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通宝是中国
古代钱币之一,元末起义军领袖
朱元璋称
吴王时所铸。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
南京市)设
宝源局铸“大中通宝”钱,以四文为一钱、四十文为一两、四百文为一贯。大中通宝,钱凡五等:小平、
折二、
折三、
折五、
折十,各等钱均有光背、背字两种。大中通宝背字记京城及各行省简称。当十钱除记地外,注明“十”字,表“当十”之意。“京”字当十钱较各行省当十钱微大。 此钱铸造较为精美,并有一定的
存世量,当属热门品种,有不错的
市场价值和升值空间。
面文“大中通宝”楷书
对读,有光背、
背记值、记地等,记地有“北平、豫、济、京、浙、福、鄂、广、桂”凡九种。
据湖南常德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周新国先生的“
武陵藏珍”记载,
朱元璋铸“大中通宝”可分前后
两个阶段:(一)朱元璋称帝前铸大中通宝。龙凤十年,即至正二十四年(1364),平
陈友谅后,朱元璋在江西置货泉局,又铸大中通宝。颁行五等钱式,增铸“当十”一种,背穿上“十”字。
(二)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1371)再铸。这是朱元璋称帝之后。该币圆钱,正书,
顺读。小平、
折二、
折三、
折五、
折十,五等具备。这次铸的钱,背面有各省的局名,计有北平、豫、济、京、浙、福、鄂、广、桂等,每局有五等。小钱背面多只有局名,折二以上还有数目字,如广西铸的
折二钱则为桂二,福建铸的
折三钱则为三福。清
翁树培引《明史·食货志》云:“按:此大中小钱,乃洪武四年以后所铸。”
初尚龄《
吉金所见录》引《泳化编》云:“洪武中,铸大中通宝钱,与历代钱兼用。”皆涉及洪武初铸大中钱事。足征见前人已注意大中通宝钱鼓铸有先后之别,只未揭其差异耳。
唐石父《
中国钱币学辞典》指出:“凡有背文者,除
折十单纪值一种外皆后铸。”
常德地处长江中游,曾是
朱元璋与
陈友谅争夺之地。《清嘉庆常德府志》载:“元顺帝十六年(1356),伪汉陈友谅据常德置
元帅府。”又载:“洪武初,灭伪汉陈友谅,取常德路。”因此,常德多有“大中通宝”传世或出土。关于“大中通宝”钱的区分和定性问题,
周新国先生的“
武陵藏珍”认为:龙凤七年,即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在应天府置
宝源局,铸大中通宝钱。击败陈友谅后,又于江西置
货泉局,颁大中通宝五等钱式铸钱。上述由龙凤七年至反元斗争胜利期间所铸大中通宝钱,为
吴国公钱,应属于农民起义军的钱币。
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
朱元璋于洪武四年(1371年)再铸的大中通宝钱,背文已加铸“北平”“豫”“济”“京”“浙”“福”“鄂”“广”“桂”等地名,当不再属于农民起义军钱,而应划归明代钱币。但以往有人对这种区别多未注意,或将有背文者称为农民起义军钱币,或将无背文者归诸明太祖,脱离了反元斗争的历史背景,都是欠妥的。
明初期货币大中通宝的来历具有相当文化价值。确切而言,大中通宝是在元末反元斗争中产生的,是反抗元统治秩序的手段之一。元末
社会动乱,纸币支持的
经济体系严重破坏,元境内各地先后恢复了铜钱的流通。六支反元
军事集团先后发行了自己的
铜币,如
韩林儿的“
龙凤通宝”钱,
张士诚的“
天佑通宝”钱,
明玉珍的“
天统通宝”钱,以及
朱元璋“大中通宝”钱。六支钱币中,也唯有“大中通宝”取得成功。战争期间,朱元璋是韩林儿的部下,他采用谋略,一方面协助韩林儿发行“龙凤通宝”,另一方面笼络民心,在战争期间答应老百姓继续使用元代
交钞,规定交钞一两值作“龙凤通宝”四十文使用,十两交钞作一贯使用,作为补充。他还在应天府设置
宝源局,开始铸造“大中通宝”,与其它货币一起参与流通。直到至元二十四年始大规模发行。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改元洪武,铸行“
洪武通宝”,“大中”钱遂即停造。 图3 中“大中通宝”币身略薄。币有穿部,内外部均匀,正面书有“大中通宝”四字,布局疏朗,“通”字为单通。币背上穿铸有一“十”字。大中钱分五种,有小平、
折二、折三、
折五和
折十,且除宝源、宝泉两局外,朱元璋还
陆续发行带有地名的货币,如鄂、京、浙、广等简称,铸于铜币背面,因之形成了多种等级的大中铜币系列。 “大中通宝”背十钱价格在2000元左右,而部分纪地钱为了昭示
朱元璋的丰功伟绩,只象征性发行,传世极少。物稀则贵,如背系大中,价格在2500元;钱币背穿右侧铸“广”,并上穿铸“十”的钱,价格也在
人民币3000元左右,具有极高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