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墨脱地震,在1950年8月15日发生在与
阿萨姆接界的西藏
墨脱。
里氏地震规模8.6级,1526人死亡。这次是二十世纪第六强的地震。是
聚合板块边缘碰撞引起。上一次是1897年的
阿萨姆地震,
震中最大
烈度12度。震中地区在震后交通断绝。墨脱县城位于10度区内,
察隅县城位于11度区内。
极震区内房屋全部倒平,山川移易,地形改变,多处山峰
崩塌堵塞
雅鲁藏布江,
山体滑坡将5处村落推入江中。此震与1897年印度阿萨姆大地震相距500余千米。历史地震的统计表明,中国西南边界一带
强震发生具有50年至70年左右的复发期。
发生地震的那天当晚,人们刚刚吃过晚饭,有的人已经进入梦乡。突然从远方传来隆隆的声响,紧接着地动山摇,一场天翻地覆的大地震,给
墨脱大峡谷中各族居民带来一场空前浩大的生死劫难,就在这一瞬间,峡谷上下所有木结构和石木结构的民宅、寺庙和共用设施悉数倒塌;地震引起了广泛的山崩和滑坡,耶东、
格林等4个村庄随着山崩体滑入江中或被山石掩埋;
雅鲁藏布江干流至少有3处被倒塌的山体拦腰截断;从两侧崖壁上崩落的巨石像洪流一般冲了下来,一路上翻滚腾跃相互撞击,山坡上电光石火迸发,推毁了房屋、
道路、田地、人畜和成片的原始森林;山体上出现了一、二米宽,数十至数百米长的
地裂缝,整个峡谷笼罩在昏暗的烟雾之中。尽管大峡谷中人口稀少,但死亡的人数有上千,死绝户近百,死绝的村有五六个。地震当天有许多群众正为
三大领主出乌拉差,晚上歇在
岩洞里或陡崖下,被砸死的人最多。
墨脱的海拔仅为800-1200米,是一块膏腴之地,
藏语意为“花朵”。1950年8月15日发生了一场震撼整个
西藏高原的大地震。地震的
震级为8.6级。震中位于
墨脱与日戛之间。强烈地震在倾刻间造成庙宇、官署、村庄毁灭,大地开裂,喷水涌砂,雪峰震裂,
冰川跃动,巨型山崩滚滚而下,壅阻江河,森林毁没,温泉、瀑布荡然无存。墨脱至四境间数百公里的山路崩塞,连日飞尘蔽日,经旬不散。雅鲁藏布江溃决,水势暴涨。布拉马普特河两岸洪水为患,堰渠冲毁,道路切断,桥梁损坏。整个
雅鲁藏布江河弯地区和米林、察隅等27个县及印度
阿萨姆邦的部分地区都被卷入这场灾难之中。地震破坏面积约40平方公里。有感范围最远距离达1300公里。西藏境内倒塌房屋9000多柱(藏式室内宽度标准),死亡僧俗、喇嘛、差民3300多人,损失牲畜1.77万多头。印度境内死亡约1500多人。仅阿萨姆邦就因地震及洪水损失2000万
英镑。地震造成巨大破坏。雅鲁藏布江边山腰上的耶
东村,被地震连房带人一起
从江西岸被抛到江东岸。毕波村也被整个抛落江心。据
档案文献记载,雅鲁藏布江堵塞而溃决形成50米高的浪头,江面由20多米宽,崩展到80多米。山峰被“一分为二”,形成箭鞘状。各教派寺庙、佛塔、佛像的破坏十分严重。
扎西绕登寺29米高的
菩提树心佛塔,从塔台、塔瓶颈部折裂。该寺嘎尼庵13层法轮和一层楼高的佛塔从底部倒塌。强嘎林寺两层高的泥塑
弥勒佛、
释加牟尼佛像也被震断。100余尊
金佛像被震坏。临震前人们看到高山上闪出巨大的火光和闪电。
地光一过随即发生了强烈地震。地震后人们没有得到及时救济,瘟疫蔓延。灾区的人们无力维持生活,纷纷逃亡他乡。
地震来临前,金敦·瓦尔得上尉和妻子已经在印度罗希特河左岸的里玛村住上了好几天。这里大概有几百人居住。他们没有住在村民木造的房屋或谷仓中,而是在满天星斗下搭建了帐篷。
当时,在美国与法国的仪器,记录了这次地震的等级:8.6。仪器定位震中在西藏东南部的
察隅县的西南处,以至于
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出版的《中国强震名录》中,仍以“察隅地震”为其命名。但业内更广泛的说法已是“墨脱地震”。
西藏自治区地震局局长
朱荃认为,统计很不完全,西藏实际的死亡数字应该比3000余人多得多。
瓦尔得当时也被死亡的恐惧所笼罩,虽然事后他已经很难准确描述持续四五分钟的震动过程中他真实的情绪。那些坚固的山丘被一种力量所摇撼,就好比一只老鼠被牧羊犬摆弄一样,他对此充满怀疑的惊愕。但顷刻间,心情就被恐惧所替代。两个勤务员也在被掀倒两次之后跑了出来,与他们并排躺卧在沙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