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
组织机构
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是天津解放之初实施军事管制时期的全市最高权力机关。1949年1月15日,人民解放军全歼天津守敌,天津市宣告胜利解放,第二纠察总队进驻天津,担负治安纠察任务。同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区军事管制委员会(简称“军管会”)成立。任命黄克诚、谭政、黄敬、黄火青、王世英、许建国.李聚奎钟伟袁升平为委员。其中黄克诚任主任,谭政、黄敬任副主任。该委员会隶属于平津前线司令部,是天津区军事管制时期的权力机关,统一全市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管制事宜。1949年5月底,城市接管工作告一段落,军管会工作基本结束,但对敌特活动的镇压仍使用军管会的名义,直至1954年9月停止。
机构简介
近代天津是北方经济中心、全国第二大城市,因此,早在组织平津战役之时,毛泽东周恩来就已经考虑到战争结束后的天津城市接管问题。
为迎接天津解放和胜利完成接管工作,在党中央的部署下,华北局集中大批干部在河北胜芳进行集训学习。接管干部克服驻地胜芳艰苦的生活条件,认真学习城市政策、接管方针和相关业务知识,废寝忘食地分析战地情报,筹划接管方案。与此同时,中共中央着手组建天津市党政领导机构,1948年12月13日任命黄克诚为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兼军管会主任,黄敬为天津市市长兼军管会副主任,并明确接管天津的方针是:肃清暗藏敌人,接管国民党反动政府的一切政权机构,改造旧城市,恢复与发展生产,支援解放战争。1949年1月9日,华北局电示天津市委,确定黄克诚、黄敬、黄火青许建国王世英5人为军管会委员。中共天津市委常委会由黄克诚、黄敬、黄火青、许建国、张友渔5人组成。
1949年1月14日,人民解放军向天津城区发起总攻。1月15日下午,军管会主要领导带领7000余名接管干部冒着硝烟弥漫的战火,紧随攻城部队陆续进入天津市区,在当时的天津公议大楼对外宣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军管会下设办公厅、行政部、接管部、文教部、市政接管处及塘大军管分会、天津市纠察总队。同时,军管会发布《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布告》(军字第一号),规定在天津市内并东至塘沽、大沽,南至静海,西至杨柳青,北至杨村所辖区域内实行军事管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指挥之下的天津区军事管制委员会,为该区军事管制时期的权力机关。同日,以黄敬为市长、张友渔为副市长的天津市人民政府也宣告成立。
对于有着丰富武装斗争经验和农村工作经验的共产党人来说,第一次接管天津这样一座工商业大城市,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城市工作让广大接管干部很难应付自如,有些失误偏差是难免的。首任市长黄敬曾指示接管干部要“慎重考虑、要稳、要准、多调查研究”。市军管会遵照“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管”的方针,在地下党的配合下,紧张而有序地接管了国民党天津市政府、警察局、报社、电台、水厂、电厂、银行等重要部门。对于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部门,坚持接管与恢复并行不悖的原则,以最快速度恢复生产,安定人民生活。各部队严格执纪、认真检查,基本遵守“原封不动、缴获归公”的规定。在接管过程中,军队和广大基层干部遵纪守法、加班加点、同甘共苦、雷厉风行、不求索取,在广大市民中树立了人民军队和党的干部的良好形象。
由于正确执行各项接管政策,天津的接管工作相当顺利。除个别遭敌特破坏或战争毁坏的部门外,大部分单位的接管工作在3至5日内基本完成,至2月底全部完成。一座200万人口的大城市,迅速平复战乱,城市水电、交通、教育、商业等公共事业恢复运转,工厂、企业先后恢复生产,社会秩序重新走向安定。
主要意义
天津是中国共产党接管的第一批城市,也是中国共产党接管的第一座人口超200万的近代租界型大都市。顺利接管天津,正确处理中外关系,不仅关系着天津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在管理大城市上的能力和决心。与此同时,成功接管天津对解放和接管南方大中城市也有着重大意义:一方面为稳定新生人民政权、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城市接管经验。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1 10:58
目录
概述
机构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