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辛亥
大型历史题材纪录片
大型历史题材纪录片《大辛亥》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宏伟视角出发,将辛亥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瞬间,放到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和世界政治经济历史的大坐标当中去考量,深入剖析了鸦片战争伊始,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内外各派政治势力的制衡消长,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内容简介
纪录片《大辛亥》分为五集——《大国迷失》、《山雨欲来》、《帝国丧钟》、《走向共和》和《辛亥余响》。通过以孙中山先生为领袖的革命派、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以慈禧为首的满清政府、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派这四种政治力量的精彩博弈,高视角、全方位地铺展开辛亥时期风云诡谲、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并融入当代中国最权威专家的最新观点,可谓看点颇多。
分集剧情
第一集 大国迷失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的两名官员耆英、伊里布登上了停靠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经过与英方代表整整十六天的艰难谈判,两人面色苍白地签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闭锁几千年的中国被强行打开了国门!签下《南京条约》的那一刻,道光皇帝还不知道,远隔万里的大不列颠群岛上,一场工业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英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地理大发现,资本主义强势崛起,使得中国陷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漩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前呼后应,圆明园狼烟未消,太平天国又风云乍起,《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接踵而至,祖宗之地被割让,天价巨款被勒索……
于是,一场“以夷制夷、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轰然掀起,一股维新势力在年轻的光绪帝身边悄然聚合,而一个叫孙中山的年轻人,在遥远的美国檀香山,创建了他生平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
那么,屡战屡败的屈辱能撼醒帝国千年的沉睡吗?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为何不能挽回甲午败绩?“戊戌政变”的血雨腥风何以久久不能散去?茫茫大地,路在何方?泱泱大国,究竟迷失在哪里呢?
第二集 山雨欲来
1900年7月26日,清静雅致的上海张园突然热闹起来,章太炎严复等在内的八十余名男子正在园中集会,召开国人闻所未闻的“中国国会”。这无疑是近代中国迈向民主的历程中,一次意味深长的民主实验。
1905年,西方列强因分赃不均而大打出手的日俄战争,在中国领土上爆发。然而,宪政小国日本居然大败专制大国沙俄,这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白人世界的第一次重大挫败,让国人看到了宪制对于专制的胜利。一时,立宪救国成为社会共识。清廷迫于情势宣布“预备立宪”,“清末新政”渐次出台……
同年8月20日,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从此,分散的革命力量开始聚合,并拥有了统一的政治纲领、战斗指挥部和政治首脑。而以康梁为首的君宪派与革命派长达数年的大论战,更是将宪政和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那么,“预备立宪”究竟是一场没有诚意的骗局,还是帝国自救的最后一贴良药?“清末新政”是垂死帝国的自我更生,还是王朝覆灭前的回光返照?屡战屡败的边陲起义究竟是“主义”的迷惑,还是会党的彷徨?山雨欲来风满楼,期待中的暴风雨到底还要等多久?
第三集 帝国丧钟
1911年10月9日,武昌城俄租界宝善里的一幢民居内,革命党人孙武正在配制炸药,为预定10月16日的武装起义做着最后的准备。这时,一位同仁衔着纸烟来到孙武跟前好奇地观看,不料,吸了一半的纸烟不慎掉落,火星引燃炸药,滚滚浓烟引来了租界巡捕,起义的秘密机关被破获,三十余名革命党人悉数被捕。
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决定孤注一掷,提前起事,遂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并很快控制了武昌城。令清廷始料不及的是,武昌起义竟城中一鸣,众山皆应。仅仅两个月,南方各省便纷纷宣布独立。1912 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那么,多少有些手忙脚乱的武昌起义,为何会引发一系列惊天动地的核聚变?异峰突起的“保路运动”,又何以使君宪派成为王朝最后的叛徒?辛亥革命的胜利难道真的得来不费工夫吗?喋血疆场的革命元勋,又怎会成为革命盛宴上的陪客?纷纷宣布独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第四集 走向共和
1911年11月,北洋军汉阳作战指挥部内一片忙碌,通报战况的兵士将一份份战报送达主帅冯国璋手中。正当冯国璋打算一鼓作气攻陷汉阳、将革命势力彻底“剿灭”之际,一道调令却不期而至。袁世凯命他即刻返京,其主帅之位由 “北洋之虎”段祺瑞接任。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而一介武夫的他,又哪里懂得背后的重重玄机?自慈禧去世后,重兵在握的袁世凯即被清廷解除兵权,回籍“养疴”,直至武昌起义爆发才得以复出。复出后的他一面以武力挟制革命军,诱使其和平谈判,一面又利用革命军以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仪宣诏退位,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寿终正寝。同年2月15日,孙中山如约辞去临时大总统,由袁世凯继任。
南北议和,试看袁世凯如何翻云覆雨,拨弄时局。虚位以待,革命党又为何将胜利果实拱手相让?国家元首的席位,究竟是用以换取革命胜利的诱饵,还是为保大局而放弃局部利益的策略?“议和”换来的共和,究竟是迈向革命成功的“捷径”?还是让胜利得而复失的陷阱?
第五集 辛亥余响
1915年12月23日,北京城新华门天坛,全部黄土垫道,军警出动。天坛周围,数千名士兵荷枪实弹。坛前点燃明亮的灯火,袁世凯黄袍加身,郑重其事地登上天坛,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袁世凯当权后,即开始酝酿复辟。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悍然宣布称帝,然而,却因招致举国讨伐,而不得不于83天后取消帝制。1917年7月,张勋也重蹈复辟,然而仅仅12天,复辟闹剧便狼狈收场。
自武昌起义胜利,到张勋复辟失败后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前后大约延续了十年。其间,革命党人被刺杀,二次革命被镇压,国会被取缔,《约法》被撕毁,民主被践踏,辛亥喋血所换来的社会进步几乎丧失殆尽,民国名存实亡。真所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得假共和!
但问题是,袁世凯称帝为何会遭致举国讨伐?而张勋复辟又为何会被沿街唾弃呢?无论是溥仪的帝王梦,还是康有为的保皇梦,为何都只能“梦里寻他千百度”呢?也许,铁蹄和专制只能从表面上扼杀民主,却无法滤去早已渗透到人们血液里的共和理想……
辛亥革命所留下的丰富思想遗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1919年,震惊世界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辛亥革命所开启的伟大时代才刚刚开始,人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崭新的纪元已经到来……
艺术特色
一、大历史,全局观,世界历史大视野下的辛亥革命!
《大辛亥》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宏伟视角出发,将辛亥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瞬间,放到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和世界政治经济大历史的语境中去考量。由英国工业革命所引发的资本主义强势崛起,使得闭关锁国的中国,被迫陷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漩涡。并通过将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作横向比较,以
及“日俄战争”对中国立宪运动的的影响,深入剖析了鸦片战争伊始,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制衡消长,有力说明了辛亥革命并非是一场孤立的革命,而是十九世纪中国对世界范围内民族民主革命的一个呼应,是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高度契合的产物。
《大辛亥》具有高瞻远瞩的恢弘气势,高视角、全局观地展现了这场轰轰烈烈、风云激荡的大革命,同时也避免了以往同类纪录片对历史过程就事论事、过于细化甚至碎化表现的弊端。
二、清政府、维新派、革命派、北洋派,各派政治力量大博弈!
《大辛亥》摒弃了惯常使用的平铺直叙手法,代之以多线索并进、强化矛盾冲突的叙事方式,通过以孙中山为领袖的革命派、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派等不同政治势力的精彩博弈,说明每一次的重大历史
转折,都是各方力量相互制衡、合力推动的结果,从而使对这段风云诡谲的历史的表述更具戏剧张力。
《大辛亥》之第一、二集着重表现辛亥革命前二十年各派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第三、四集着眼于辛亥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本身,第五集则围绕着辛亥后十年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展开论述,布局宏伟,跌宕起伏,史料翔实,细节精彩,具有非凡的视听震撼力。
三、新研究,新理念,当代中国最权威专家的最新观点!
对一些传统观念的反思,以及一些新观点的提炼、阐述,是《大辛亥》的一大亮点。
《大辛亥》不仅充分肯定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对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巨大推动作用,还分析了包括康梁的立宪派、袁世凯的北洋派等在内的其他政治势力,所发挥的历史作用,更是深刻分析了清末新政对于清王朝的败亡,所起到的掘墓作用。比如:派遣留学生出洋,本是为了师法西政、强国富民,但却为民主思想的传播和知识分子的革命化,创造了空间。又比如:编练新军,原本是为抵御外辱和推动中国军事现代化,却为南北议和、推覆清廷培育了掘墓人。再比如:废止科举,原本是为革新教育、不拘一格降人才,但却断绝了一代知识分子的仕途之梦,因此,咨议局的设立,为知识分子呼吁立宪、倾覆专制提供了温床……新观念在片中不断构成亮点,令人耳目一新。
《大辛亥》充分调动全国性优质学术资源,邀请当代中国最权威的辛亥革命研究专家担任顾问,从框架策划到脚本定稿,由专家全程把关,从而使纪录片更具权威性和重量感。
章开沅 华中师范大学(前)校长、教授 《辛亥革命史》作者
张 磊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前)院长、教授 《孙中山思想研究》作者
张宪文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中华民国史》作者
林家有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辛亥革命运动史》作者
四、大手笔,大制作,恢宏巨制!
《大辛亥》在充分掌握翔实史料的基础上,对在历史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精彩细节进行重现,调动一切声画元素,将冰冷枯燥的历史演化为一个个炙热跌宕的故事,让观众在欣赏故事的愉悦过程中,完成对历史的阅读与研判。
《大辛亥》运用电影镜头进行拍摄,以电影的诗化语言和画面校色技术,来表现浓烈、厚重的历史性瞬间。《大辛亥》前后耗时两年半,行程数万里,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拍摄高清影像素材达3000多分钟,采集珍贵历史图片资料一万余幅,调动专业演员一百多名,后期制作时间长达一百五十余天,堪称真正意义上的大手笔、大制作、恢宏巨制!
几点思考
一、思考者、叙述者——历史纪录片编导的定位
历史纪录片不好拍。
首先,历史给人的感觉是严肃的、冰冷的、理性的。因为年深月久、尘埃深厚,其枝节被遮蔽,表情被淹没,更因为它体量庞大、枝蔓繁复,行色匆匆的后人没有太多时间去品读,所以只能忽略其细节,砍伐其枝蔓,滤去情思,只留下主干和经络,历史于是变得枯燥乏味。
其次,因为资料匮乏。近代的尚有为数不多的照片和影像资料可资依赖,再远些的年代,就只有故纸堆了。
那么,怎样才能把一部历史记录片做得非但不枯燥、不乏味,而且还比较好看呢?首先,历史纪录片的主创者应该是个思考者,应该具备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政治成熟度。
《大辛亥》从世界历史的大视野出发,表现近代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的博弈、王朝上层的权利之争和政治倾轧,对中国历史进程所产生的作用,可谓历史事件沟壑纵横、枝蔓繁复。如何对历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较好的把握,在叙述上如何做到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史料把握上又如何去伪存真、详略得当,这就需要主创者具备客观而不中庸、热情而不偏激、成熟而不保守的政治观念和政治态度。比如《大辛亥》对孙中山、对康有位、对梁启超、对袁世凯、慈禧和李鸿章等历史人物的描述和评价,可以充分体现这种态度。可以说,没有政治思想上的相对成熟,很难做出有一定深度、有一定分量感的历史类纪录片作品。
其次,历史纪录片的主创者还必须具备高超的叙述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故事架构能力。同样一起事件,可以叙述得平庸乏味,甚至味同嚼蜡,也可以叙述得跌宕起伏、激情澎湃。在这一点上,《大辛亥》可以说是颇费了一番心思。它调动一切声画手段,在繁复迷乱的历史表象中,努力挖掘出隐埋在事件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和戏剧张力。比如:细致表现孙中山伦敦蒙难的惊险经历以及对其革命事业的影响;再比如:表现袁世凯在南北议和过程中如何翻云覆雨、拨弄时局,革命党又如何一步步丧权等等。通过对这些重要的事件细节的充分表现,将冰冷尘封的历史变成一个个炙热跌宕的故事,“诱惑”观众在欣赏故事的愉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对历史的阅读和研判。
在国内为数不多的纪录片创作团队中,《大辛亥》主创团队应该算是脚本创作功底最为扎实、故事叙述能力较强的团队之一。这得益于总编导韩晶多年来拍摄故事片的功底,以及累年不断的笔耕经历。近年来,韩晶团队创作拍摄了《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江湖俏佳人》、《生死迷局》等电视连续剧,《鸽子》、《美丽寓言》、《心灵捕手》等数字电影和剧情片,出版《两个大傻瓜》、《刺客令》、《北洋乱》、《心灵捕手》等童话集和纪实文学著作。正因为把创作拍摄故事片的丰富经验运用于历史纪录片的创作,才使得纪录片具有了更强的可看性。
二、情景再现——历史纪录片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
电视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视艺术形式。
纪录片的核心是真实,但事实上,绝对的真实并不存在。已经发生过的事件,哪怕当时的人和物都在,但只要你是在下一秒去表现上一秒钟所发生的事件,就已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真实了。更何况,更多的真人真事早已成为久远的历史,甚至,成为了传奇和歌谣。
那么,如何去捕捉和表现这些曾经确凿存在过、但已经销声匿迹了的真实呢?
除了运用原始的图片、声音、影像资料以及故居、遗址、遗存等画面外,由专业或非专业演员来出演,进行“历史情景再现”,已成为历史纪录片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段。“情景再现”最早可回溯到“纪录电影之父”弗拉哈迪于1923年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这部纪录影片描写了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下为谋求生存而进行抗争的故事。很多镜头就是用故事片的方式拍摄的,如爱斯基摩人居住的冰屋是根据拍摄需要而特意建造的,猎取海豹的场面也是组织拍摄的。但是,影片所反映的人物和生活状态都是真实的。
近年来,由Discovery探索频道和BBC等海外纪录片把“剧情”观念植入纪录片,“情景再现”手段在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上大量应用。最有名的是法国导演马拉泰尔拍摄的纪录片《人类进化史诗》,这部片子在法国、英国和德国都很轰动。马拉泰尔紧接着又拍摄了姊妹篇《智人》,用演员再现了40万年前智人的生活。《智人》在法国播放再破收视率纪录。
目前,随着韩晶纪录片团队拍摄的《刺客令》、《北洋军阀》、《秘境寻踪》等纪录片的相继问世,尤其是《刺客令》荣获2009年度中国纪录片十优作品,“情景再现”已越来越成为纪录片强有力的表现手法之一。观众显然已不满足于由“空镜头”构成的“历史回望”,情景再现,不仅丰富了纪录片的视觉样式,更重要的是拓展了纪录片的表现领域,帮助纪录片深入到无迹可寻的久远年代,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这无疑极大丰富了纪录片的表现空间。
三、真实的核、电影的壳——表现形式上的大胆突破
《大辛亥》在表现手法上不仅大量运用“情景再现”,而且还有了大胆的突破和极致的表现。
首先,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启用专业演员进行造型扮演。导演、美术师和造型师在参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后,从几千名演员当中,挑选出具有历史人物基础特征的人选,对其进行专门的造型,使之在外形上与真实的历史人物更为接近。造型师在对演员完成造型之后,再与历史人物的照片进行反复比对和修正,最后定妆。
为了营造历史纪录片所特有的浓重的历史氛围,《大辛亥》的每一个镜头,灯光师均对人物的脸部进行暗化处理。通过光线造型,强调了人物的轮廓大形,忽略掉其五官细部,从而使得这些历史人物形象从形似走向了神似,留给观众以更大的想象空间。
《大辛亥》是一部电视纪录片,但却是用电影镜头拍摄完成的。摄影师针对不同场景的空间关系和人物焦距,运用全套德国蔡司电影镜头进行拍摄,以电影的诗化语言构成独特的虚实关系,使得镜头对历史空间的表现具有良好的层次感,赋予纪录片以浓重的、神秘的影调,从气氛上更接近于某些历史场景,因为历史总让人感觉是模糊的、神秘的。
《大辛亥》注重色彩的表现力,对不同的表现对象,不同的政治集团,赋予其不同的色彩。晚清王朝是《大辛亥》所要表现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概念中,灰色代表腐朽、没落、凋零,末代王朝似乎应该是灰色的。其实不然,奢华到了极致才是腐朽,太阳至迟暮才最绚烂。因此,《大辛亥》大胆地赋予晚清王朝以绚烂的金色,用金色表现其极致的浮华和没落。而革命党,《大辛亥》则赋之以蓝调,浅浅的蓝色,隐隐透出些许灰色,那是早晨将醒未醒时分的色调,懵懂而又透彻,仿佛百废待兴,一切皆有可能
那些老照片和历史影像资料,则是来自岁月最深处的记忆。因为饱受时光冲刷而陈旧、暗淡,甚至破损,但却拥有不容置疑的真实。因此,在《大辛亥》中,它们被赋予了沧桑的土黄色调。而经常出现在片中的闪回画面,短促而堆砌,像浮光掠影,更像凸现于时光之河激流中的裸石。闪回的颜色也是蓝色,但更为深沉,是冷静的,思索的,质疑的。
《大辛亥》还十分强调画面的象征意义。比如,孙中山上书李鸿章,而李鸿章正忙碌于慈禧的六十寿庆,无暇顾及一介草民之微言,画面上出现的是深夜李鸿章将上书弃于几案,缓步来到窗前,这时,一阵袅娜的昆曲隐隐传来,窗外浓浓的夜幕隐然凸显歌舞升平的幻象。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轰然响起,刹那间,幻象如魔镜般猝然破碎,分崩离析。紧接着出现的,便是甲午战争的隆隆炮响。这组精心设计的的画面极富象征意义,它象征着晚清政府危在旦夕而不自知,依然莺歌燕舞,预示着甲午战争中国必败的历史性结局。
在表现武昌起义这一核心情节时,《大辛亥》以火作为象征物,革命军高举义旗冲破城门,每一个镜头都出现火焰,这一元素象征着辛亥革命是一场血与火的大革命,一个民主国家的诞生,必经血的洗礼和火的历练。
而表现张勋复辟时,《大辛亥》则以影子作为象征物。一群辫子军冲进紫禁城,镜头避实就虚,着重表现墙上的幢幢黑影,地上的斑驳人影,火光中的鬼魅人影……它象征着保皇势力对民国的反扑就如同幽灵重现一般荒诞、扭曲、不合时宜。
由于画面所具有的象征含义,《大辛亥》在形式上已经远远超越了一般的“情景再现”,让纪录片拥有更震撼的视听感受、更广阔的思辨空间。
主创团队
出品人:黎瑞刚
总监制:王建军 陈 梁 徐 浩
监 制:应启明
总编导:韩 晶
撰 稿:韩 晶
编导组:王 旭 顾峥艺 张 静 蔡 亮 谢 峰
摄 影:钱家祥
美 术:肖 霄
灯 光:裘武海
造 型:孙国明
道 具:刘大卫 王利依
剪 辑:陈 军
音乐编辑:曹 伊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1 21:33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分集剧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