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天柱山风景区,又称安庆市天柱山风景名胜区,简称天柱山风景区,位于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
天柱山镇。主峰海拔为1488.4米,规划保护区面积为333平方千米,风景区面积为82.46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天柱山在民国时期前无专门管理机构,开发建设只限于寺观亭阁,接待游客多为寺院主持。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安庆行署督察专员范苑声倡建“天柱山开发委员会”,并得到安徽省府的拨款、社会募捐,共筹集资金近百万元(法币)。由于当时社会动乱等诸方面原因,只修建了岳云山馆、翠云别墅和一条简易的登山步道(良药坪至天柱峰)。
1958年,建立天柱山林场,便营造了大片人工林。其中
北关寨八千亩竹海,
铜锣尖数千亩杉林,良药坪和南关寨有大片的苍松。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天柱山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同年11月,天柱山园林管理处成立。
1986年,改为安徽省天柱山管理处,下辖旅游科、园林科、基建科、计财科等六个单位。国家先后共投资258万元,修建大小水电站7处,公路37千米,每天班车4次,景区内有39条游览步道,计133千米。建成26个宾馆、饭店,经营京、扬、川、徽菜。
1979年~1987年,
梅城、
三祖寺、茶庄、
马祖、
青龙涧等已建成为经济、文化、行政管理及佛教、游览活动的中心。
截至20世纪末,天柱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为82.46平方千米,先后建设虎头崖、九井河、三祖寺、龙潭河等八大景区和一个茶庄中心接待站。已经命名的景点,有46峰、17岭、7岗、18崖、14岩、7关、22洞、4冲、6源、17泉、8瀑、1川、3溪、5涧、13河、3潭、16井、6池、3湖等。
2010年,《天柱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获得国务院审批通过,该规划将风景区范围界定为102.72平方千米,核心景区面积界定为12.8平方千米,规划的控制范围延伸至外围保护带范围,面积为201.3平方千米。
2016年4月,景区开始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品质提升工程、资源保护工程“三大工程”。
2024年6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复,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再次被授予“绿牌”,顺利通过世界地质公园再评估。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安庆市天柱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
潜山市
天柱山镇,中心位置约为北纬30°44′12.99″,东经116°27′18.84″,为
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主峰海拔为1488.4米,规划保护区面积为333平方千米,风景区面积为82.4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安庆市天柱山风景区属大别山脉,岩性以混合花岗岩为主,南麓有部分片麻岩,形成于中生代晚期,经长期自然力的作用,特别是地表流水的切割冲蚀,岩石风化剥蚀强烈,逐渐形成以雄奇、灵秀为特色的自然景观。
气候特征
天柱山地处
中亚热带北缘,沿江湿润气流受大别山所阻,与山区上空冷空气相遇,直接影响天柱山气候变化,它平均年降雨量在1900毫米以上,全年云雾为180天,无霜期为235天,年平均气温9.5℃,7月份平均气温20℃,1月份平均气温-2℃。
水文特征
安庆市天柱山风景区山间呈放射状分布的溪流分别汇入天柱山下的潜水和皖水,形成“两水夹一山”的格局。两水均为山溪性河流,呈现陡涨陡落情势。
潜水总长约116千米,流经公园的长度达24.7千米,历年最高水位达31.82米,最低水位28.1米,正常年份降水量为11.6亿立方米。
皖水总长约120千米,流经公园的长度达32千米,正常年份降水量9.91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截至2015年,天柱山天柱山风景名胜区拥有百年以上古树有2000多棵,其中千年以上的50多棵,500年至1000年的200余棵,其余均在100年至500年之间。其树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古银杏,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香樟、枫、苦槠、枫杨等。已经管理的植物有146科214属1638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119科,其中种子植物300种。
动物资源
截至2014年,安庆市天柱山风景区内野生动物种类有虎、
金钱豹、
小灵猫、狗獾子、
豪猪等。鸟类有
长尾雉、黑喜鹊、画眉等,水中还有各种鱼类,如娃娃鱼(大鲵)等。
主要景点
天柱峰,又名笋子尖,海拔1488.4米,深藏万壑之中,高出群山之上,全身石骨嶙峋。清人储光黔在《皖山游记》中写道:天柱峰“锐上而丰下,四面嶙峋,如春笋破土张其箨”,峰顶南崖壁有横书“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字形五尺见方,“孤立擎霄”由清朝曾国藩部将、清军都统李云麟驻军潜山时所书,由药农贺良谋、贺良佐刻。
一线天,在天柱峰下,有一峰与主峰裂有一缝,俗称小天门,又称“一线天”。峰高不过10米,如一初开的花朵,因而峰名“花峰”。天柱峰的石壁上,有楷体横书“顶天立地”四字,乃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国民党将领刘义纯题写。
天池峰,为天柱山的第二高峰,它稍高于飞来峰,海拔1426米。天池峰,一裂为三。两段石条连接在一起,这便是的“渡仙桥”。
飞来峰为天柱山第三高峰。海拔1424米,整座山峰为一整块巨石构成,顶有一石长约3丈有余,围长30余丈,高丈余,浑圆如盖压在顶峰,似从天外飞来,石称“飞来石”,峰因石名。
蓬莱岛位于花峰左侧,海拔1350米,南眺天池峰,北依天柱峰。西、南、北三面岸陡壁削,向西延伸一百多米处是万丈深渊。峰顶狭长绝险,纵长百余米,宽仅二、三米。古木护石,葛蔓绕膝,跻身往来,险象从生。今已修建石级和护栏。
佛光寺原名马祖庵,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唐代高僧六祖慧能徒孙马祖道一禅师云游至天柱山,观苍松挺拔,山水秀丽,圣即菩提,故在此参禅习静多年。
天柱晴雪,俗称“六月雪”。“天柱晴雪”位于天柱山青龙涧北面的山岗上。明代诗人李匡有诗赞道:“五月六月寒常住,千年万年雪不消。”天柱晴雪的成因与此处的地质、地貌形态有关。“雪山”由长石为主石英含量相对不高的混合花岗岩组成,岩石经常潮湿,日晒夜冷,岩石层面渐渐风化剥落,逐渐松散成砂,日积月累,堆积成岗。
天池峰侧畔的悬崖之间,屹立着一株高大的松树。这棵天柱松长在千米高的石壁上,石壁面向天柱峰与飞来峰,天柱松依山崖而长,松高不过5米,粗不过80公分,可据勘测它有1500多年的历史。
马祖庵主要景点有马祖庵、佛光寺、霹雳石、八戒念经、天书峰、天蛙峰、猪头石等。香子、屏风、石龙诸峰排列在前,天门、天蛙、降丹诸峰列后。马祖庵前有马祖洞,传为马祖道人歇脚静习之处,洞右边一石如柱,其上有国民党四川军阀杨森题刻“南天一柱”四字。再右为莲花洞(又称丹房),传为汉未方士左慈练丹之地。旁有大石一尊,称“雷打石”。清人李云磷刻有“混元霞雾”四字。马祖庵南边为雪瀑崖。佛光寺曾是唐代马祖道一禅师修行习静的山洞。五代时,当地山民就地建庵,世称马祖庵。
开发建设
基础建设
2009年,安庆天柱山风景名胜区推进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保护工程,该工程为安徽省861重点工程项目,一期工程完成对现有石刻岩体进行加固,描红和拓片保护。二期工程对山谷流泉整个景区的入口、游线进行重新规划设计。
2015年,为保护风景区内汉武祭岳留存的“祭岳台”、“旌驾桥”等历史遗迹,潜山市政府严格遵守《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修编《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规划》,编制《天柱山地质公园古新世哺乳动物群化石产地保护规划》,并按规划将园区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保护区。并根据历史建筑级别、性质和地理环境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建立标志。文物建筑不得随意拆除、移动、复建、加建,对于文物建筑的任何改动都需要报请相应的文物主管部门批准。严禁游客触摸踩踏石刻与碑文,对重要的石刻与碑文加设保护设施,如防护栏杆、碑亭等。
2016年,为确保古树名木不遭受损害,在普查登记、建立档案、挂牌保护的基础上,还对其定期实地勘察,培土、护坡、修建栅栏,定期开展病虫害防治,做到责任到人。
品牌建设
1982年,天柱山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2年,天柱山风景名胜区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2000年,天柱山风景名胜区又荣获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全国文明森林公园”的称号。
2005年,天柱山风景名胜区被原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2007年,天柱山荣膺“最具潜力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称号。
2009年,天柱山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2011年,天柱山风景名胜区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11年,天柱山风景名胜区获批世界地质公园。
2011年,天柱山风景名胜区被批准成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2015年1月,天柱山风景名胜区列入中国世界遗产推荐清单。
2020年,天柱山风景名胜区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
2022年,天柱山风景名胜区被认定为第一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2022年11月,天柱山风景名胜区入选“2022全国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优秀案例”名单公示。
2023年5月,天柱山风景名胜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名单。
文化活动
人文历史
《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唐天宝七年(748年),李白离开金陵,溯江而上,在江上,他观赏了天柱山,写下诗句。
天柱山下白水湾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喻娘美且慧,喻郎戍不归,望夫无音影,化为一石人。李白前往凭吊,吟《望夫石》一首:“仿佛古容仪,含烟带曙辉;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寂然芳霭内,犹若待夫归。”天下望夫石不少,而独天柱山望夫石受到诗仙咏赞。
历史文化
天柱山从石牛古洞到马祖庵,从虎头崖到天柱之巅,从九井河畔到南天门,到处都是古圣先贤们的题刻,其中石牛古洞内的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因年代之久而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约300米长的石壁上,汇集了唐、宋、元、明、清、民国、现代共300余幅石刻,诗、词、文、图、赋形式各异,行、草、隶、楷、篆五体俱全,其中有
王安石和
黄庭坚的真迹。
天柱山有佛道两家宗教文化。道家将此列为中国名山三十六洞天之十四,并称其为五大镇山之中镇。自东汉方士左慈在此传教后,道教遂在此生根。萧梁时期,金陵高僧宝志来此布道,至此天柱山成为佛道圣地,唐宋时期,寺观不下百余座。佛教代表性建筑为三祖禅寺和佛光寺以及太平塔。三祖寺于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142所重点寺庙之一,最初被梁武帝萧衍赐名“山谷寺”,后因禅宗三祖僧璨在此驻锡,故名“三祖寺”。
天柱山风景名胜区内史迹有5000度年前的“
薛家岗文化遗址”。薛家岗文化遗址坐落在潜山县王河镇,共发掘面积2000余平方米,出土文物2000余件。出土文物有石器、陶器、玉器三大类,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生活用具以陶器为主。这些器物以新石器时代物品为主,并有少量商代和唐宋年代遗物。
天柱山的名人踪迹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封岳,有汉武祭岳留存的“
祭岳台”、“旌驾桥”等遗迹。有三国时期天文学家、数学家
王蕃。晚唐诗人曹松,唐代诗人李白、北宋文学家王安石、黄庭坚,宋朝宰相
王珪、画家
李公麟,近代有京剧鼻祖
程长庚、章回小说
张恨水、杂技皇后
夏菊花等名人先后游览天柱山。
天柱山地理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末年,义兵长刘源结寨西关,多次挫败元军,坚持战斗18年。太平军将领
陈玉成,率部在天柱山区,与清兵相持多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活跃在天柱山。
举办活动
2013年,天柱山风景名胜区举办“天柱山杯”2013安徽省首届大学生文化旅游节”。同年,天柱山景区推出裹粽子、石刻观光、许心愿等民俗文化活动
2014年,天柱山风景名胜区启动“中国书画名家高铁万里行”首站活动。
2017年,天柱山风景名胜区举办2017中国·天柱山国际溯溪越野挑战赛暨天空跑全国积分赛。
2018年,天柱山风景名胜区举办中国·天柱山国际溯溪越野挑战赛。
2019年,天柱山风景名胜区举办了“2019国际长板速降大赛”。
2020年,天柱山风景名胜区举办2020天柱山星空音乐节。
特色小吃
天柱山野葛粉选用景区天柱山高山丛林之中多年野生葛根为原料,按有机食品生产加工要求制作而成。
封缸酒选用糯米、
山泉水等为原料,集甜米酒和封缸酒的制作工艺再结合新的科学技术,天然发酵制作而成,具有原色原味的特点。
天柱香鸭是安徽省天柱山风味特产食品,主料本自山间农家水鸭,生长野外,饮的是山溪泉水,吃的是山野生物。在保持生态原汁的基础上选用天然佐料,精巧配方,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加工制成。
瓜蒌,葫芦科,多年生攀缘型草本植物。喜生于深山峻岭、荆棘丛生的山崖石缝之中。其果实、果皮、果仁(籽)、根茎均为中药材。
天柱剑毫是天柱山系列名茶的代表,1985年,在全国名茶评展会上,居十一种名茶新秀之首,1988年在全国首届博览会上又获银奖。
管理机构
天柱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旅游信息
门票
大门票:130元/人。景区大门票每年从3月16日至11月15日实行旺季门票销售政策。
优惠政策:学生、60—65(不含)之间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可享受半票优惠政策,全国医务工作者、1.2米以下或6周岁以下儿童、离休干部、残疾人、军人、跟团导游、记者、摄影师、潜山市民、65岁以上老人凭相关证件可享受免票优惠。
开放时间
春、夏、秋三季:06:30--17:00;冬:07:00--16:00。
2024年11月17日起,天柱山风景名胜区暂停景区夜游活动,后续开放时间以天柱山风景区官方公告为准。
交通
潜山市区距天柱山景区23千米,从市区天柱路入口(当地俗称零碑)或天柱山牌坊门车站可坐潜山至天柱山的中巴车至景区,票价约每人15元。
潜山市汽车站西站开往天柱山主景区的BUS每5分钟一班。
路线
由马祖(南大门)入口进入主峰景区线路:
南大门(上)-天柱山庄-振衣岗-神秘谷-天池峰-总关寨(下)-振衣岗-沿原路返回或乘大龙窝索道。
南大门(上)-青龙涧-天柱山庄-振衣岗-神秘谷-天池峰-搁笔台(下)-拜岳台-仙人洞-青龙背-莲花峰-炼丹湖-天柱晴雪-天柱山山庄-马祖(南大门)。
南大门(上)-青龙涧-天柱山庄-振衣岗-神秘谷-天池峰-搁笔台(下)-拜岳台-仙人洞-青龙背-莲花峰-炼丹湖-画眉岭-迎真峰-飞虎峰。
由大龙窝入口进入主峰景区线路:
大龙窝(上)-振衣岗-神秘谷-天池峰-总关寨(下)-振衣岗-乘大龙窝索道。
大龙窝(上)-振衣岗-神秘谷-天池峰-搁笔台(下)-拜岳台-仙人洞-青龙背-莲花峰-炼丹湖-天柱晴雪-天柱山山庄-马祖(南大门)。
大龙窝(上)-青龙涧-天柱山庄-振衣岗-神秘谷-天池峰-搁笔台(下)-拜岳台-仙人洞-青龙背-莲花峰-炼丹湖-画眉岭-迎真峰-飞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