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费舍尔关系(Tully-Fisher relation)是天文学家R·布伦特·塔利和J·理查德·费舍尔在1977年发表的,是天文学中
漩涡星系的速度宽度 (
自转曲线的振幅) 和本质光度 (正比于恒星质量) 之间的关联性
经验公式。
发光度是星系在单位时间发出的光能量;当星系的距离已知时,它可以从星系的表面光度测量得到。速度宽度的测量是透过
多普勒效应的谱线宽度或位移。 光度和速度宽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是测量光度的波长函数,但是粗略的说,光度与速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塔利-费舍尔关系(Tully-Fisher relation)是
漩涡星系的自转速度与光度之间的经验关系。1977年,Tully和Fisher利用中性氢的21厘米谱线的多普勒展宽测定了10个近距离漩涡星系的自转速度,发现它们与
绝对星等密切相关。绝对星等是根据
视星等和利用
造父变星测定的距离计算出来的。
天文学家测量到了一个
漩涡星系的自转速度,就可以应用塔利-费舍尔关系确定其绝对星等,进而结合视星等就可以计算出该星系的距离。因此,塔利-费舍尔关系为测定漩涡星系的距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在星系内部的恒星动力来自于重力。由于这个理由,星系自转曲线的幅度与星系的质量相关联;塔利-费舍尔关系是直接观测到的星系的恒星质量 (这设定了光度) 和总重力质量 (设定了自转曲线的幅度)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