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帘听政
汉语成语
垂帘听政,汉语成语,意为皇后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垂帘: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治理。出自《旧唐书·高宗纪下》。
成语出处
《旧唐书·高宗纪下》:“时帝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天后。自诛上官仪后,上嵘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女后当朝处理国事
三国演义·第二回》:“娘娘可临朝,垂帘听政,封皇子协为王,加国舅董重大官。”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翌日,郭威帅百官请太后临朝,垂帘听政。”
宣和遗事》:“神宗崩,哲宗即位,太后垂帘听政,用司马温公。”
成语典故
典故一
唐朝时,著名的女皇武则天在称帝前,也曾搞过垂帘听政。麟德元年(664年),武则天在诛杀上官仪之后。开始垂帘听政,从幕后走向前台。与历史上大多数垂帘听政不同的是。在武则天垂帘听政的时候,前头坐的不是小皇帝,而是她的丈夫,天皇天后并称二圣。从此,政局无论是好还是坏,都不能再忽视武皇后的作用了。官僚们开始习惯于对一个女人俯首称臣,最后,心情复杂地注视着这个女人逐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典故二
献明肃皇后,名刘娥,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乾兴元年(1022)二月甲寅,54岁的宋真宗赵恒病逝于延庆殿,遗诏曰:太子赵祯即位,皇后刘氏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皇太后处分。而小皇帝赵祯这时只有十一岁,实际上就是由刘娥处理政务。丁谓被贬后,刘娥开始和仁宗赵祯一起听政决事,正式垂帘。
典故三
清代末年,垂帘听政制度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形成为一套严密、系统、完善的政治体制慈禧太后的垂帘听政,在历史上最为著名,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也导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后来“戊戌变法”失败,光绪被囚,慈禧太后第三次临朝称制,前后共掌握清代朝政达47年之久。
参考资料
垂帘听政.汉典.
垂帘听政.百度.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3 16:05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用法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