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原料主要为
爵床科植物
马蓝(Baphicacanthuscusia Brem)的叶,也可采用有豆科的
野青树(Indigofera suffruticosaMill)、
蓼科蓼蓝(Polygonumtinctorinum Ait)、十字花科
菘蓝(Isatisindigotica Fort),因此分别有马蓝、
木蓝、山蓝等区别。这些植物生长在热带和
亚热带地区。通常将这些能制造
靛蓝的植物统称为蓝或
蓝草。
最早记录制靛方法的《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中介绍:“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以木石镇压,令没。热时一宿、冷时再宿,漉去荄,内汁于瓮中。率十石瓮,著石灰一斗五升,急抨之,一食顷止。澄清,泻去水。别作小坑,贮
蓝淀著坑中。候如强粥,还出瓮中盛之,蓝淀成矣。”一般认为此方法就是后世沿用的发酵水解法,但笔者认为不然。因为仅靠“热时一宿、冷时再宿”的时间,而又不加入任何菌种和营养剂,这种“发酵”作用是极不充分的,难以完成复杂的生物化学酶解过程。因此,此法正如前所述,只能用于
菘蓝而不能用于蓼蓝:浸一至二宿的目的不在于发酵而在于将菘蓝甙从植物的
组织细胞中溶出来,然后靠石灰的碱性来水解酯键,游离出
吲羟,氧化成
靛蓝。对于含有靛甙的
蓼蓝,此种碱性
水解方法并不奏效,因而曾有“蓼蓝不堪为淀”之说。到了将近一千年之后的明代,才有了“
凡蓝五种,皆可为淀”的一致说法。宋应星在《
天工开物》中对制靛的描述是:“凡造淀,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沉于底。”与《齐民要术》所述方法比较,可以发现水浸时间和石灰用量均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