资源国际研究中心”。学校先后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的100多所大学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公派出国访问、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师生每年900余人次,邀请来校访问、讲学、与会的境外专家每年600余人次。2024年1月22日,学校与中国地质调查局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地学教育培训中心协议,该中心被列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10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1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
研究成果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地质学、矿产资源能源、地质工程、地球物理、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地理信息系统与测绘、材料科学与化学、经济与管理等研究领域具有特色和优势,取得一批重要成果。2010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省部级科技奖励90项,获“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项、“十大地质科技进展”2项。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高被引科学家” 12人,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26人,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作者739人(含学生)。学校主办的《地球科学》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EI Compendex收录,《Journal of Earth Science》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收录,《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为CSSCI来源期刊。截至2014年6月,学校作为唯一高校参与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拥有军工项目科研生产完整资质,成立了2个“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预研分中心,参与了“
嫦娥工程”月球探测数据处理和月球应用研究,自主研发的MAPGIS软件成功应用于“神舟”系列载人航天搜救。
学术资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馆目前拥有两座馆舍。南望山校区图书馆坐落于校园西区,正对学校大门,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现有馆舍面积24000平方米。未来城校区图书馆(未来图书馆)坐落于未来城校区的正中央,总建筑面积36835平方米,于2020年9月开放。
2022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馆新增馆藏图书36397册,至2022年底馆藏图书达186.5万余册;可用数据库118个,其中中文数据库56个,外文数据库62个;全年开通试用数据库25个。全文电子图书193.88万册,电子期刊48576册,学位论文8931300册,音视频总时长249787小时。学校构建了学术机构知识库、学科服务平台、专利服务利用等综合数字服务系统;形成了以图书馆馆藏纸质与数字资源为主体、学科导航与知识发现为依托,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为辅助的资源服务体系;建成了以优势学科为重点、数字资源建设为主体、涵盖各专业的文献保障体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期刊社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统一管理学校期刊的直属单位,目前编辑、出版、发行《Journal of EarthScience》《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地质科技通报》(原《地质科技情报》)《安全与环境工程》《工程地球物理学报》《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版)》7种学术期刊。
《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ISSN 1000-2383;CN42-1874/P,原刊名《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创刊于1957年,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地质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地学学术理论期刊,月刊,2016年更名为《地球科学》,以反映地球科学领域最新的、高水平的基础地质、应用地质、资源与环境地质及地学工程技术研究成果为主要任务,以促进国内外地学学术交流,繁荣我国地质教育、地质科技与地质找矿事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目的。《地球科学》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地质学会T1期刊;被美国著名检索系统《EI》数据库100%收录,同时还被《Scopus》、《CA》、《PЖ》、《GeoRef》、《GeoBas》、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等数据库收录;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30多项,1999-2005年荣获三届国家期刊奖,2013年、2017年荣获“全国百强科技期刊”;2018年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荣获首届、第三届和第四届“湖北出版政府奖”,多次荣获“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和“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JES)创刊于1990年,是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的双月刊地质学刊,旨在传播地质学各分支和地球资源勘探利用相关技术的信息。JES报告了地球科学所有领域的重要和原创学术研究成果。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创刊,定位:多学科研究资源环境问题的一流学术期刊。曾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中宣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建设期刊、 教育部“名栏工程”入选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全国高校社科名刊、教育部名栏建设成就奖。
《地质科技通报》
《地质科技通报》(ISSN2096-8523,CN42-1904/P)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地学学术期刊,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理工兼顾,工科为主,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需求、重大技术突破、重要领域的研究成果,即时反映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和土地工程科技“四位一体”的研究进展,体现地球科学交叉领域及新技术新方法在地学领域的应用。《地质科技通报》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CSCD源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近年来影响力不断提升,WJCI报告2023年版进入Q1区,2024年已被国际著名数据库Scopus和DOAJ收录。开设有“资源地质与工程”“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重大工程实录”“环境地质与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地学信息技术与工程”“地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与应用”“遥感信息技术与地学应用”等栏目,根据每期论文内容动态设置。除刊登最新地学科研成果外,还刊登研究进展、评述、快讯、科技前沿等。
《安全与环境工程》
《安全与环境工程》(刊号:ISSN1671-1556,CN42-1638/X,邮发代号:38-42),由教育部主管、中国地质大学主办,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双月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院士担任主编。主要刊载内容包括: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环境安全、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灾害及其防治、安全科学基础理论、安全管理、安全工程等。该刊被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入网中国期刊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 Info)数字化期刊群》,为安全与环境工程科技信息的迅速广泛传播创造了便利条件。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长江勘测规划设计院联合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刊于2004年,双月刊。国内刊号为:CN 42-1694/TV,国际刊号为:ISSN 1672-7940。设置有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资源与能源地球物理、深部与构造地球物理、智慧地球物理、方法研究、信息处理、仪器研制等特色栏目,主要刊登地球物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重磁、地震、电磁法、地质雷达、核磁共振方法和技术创新;地球物理资料采集、资料处理和正反演方法、技术创新;物探仪器设备研发研制;以及相关学科领域创新的原创论文,是地球物理及相关学科领域学术成果发表、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工程地球物理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1),为日本JST科学技术数据库收录期刊(2018)。此外,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等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在2017年荣获第十届湖北省优秀期刊称号;本刊编辑部分别于2006、2019、2021年荣获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先进单位称号。
《Journal of Gems & Gemmology》
Journal of Gems & Gemmology(《宝石与宝石学杂志》)创刊于 1999 年。它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批准,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出版,中国宝石研究所(GIC)支持的双月刊学术期刊。《宝石与宝石学杂志》(Journal of Gems & Gemmology)是一本独特的学术期刊,专门研究中国的宝石和宝石学,在宝石学者、从业者和爱好者中颇受欢迎。《宝石与宝石学杂志》(Journal of Gems & Gemmology)延续了二十年的出版历史,每两个月报道最新的宝石技术、资源和热点,结合国内外珠宝市场的发展。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徽由核心图案、中英文校名以及数字“1952”组合而成,整体造型为圆形印章形。核心图案为象征地球科学特征的“放大镜、地质锤、指南针与地球经纬线”,突显了学校的优势与特色学科;“1952”为学校前身北京地质学院的建校时间。校徽图案采用象征着“和谐”的经典圆形构图和蓝色基调,表达了学校弘扬“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校徽图案造型端庄,是曲线的流动多变和直线的简洁的完美结合,极具向心凝聚力和持续发展的扩张力,是“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的视觉呈现,表达了学校服务“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目标的矢志追求和豪迈情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徽图案A可与校徽图案B通用。为保证校徽印刷、制作清晰完整,在校徽直径小于10mm时,禁用校徽图案B。在实际应用中,校徽可与中英文校名组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标为长方形,分为教职工和学生 两种,教职工校标为红底白字,学生校标为白底红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旗为蓝色底与红色底两种,中央为学校名称中英文全称与校徽的标准组合,校旗规范有A、B两种规范组合形式。
2012年3月下旬,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中国地质大学题写了校名。
精神文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训为“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是校友温家宝于1994年10月19日回母校后为学校的题词。“艰苦”,就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勇攀科学和人生的高峰,奋力达到光辉的顶点。“朴素”,就是要保持朴素无华的本色,言行诚实、生活简朴,不虚假,不奢侈,不浮夸,永葆真情、永做真人。“求真”,就是要坚定追求真理的信念,不迷信权威、不因循守旧,努力探索和实践,揭示自然的奥秘、社会的法则和人生的真谛。“务实”,就是要发扬务实前行的作风,不图虚名、不鹜虚声,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永远向前看,向前做,向前行。
《勘探队员之歌》(又名《勘探队之歌》),是电影《年青的一代》的主题歌曲。1990年,中国地质大学第九次校务会议将《勘探队员之歌》定为校歌。2021年,学校第七次校务会议审议确定了此校歌五线谱、简谱规范版本。
社团文化
地球科学俱乐部是挂靠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的地学科普类学生社团,成立于1995年4月22日,前身为创办于1991年的“地球爱好者小组”和“岩矿爱好者小组”。社团以“博览求实、创新成才”为社团格言,鼓励同学们把科技和科普活动作为其在校期间主要兴趣和热点,通过组织科研实践项目、开展科普活动,增强广大同学的科技意识,浓厚校园科技氛围,营造一个从事学术科技活动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美丽中国、宜居地球提供社团力量。曾获“全国百强社团”“湖北省优秀标兵社团”等荣誉,并多次获得校级“十大标兵社团”“十佳社团”等称号,社团成员曾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湖北省竞赛特等奖、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李四光优秀学生奖等荣誉,社团成员在《Science》《Geology》《Papers in Palaeontology》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社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多次被各大媒体平台报道。
中乐相声社系2019年3月成立的CUG相声社更名而成。中乐相声社年均在校园内开办5场大型相声专场演出活动。自2019年以来,社团参与晚会舞台演出达500人次,总计现场观看5万余人次,原创视频播放量1.4万余次。相声社成立4年以来,通过增添校园文化特色、融入新的时代内涵原创相声曲目、改编传统相声曲目百余段,辐射观众5万余人次,积累活跃粉丝群体千余人。社团先后获得2020-2021学年新锐社团称号、2020-2021学年十大标兵社团称号、2022-2023学年十大标兵社团称号、2022年湖北省大学生曲艺展演优秀奖、2023年学生社团“品牌铸造”立项评级A级。
山中花儿爱心助学团(以下简称山花),挂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同时接受校团委以及学校社团联合会的领导,是以支教助学为主要活动的公益性社团。山花源自于2005年,成立社团十九年以来,开辟助学基地四省五地十余所学校,派出暑期活动队伍70余支,暑期活动志愿者1000余名,支教学生3000余人次,受助学生400余人次。社团曾获得“榜样100”全国优秀大学生社团、全国高校百强社团、“益暖中华”谷歌杯第五届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复赛全国入围团队等国家级荣誉,连续两年获得湖北省“百优社团”的称号。在社会实践方面有比较突出的成绩,曾荣获2016年湖北省优秀社会实践团队、湖北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等荣誉称号。
校区情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现有南望山校区、未来城校区等两个校区。2019年6月,学校正式定名原有校区为“南望山校区”,新建校区为“未来城校区”,寓意“难忘(南望)历史、展望未来”。
南望山校区
南望山校区注册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校区分为西区、东区和北区三个区域,东区与西区之间通过地大天桥连接,西区与北区通过地大隧道连接。
未来城校区
未来城校区注册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锦程街68号,总占地面积约1500亩。2019年8月,材料与化学学院、环境学院、计算机学院、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搬迁入驻,未来城校区正式启用。2020年8月,经济管理学院迁入,未来城校区达到万人办学规模。截至2022年9月,学校在未来城校区新增教育教学用地710亩,占全校土地面积的35%,新增教学科研用房52万平方米,占全校建筑总面积的48%,搬迁入驻师生11000余人,占全校师生总数的35%。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逸夫博物馆
“地质世界之窗”——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位于武汉市鲁磨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区校园南侧,坐落于武汉市东湖之滨、南望山麓。博物馆建筑外观融合了地质学、仿生学和天文学特点,荣获湖北省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是远近闻名的文教事业标志性建筑,并成为武汉东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陈列展示面积5千余平方米,主要展出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质标本。目前馆藏各类地质标本4万余件,其中自然界罕见的珍品3千余件。博物馆现已开辟了6个常设展厅,分别为地球奥秘展厅、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矿物岩石展厅、珠宝玉石展厅、矿产资源展厅和张和捐赠展厅,还将开设水资源、环境和地质灾害展厅,还有2个临时展厅和科普教室。博物馆是首家被认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高校博物馆,是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古生物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全国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武汉十大博物馆。
图书馆
未来城校区图书馆是未来城校区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工程,图书馆项目造型新颖,提取“书山”和“地质”元素,寓意“探索地质,保护地球”的文化内涵。馆内集“借、阅、藏、学、研”于一体,是一座信息化、人性化、智能化的现代图书馆。
体育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馆是未来城校区占地面积最大的单体工程。外墙采用GRC玻璃纤维水泥板,搭配低辐射中空玻璃,简洁明朗的线条、富有科技感的独特外观,设置有专业游泳馆、篮球馆、训练馆等多种功能性体育场馆。
地大隧道
地大隧道由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设计,从西校区北侧出发,横穿南望山山脊,高4.5米,宽6米,长333米。隧道采取南北同时掘进的方式进行,这条“高校第一隧”也成了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
化石林
化石林是华中地区唯一异地保存的化石林,也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标志性景观。地大化石林始建于2002年春,占地约1500平方米,景区呈正方形,四周栽满了合抱的香樟树,园中树立着产于中国辽宁西部和内蒙古地区,以及来自美国、蒙古国、印尼和缅甸的珍贵树化石。在拥有上亿年历史的化石树之间,散植着不少苏铁,香樟、苏铁、硅化木,古今中外,错落有致,和谐共生,相映成趣。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