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抗生素
生物体内经诱导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
多肽抗生素是生物体内经诱导产生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
定义
分子量在2000~7000左右,由20~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目前(2013年)世界上已知的多肽抗生素共有1200多种。由于最初人们发现这类活性多肽对细菌具有广谱高效杀菌活性,因而命名为“antibacterialpeptides,ABP”,中文译为抗菌肽,其原意为抗细菌肽。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发现某些抗细菌肽对部分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有力的杀伤作用,因而对这类活性多肽的命名许多学者倾向于称之为“peptideantibiotics”一多肽抗生素 。
该类抗生素大体上包括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多粘菌素B和粘菌素、杆菌肽等。
作用机制
多肽抗生素通过作用于细菌细胞膜而起作用,其中,研究最清楚的是天蚕素。目前一般认为,天蚕素类多肽抗生素的杀菌机理是,天蚕素作用于微生物的细胞膜,在膜上形成跨膜的离子通道,破坏了膜的完整性,造成细胞内容物泄漏,从而杀死细胞。但对其具体作用过程、是否存在特异性的膜受体、有无其它因子协同等问题尚不十分清楚,存在不同看法。而且不同多肽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可能不同,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优势
靶位点不同,不产生耐药性
传统抗生素抗菌机制是,抗生素与病原体特定部位的受体结合,从而使病原体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或使某些生物合成受阻,以达到抑菌或杀菌的作用。当其作用的靶位点发生改变时,抗生素就会失去其抗菌作用,这是为什么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而多肽抗生素直接破坏病原体细胞膜,杀死细菌,因此它不易产生耐药性。另外,它还具有强碱性、热稳定性以及广谱抗菌等特点。多数现有抗生素都是以繁殖所需的关键代谢途径为作用靶点,因此仅仅对处于复制期的病原体有效;而多肽抗生素以膜作为靶点,对代谢活性和代谢非活性微生物都有效。这种独特的作用模式到目前为止尚未产生耐药性问题。这就意味着,多肽抗生素不仅能安全有效地清除病原体,而且能够将耐药性产生的风险降至最低甚至消除,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目前人类所面临的耐药性问题。
代表药物
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 抗菌谱
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
1、革兰氏阳性菌 如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2、厌氧的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等。
抗菌机制
细菌细胞壁粘肽侧链形成复合物,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还可抑制细胞质中RNA合成。
体内过程
口服不吸收,肌注可引起组织坏死,故只宜静脉注射,体内广泛分布,能透过胎盘屏障,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主要由肾脏排泄,故肾功不全者半衰期可延长至2-9天。
临床应用
主要治疗耐青霉素金葡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者的严重感染及其他抗生素引起的伪膜性肠炎
替考拉宁其抗菌作用与万古霉素相似,对金葡菌的作用还优于万古霉素,临床适用于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及对青霉素过敏者,还可以口服给药治疗伪膜性肠炎。
替考拉宁
多粘菌素B和粘菌素本类药物对多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尤其是绿脓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它们能使细菌胞膜通透性增加,导致细菌死亡,由于毒性严重,现已少用,主要供局部用药。但当各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时,若其他抗菌药耐药或疗效不佳,仍可作为选用治疗药。
多粘菌素B和粘菌素
杆菌肽杆菌肽对革兰氏阳性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等G-球菌、螺旋体、放线菌等亦具一定作用,它阻碍细胞壁的合成,对细菌细胞膜也有损伤作用,临床可用于耐青霉素金葡菌所致的各种感染,但因全身用药肾毒性严重,故目前临床仅限于局部使用 。
杆菌肽
前景及问题
常规抗生素都出现了相应的抗药性致病株系,致病菌的抗药性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寻找全新类型的抗生素是解决抗药性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多肽抗生素因为抗菌活性高,抗菌谱广,种类多,可供选择的范围广,靶菌株不易产生抗性突变等原因,而被认为将会在医药工业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2013年),已有多种多肽抗生素正在进行临床前的可行性研究。但是多肽抗生素的研究时间只有短短的30年,要达到取代抗生素,广泛在商业上使用还有很多问题,包括来源、成本和技术问题。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30 23:10
目录
概述
定义
作用机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