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米拉(Palmyra)是
叙利亚沙漠上的一片绿洲,位于
大马士革的东北方,是古代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保存大都市的许多
纪念性建筑。
名字来源
巴尔米拉(英语:Palmyra,
希腊语:Παλμυρα,又译作帕尔米拉)又名“泰德穆尔”。是在
叙利亚中部的一个重要的古代城市,位于
大马士革东北215公里,
幼发拉底河西南120公里处。是商队穿越
叙利亚沙漠的重要
中转站,也是重要的商业中心。巴尔米拉是该城的希腊语名字,来源于它最初的
亚拉姆语名字,塔德莫(Tadmor),意为“
棕榈树”。
在现代希伯来语中,巴尔米拉的名字还是塔德莫。巴尔米拉的语源并不清楚,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于此地的棕榈树有关,也有学者认为是塔德莫的讹译。
简介
巴尔米拉位于叙利亚沙漠北部边缘的一个绿洲中。人口1.3万。历史悠久。公元前一世纪曾为叙利亚与两河平原之间的
贸易中心。公元三世纪曾为一王国首邑。现存有
贝尔神庙等著名古迹。公路与
伊拉克基尔库克油田的出海油管经此。
巴尔米拉这个地名,在公元前19世纪就出现在
卡帕多西亚的
泥版上了。从遗址的宫殿群,凯旋门,剧场,墓地可以断定这是一个大国的都城。公元前1世纪的巴尔米拉是
罗马帝国下一个享有
自治权的城市,是
地中海地区和古代东方的贸易中转站。中央大街把城市分成东西两半,它全长1600米,建于公元2世纪哈得良统治期间。全城最大的遗址贝勒神庙位于中央大街南端 ,它始建于公元32年,有3座殿堂,呈u型分布,四周环绕着两排15米高的精美石柱支撑的回廊。在城西北的
小山下,是墓地,分地面地下两种。每座属于一个家庭或家族所有。
巴尔米拉,曾是古
丝绸之路上最繁荣、最有文化底蕴的一座绿洲城市。两千年前,作为中国长安和罗马之间的贸易中转站,它居于东西商路通道上,这个重要的
地理位置使得巴尔米拉持续了400年之久的繁华。
历史背景
古代
塔德莫最早是在马利(Mari)公元2000年前的文献中被提到,
马力是附近另一连接
美索不达米亚和北叙利亚的贸易城市。塔德莫也在旧约中被提到(
历代志下8.4),是一座所罗门设防的沙漠城市。塔马城(Tamar)在列王纪上被提到,所罗门也在此设防,塔马被认为是塔德莫在传统希伯来读音中的读法。塔德莫在约瑟夫所著的《
犹太古史》中被认为是所罗门所建,并指出希腊语名字巴尔米拉。
当
塞琉古帝国的开国君主
塞琉古一世于前323年控制叙利亚时,这座城市仍保持独立。城市在公元前1世纪作为过往商队的中转站而繁荣起来。
公元前64年,塞琉古帝国灭亡后,巴尔米拉作为一个新的国家出现在罗马帝国和
帕提亚帝国之间。由于巴尔米拉特殊的地理位置(一部分领土位于
丝绸之路上的
沙漠绿洲),他们很快建立起了自己的地方
军事力量(相当于沙漠军事部队,保护商旅),并且通过丝绸之路的贸易获得丰厚的利润。
前41年,
马克·安东尼带领
罗马军队试图占领巴尔米拉,但未能成功,因为巴尔米拉人都逃到幼发拉底河的对岸去了。这说明巴尔米拉当时还是个游牧的定居点,贵重物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被转移。
罗马时期
公元1世纪初,提比略(Tiberius)统治时期被并入罗马帝国的叙利亚行省。巴尔米拉作为连接
波斯、印度、中国和罗马帝国的贸易城市而迅速发展。在129年,哈德良(Hadrian)巡幸了该城市,他称赞了巴尔米拉,宣布该城自由,并重命名为巴尔米拉·哈德良那(Palmyra Hadriana)。
从212年起,巴尔米拉的贸易衰落了,因为
萨珊王朝控制了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河口。巴尔米拉的邦君奥登纳图斯(Septimius Odaenathus)被
罗马皇帝瓦勒良(Valerian)任命为叙利亚行省的长官。
公元260年,波斯大王
沙普尔一世出兵打败罗马军队。皇帝
瓦勒良被萨珊人俘虏后,让
罗马帝国稍感欣慰的是,在沙普尔班师凯旋之际,遇上了奥登纳图斯。他从叙利亚的小村庄和沙漠地带的帐篷里聚集了一支游击队,神出鬼没地干扰波斯军队的撤退,并伺机抢走他们的战利品——珍珠、财宝乃至那位做了俘虏的罗马皇帝的好几个艳若天仙的女人,并两度进逼
泰西封,不胜其扰的波斯大王最后不得不在慌乱中退回波斯,以至在一段时间里蛰伏于幼发拉底河东边不敢西向。
实力大涨的巴尔米拉在罗马皇帝伽利埃努斯默许下
实质独立,奥登纳图斯成为罗马帝国三十僭主之一。当奥迪纳图斯被暗杀后,他的妻子齐诺比娅(Septimia Zenobia,或译
芝诺比娅)掌权,和她的儿子瓦巴拉图斯(Vabalathus)一起统治巴尔米拉。齐诺比娅女王曾经明确宣布:她不仅独立于罗马并且高于罗马。齐诺比娅首先要求的是
宗主权,后来她自称是罗马帝国的奥古斯塔(Augusta,女皇),她的儿子是罗马帝国的奥古斯都(Augustus),公然挑战罗马的权威。
乘着当时罗马帝国内外交困无暇东顾之际,齐诺比娅挥戈西进,罗马帝国的一些
行省纷纷倒戈;女王很快占领了整个叙利亚,势力一度扩展到北至
小亚细亚、南达埃及的广大地域,甚至试图夺取安条克。阿拉伯、
亚美尼亚、波斯等邻近的国家都害怕与女王为敌,表示希望与帕尔米拉结为盟国。
271年,夺得皇帝之位不久的
奥勒良(Aurelian)进攻巴尔米拉;公元272年,奥勒良率领的军队只用了先在安条克附近的伊姆玛亚战役、后在厄麦萨附近的
埃美萨战役两次交锋,就把齐诺比娅女王逼到了帕尔米拉的围城之中。奥勒良派出别的部队先去收复了被女王夺走的埃及境内诸省,然后全力对付巴尔米拉。齐诺比娅准备顽强抵抗,后来不得不弃城而逃。她骑上她的驼队
中跑得最快的骆驼,已经逃到幼发拉底河边离帕尔米拉仅约100公里的地方,还是被奥勒良的
轻骑兵追上而抓了回来。
273年,巴尔米拉再次反叛,罗马军队再次攻陷巴尔米拉。274年,在罗马的凯旋式上奥勒良让齐诺比娅带着金锁链以炫耀战功。之后齐诺比娅与孩子们便在罗马女子当中无声无息地生活,直到老年。
巴尔米拉的叛乱使罗马很愤怒,罗马人洗劫了巴尔米拉之后,一把火烧掉了这座宏伟壮观的城市。之后帝国对巴尔米拉实行高压统治,并成为罗马边防的
军事基地。
戴克里先在这里增加驻军并修筑更
坚固的城墙以抵抗
萨珊波斯的威胁。在
拜占庭时期城市大部分都被遗弃了。
4世纪-7世纪,这里是
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帝国)的领地。
伊斯兰时期
636年,这座城市后来被阿拉伯人攻下。
1089年,一场大地震使这座城市受到
严重破坏,被彻底放弃。
在16世纪,在一座附近的山上建造了法克雷丁·马尼城堡(Fakhredin al Maany)。城堡被一条壕沟围绕,只能从
吊桥进入。
遗址
在巴尔米拉6
平方公里的遗迹之上,有宰努比亚(Zenobia)女王统治时期宏伟的遗迹,塔楼、壁垒、墓穴、神殿等,最令人难忘的,是矗立在地平线上的雄伟的神庙TempleofBeL。
石灰石遗迹里反射出耀眼的阳光与神殿融合,似乎能产生一种无法抵抗的力量。
另一个杰作是贯穿城市东西的1.2公里长的
柱廊街,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2世纪到3世纪。路面11米宽,两侧有6米宽辅路。虽然不见昔日古城的原貌,可当你穿行其间,依然像进入了时空隧道,静心倾听,那高耸的石柱和散落在沙漠上的每一块石头仿佛都在向你讲述着一个古老文明的兴衰。全长1600米的柱廊虽然已经残缺不全,但从中仍然可以看出当年巴尔米拉城的宏伟气势。
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废墟大约保存了城市的原貌。主要的
道路网保存完好,一条1.2公里长的有
列柱的主干道从西向东,到贝尔神庙结束。在街的南面有议会、集市和剧场。建筑大多是科林斯式的,也受到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的影响。在城市的东南面有许多塔状和地下墓穴。大多数塔状坟墓可以追述到
罗马时代以前,而地下墓穴有在251年的。
贸易
巴尔米拉的贸易远到
埃及、罗马、印度等地。巴尔米拉的财富主要来源于对商队的课税和当地商站。税收相当可观,商队必须经过这座城市,因为他们必须在
穿越沙漠的途中在这里补充水和食物。
宗教
巴尔米拉的宗教主要受巴比伦的影响,但也有当地特色。巴尔米拉的
主神是贝尔(Bel),可能是混合了
巴力(Baal)和
马杜克(Marduk)而产生的当地神。贝尔是天空之神,世界的创造者和众神之首。贝尔的旨意被认为可以从星象中反映出来,决定人与国家的命运,或是预示未来。
次于贝尔的神是
太阳神亚希波尔(Yarhibol)和
月亮神阿格利波尔(Aglibol)。
在2世纪,一种对一位不知名的神灵的崇拜流行了起来,只提到“他的名字是神圣的,慈悲而善良。”这可能和基督教和
犹太教有关,也可能受其它宗教影响。
地理特点
巴尔米拉地处几种文化的交汇处,其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艺术和建筑既有
古希腊、
古罗马恢宏大气的风格,又有本地传统和
波斯文化的神秘与华丽。荒凉的沙漠中,四散着美丽的文明残骸。高高的凯旋门是城市主要街道的起点,矗立在道路两旁的750根石柱骄傲地高昂着头,向今天的人们展示着昔日的风光。据说,原来这些石柱上还托着青石水槽,是巴尔米拉的天廊水道。
长长的
廊柱,高大的门和门廊式街道为巴尔米拉城增色不少。庞大的地下墓室当时可容纳200多人,必须走过分成几段的阶梯方可进入。这座地下墓室已在
大马士革博物馆内重建。古代墓室内摆设的死者半身塑像陈列在世界几个博物馆内。在离古城不远的塔德木尔博物馆里,陈列着巴尔米拉文物:有古罗马和希腊神像、凿花拱门顶石和历代碑碣;有
木乃伊棺柩和
金银首饰等。这里还有
古巴尔米拉人生活复原模型,其中有游牧民和帐篷,有土著人纺织
驼毛的情景和茅屋用具等。
评价
巴尔米拉废墟是伟大的,它显现了一个宫殿的富丽堂皇,它交融了东西方的艺术智慧,凝聚了古人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宫殿、神庙、陵墓在这里成为一个
有机整体。废墟是一个让人涤荡心灵的好地方,它屹立在大地上,矗立在天际中,天地人神四灵在这里融会贯通。这里,是人类精神的家园。古代巴尔米拉人已经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只有沙漠上的遗迹静静地立在地上,躺在地下,似乎还在温习着当年的光荣与梦想。
巴尔米拉以它伟大的废墟吸引着
世界各地的游人。如果没有它的存在,巴尔米拉城注定会消散在人们的视线中。人们跨过漫漫黄沙,就是为了凭吊这个城市沧桑岁月中遗留的古迹。那不仅仅是石头,也不仅仅是是圆柱,而是人类古老文明的家园。
战祸
2015年5月,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向被列为
世界文化遗产、拥有2000年历史的叙利亚古城巴尔米拉发动大规模攻势,21日全面攻占该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总干事对此表示极度忧虑,形容巴尔米拉是
人类文明发源地,担心古城受破坏会造成重大人文损失,要求武装分子尽快停火及撤离。
2015年8月,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武装分子23日摧毁了叙利亚世遗古城帕尔米拉的一座有近2000年历史的古寺庙
巴尔夏明神庙,月中,81岁的阿萨德被ISIS武装分子斩首。阿萨德退休之前曾是帕尔米拉的文物负责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称,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的ISIS极端分子对古迹的破坏,是
二战以来“最野蛮、最具系统性的”。
2015年10月,
巴尔米拉古城凯旋门不幸被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炸毁。
2016年3月,
叙利亚武装部队表示,他们已把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武装分子赶出巴尔米拉(Palmyra),夺回了这座拥有罗马遗址的城市。这是向叙利亚和伊拉克全境的圣战分子施压的地区努力的一部分。
2016年12月敌人再次控制古城。
2017年3月,在
俄罗斯空天军的支援下,叙利亚中部古城巴尔米拉2日重回叙利亚军队手中,这一次主要古迹并未受到
严重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