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疣狭口蛙
姬蛙科狭口蛙属动物
多疣狭口蛙(学名:Kaloula verrucosa)是姬蛙科、狭口蛙属的两栖动物。体宽扁,吻短而圆,鼻孔近吻端,无犁骨齿,舌大。前臂及手长约等于或接近体长之半;指端钝圆而不膨大;指较扁而长。后肢粗短,前伸贴体时胫附关节达肩后;胫长约等于全长的13,足比胫长;趾端圆不膨大;髋突2个,很发达,具游离刃,内蹠突大,斜置,外蹠突略小,横置,两者相距较远。皮肤粗糙。背部有许多小疣,近背中线者多为长形;体侧、肛周围及股后多为小圆疣,枕部有一横肤沟;颞褶厚。腹面皮肤光滑。
形态特征
雄蛙体长42毫米,雌蛙体长49毫米左右。体宽扁,头宽大于头长;吻短而圆,吻棱不显;鼻孔近吻端,眼间距大于鼻间距或上眼睑宽;鼓膜隐蔽,鼓环清晰;无犁骨齿,内鼻孔后缘各有一条明显的嵴楼,外侧细,内侧粗壮,两嵴棱在中线处几乎相遇;舌大,呈卵圆形,后端无缺刻。
前臂及手长约等于或接近体长之半;指端钝圆而不膨大,雄蛙指背面有4-6枚骨质疣突;指较扁而长,第一指略短于第二指,第二、第四指几乎等长;关节下瘤发达,般有指基下瘤;掌突2个或3个,内、外掌突长椭圆形,中掌突较小且近圆形。后肢粗短,前伸贴体时胫附关节达肩后,左、右跟部不相遇;胫长约等于全长的13,足比胫长;趾端圆不膨大;雄蛙第四趾内、外侧达近端第三关节下瘤,其余各趾蹼均达趾端,雌蛙约为半蹼;关节下瘤小;髋突2个,很发达,具游离刃,内蹠突大,斜置,外蹠突略小,横置,两者相距较远。
皮肤粗糙。背部有许多小疣,近背中线者多为长形,断续排列成纵行,自吻至肛部的正中常有一细棱;体侧、肛周围及股后多为小圆疣,枕部有一横肤沟;颞褶厚。腹面皮肤光滑。
生活时背面橄榄绿色或灰棕色,散有大小数量不等的黑点,有的体侧也有黑点;上、下唇缘黄绿色;少数标本肩部有细窄的浅色花斑。雄蛙咽喉部满黄绿色斑点,腹部米黄色;雌蛙咽喉部及腹部均为乳黄色。液浸标本背面棕色或棕灰色,疣上黑点隐约可见;腹面灰白色,少数标本胸、腹部花斑仍显;雄蛙咽喉部色深。
雄蛙指端背面有4-6枚骨质疣突;咽喉部色深;整个胸、腹部有浅黄色厚皮肤腺;有单咽下外声囊;雄性线紫红色。
单粒,卵径1-1.5毫米,动物极黑棕色,植物极灰白色;外有卵胶膜两层,其直径5毫米左右,内层与卵之间距窄,外层与内层卵膜之间距甚宽。
第30-33期的蝌蚪全长45.2毫米,头体长约16.0毫米,尾长为头体长的182.0%。生活时背面灰绿色,一般生活于阳光充足的清洁水中者为灰绿色,在背阳处的污水坑中者则为黑绿色;自吻端至尾基背面常有一条浅蓝色细脊纹;腹面乳白色有棕褐色小斑点;尾部色浅有小黑点,尤以尾基部位较多。蝌蚪后肢芽7毫米时,尾长为头体长的1.5倍以上;体形宽扁,尾弱,尾鳍高而薄,尾末端细尖;吻宽圆,鼻孔甚小(早期蝌蚪无外鼻孔),位于眼前方背中线两侧;眼小,位于头两极侧;出水孔位于腹后端中线上,为弧形肤褶盖达肛部;肛孔小,位于尾基中央;口位于吻端,无唇齿和角质颌。上、下唇为肉质口缘,呈“∀”形。
栖息环境
该蛙生活于海拔1430-2400米的山区或河岸平地,常栖息于草地、田园附近的石块下、土穴内。
生活习性
多疣狭口蛙于雨季前出蛰,雨季结束后即入眠。6-7月间大雨后的下午或晚间均可听到“姆-阿(mā-ā)、姆阿……”的鸣声,与北方狭口蛙(Kaloula borealis)和四川狭口蛙(Kaloula rugifera)的鸣声极为相似,难以辨别。当触摸此蛙时,其四肢伸直,身体膨胀似球状。常浮于水面或将头露出水面,捕捉时能潜入水下,但即刻又将头部露出。
分布范围
存在:中国四川(西昌、木里、会理、攀枝花)、贵州(威宁、兴义)、云南(昆明、沦源、盈江、孟连、河口、大理、中旬、丽江、邓川)。
繁殖方式
多疣狭口蛙产卵与降水有关。持续降水量大于50毫米,积水时间为3-5天时,降水时间与产卵时间相隔1-3天;持续降水量小于50毫米,积水时间为1-2天时,降水时间与产卵时间几乎在同一天。
多疣狭口蛙繁殖期的长短与雨季的长短有关。利用降水后形成的临时水塘繁殖产卵,水塘的持续时间是限制该蛙成功繁殖的关键因子。持续降水量小于50毫米时,产卵与降水在同一天有助于在短期内顺利完成卵的发育和蝌蚪的变态;持续降水量大于50毫米时,卵易于被冲走和损坏,不利于产卵受精,因此延时产卵。
多疣狭口蛙抱对产卵多于夜间至翌日上午。产卵时抱对蛙不鸣叫,雄蛙前臂抱住雌蛙上背部,靠雄性腺稳稳粘牢于雌蛙背部。雄蛙先闭上双眼,接着后肢缩回挤压雌蛙的泄殖腔,用头部下压使雌蛙没入水面,使雌蛙臀部高出水面后排卵;雄蛙用后肢将卵拥至自己泄殖腔处受精,雌蛙头部露出水面,至此完成1次受精。抱对产卵的蛙,受到人为干扰后会发出鸣声。产卵后不立即分开,抱对继续5-20小时,刚抱对产卵的雄蛙,分开后再1次发出招引性鸣唱吸引雌蛙,遇到雌蛙后又1次抱对。多疣狭口蛙为分批产卵,雌蛙每一批产卵约30粒左右,分80多批产出,产卵持续时间约为1小时左右。如果受人为干扰,产卵时间将延长。
1个繁殖期内,大于47毫米的雌蛙产卵次数至少为2次,小于47毫米的雌蛙产卵次数为1次。在第1次产卵高峰期,一般参加产卵的个体较大,解剖刚产完卵的雌蛙,可见腹内仍含近成熟卵;第2次产卵高峰期,既有大个体参加,也有小个体参加,解剖刚产卵后个体,不再有卵。1只雌蛙一般1次产卵数量为1500-3500粒。野外观察,个体大于47毫米的雌性产卵数量多,小于47毫米的蛙产卵数量相对较少。
多疣狭口蛙刚产出的卵植物极朝上,动物极朝下,大约20分钟后,则动物极朝上,植物极朝下。卵呈单枚分解浮于水面,卵外层胶膜的上端扁平。
繁殖前期与中期,繁殖场中雌性少于雄性。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①未成熟雌蛙不参与繁殖;2雌蛙生殖活动不同步,前后时间的差异造成雌蛙在产卵场出现的频率较雄蛙为小;③雄蛙频繁出入产卵场,多次参与抱对。繁殖后,雌蛙比例升高的原因可能是雌蛙大量产卵,能量消耗过多,必须花更多时间补充消耗并积蓄越冬的能量,才能安全越冬。而雄蛙在繁殖中只提供精子,与雌蛙相比,消耗的能量不多,在繁殖后很快就能补充消耗的能量和蓄积好越冬的能量。因此,当天气不利的情况下,雄蛙先雌蛙冬眠造成雌蛙比例上升的现象。
多疣狭口蛙分批排卵有利于提高受精率和存活率。该蛙的产卵场多为雨后的临时水塘,若水域持续时间短于该蛙卵或蝌蚪的发育时间,一次性排卵后则可能导致卵不能完成发育,或蝌蚪不能完全变态就干涸致死。多次排卵可减少这种威胁,同时也是对间歇性降水的适应性对策。雌蛙产卵量随体长的增大而增多,且保证了较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理论上,种群应有较大增长,但实际上则维持稳定,表明从卵受精到发育为成蛙的整个过程中,每一步均有损失,而较高的产卵量和分次排卵保证了种群的稳定性。卵呈分散排列于水面,是在长期进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产卵习性,是一种与胚胎迅速发育相适应的特征。卵分散可以吸收更多热量,使卵迅速发育;且浮状卵可随水流移动,受水域面积变化的影响较小。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9年 ver 3.1——无危(LC)。
参考资料
姬蛙科 Microhylidae.蓝色动物学.
Kaloula verrucosa.The IUCN Red List.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5 21:4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