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靶向
一种改变生物体内源基因的遗传学技术
基因靶向(英语:gene targeting,又称为基因打靶)是一种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改变生物体某一内源基因的遗传学技术。这一技术可以用于删除某一基因、去除外显子或导入点突变,从而可以对此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基因打靶的效果可以是持续的,也可以是条件化的。例如,条件可以是生物体发育或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一个特定时刻,或将效应限制在某一特定组织中。基因打靶的优点在于可以应用于任何基因,无需考虑其大小和转录活性。
技术介绍
“基因靶向”技术,通常被称作基因敲除,是指对一个结构已知但功能未知的基因,从分子水平上设计实验,将该基因去除,或用其他相近基因取代,然后从整体上观察实验动物,推测相应基因的功能。
技术发展
基因打靶技术是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是建立在对同源重组不断了解的基础之上。首先是以酵母这种较为简单的真核模式生物为基础,来对相关技术进行研究。随着外源DNA导入酵母细胞方法的建立、标记基因有效选择的利用、同源重组转化子筛选系统的建立、载体同源序列DNA(靶标)双链断裂提高同源重组效率的利用,使得基因打靶技术逐渐成熟起来。而对于哺乳动物细胞,由于其基因组比酵母细胞要大且复杂,基因打靶的成功率很低。因此要将基因打靶技术应用于哺乳动物,还需要新的策略。1989年,利用胚胎干细胞,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和奥利弗·史密斯与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将基因打靶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小鼠;他们也因此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2013年3月,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利用目前世界最新的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和TALENs实现猕猴食蟹猴两个物种的靶向基因修饰,同年10月和11月分别获得世界首例经过CRISPR/Cas9基因靶向修饰及TALENs基因靶向修饰的两只小猴。
原理方法
将外源DNA导入靶细胞后,利用基因重组,将外源DNA与靶细胞内染色体上同源DNA间进行重组,从而将外源DNA定点整合入靶细胞基因组上某一确定的位点。
对于不同的生物体,所使用的基因打靶的方法也不用。对于小鼠来说,大致的流程如下:
小鼠胚胎上提取干细胞;
同时,构建靶载体,靶载体中含有与靶基因同源的DNA片段;
将靶载体转染到干细胞中;
将筛选后获得的含有靶载体的干细胞进行扩增;
将含有靶载体的干细胞注入小鼠胚胎;
胚胎发育嵌合体小鼠(部分器官为该改造后的干细胞发育而成)后,通过选择性培育(将嵌合体小鼠与正常小鼠交配,在下一代中进行筛选),获得基因敲除小鼠(全部器官为该改造后的干细胞发育而成)。
修改后的方法还可用于其他哺乳动物,如牛、羊、猪等。
基因打靶技术还被用于一些植物,特别是小立碗藓的研究。
事例
“基因靶向”技术利用胚胎干细胞改造老鼠体内的特定基因。在“基因靶向”技术的帮助下,科学家可以使实验鼠体内的一些“不活跃”基因失去作用,从而发现这些基因的实际功能。科学家希望借此发现人类一些疑难杂症在分子水平上的发病原因,并最终找到治疗途径。目前,“基因靶向”已被应用于对囊肿性纤维化心脏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和癌症的研究。
在公报中,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指出,“基因靶向”的应用为人类的胚胎发育以及人类对抗衰老和疾病带来了希望。“在老鼠体内进行的‘基因靶向’已经渗透到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在未来许多年内,它将继续帮助人类理解基因功能,继续造福人类。”公报中这样写道。 2007年度诺贝尔奖评选活动于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拉开帷幕。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当日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奖首个奖项——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授予美国人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英国人马丁·埃文斯 ,以表彰他们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尤其是“基因靶向”技术的发明方面所作的贡献。
“基因靶向”的技术也已经运用到医学以及化妆品领域中。
基因敲除
实验步骤
构建重组基因载体
绝大多数的基因敲除策略都是基于同源重组的机制,其基因载体包括载体骨架、靶基因同源序列和突变序列及选择性标记基因等非同源序列,其中同源序列是影响同源重组效率的关键因素。
用电穿孔显微注射方法
重组DNA转入受体细胞(一般是胚胎干细胞)核内。
同源重组
基因重组时以载体的同源序列取代染色体靶位序列,实现载体DNA同源目的序列与染色体靶位点的同源重组。
筛选
选择培养基筛选已击中的细胞。
表现型研究研究
将击中细胞转移入胚胎使其生长成为转基因动物,对转基因动物进行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检测。
RNAi引起
RNAi引起的基因敲除:由于少量的双链RNA就能阻断基因的表达,并且这种效应可以传递到子代细胞中,所以RNAi的反应过程也可以用于基因敲除。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8 12:41
目录
概述
技术介绍
技术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