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俑
镇墓俑之一
天王俑,是放置在墓中的镇墓俑之一。中国古人相信灵魂不死,到冥间还会过同现实一样的生活,所以常在墓中放置各种各样的随葬品供死者使用。同时他们也认为在阴间鬼怪横行,对死者构成威胁。为了驱邪避崇,震慑鬼怪,保护死者的灵魂不受侵犯,另一方面也为了达到恐吓盗墓者的目的,古人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在墓中放置镇墓俑
形状特征
甘肃宁县政平蔡墨墓出土的彩绘天王俑通高122厘米。陶俑头戴盔,身着铠甲,脚蹬靴子,右手握拳侧举,左手叉腰,两臂上的龙头露齿,双腿呈箭步,右腿踏在小鬼臂上,左腿踩在小鬼的臀部,一派威武雄壮的模样。脚下的小鬼骨瘦如柴,一手撑地,口吐长舌,其痛苦挣扎、求救的神态表现得极其生动。工匠通过小鬼的神态来表现武士的力量。俑的面部表情刻划得很逼真:方面阔额、浓眉上撩,双目圆睁,高鼻大口,十分凶悍。
源于佛教中统领一方的护法神。佛教自汉代传人中国后,逐步汉化。佛
法护卫神逐渐失去原来的姿容和身份,成为经过艺术夸张的中国武士形象,其象征意义已经超越佛教领域,成为凡人世界正义、威猛的象征。天王俑既能降魔伏妖,守护佛法,也能驱鬼辟邪,保护墓主的安宁。因此天王俑往往被达官贵人奉为死后的保护神。在众多墓葬考古发掘中,天王俑是出现较多的镇墓俑。这件天王俑,制造艺术技巧娴熟,造型既夸张又真实自然。无论面部表情,还是姿态动作,甚至着装、腰带、臂上凸起的雕饰,无不和谐一致,体现了武士外表和内在的完整统一,唐代艺术家丰富的艺术想象和高超的雕塑技术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对我们研究唐代的葬俗,艺术雕塑等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发展历史
中国古人相信灵魂不死,到冥间还会过同现实一样的生活,所以常在墓中放置各种各样的随葬品供死者使用。同时他们也认为在阴间鬼怪横行,对死者构成威胁。为了驱邪避崇,震慑鬼怪,保护死者的灵魂不受侵犯,另一方面也为了达到恐吓盗墓者的目的,古人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在墓中放置镇墓俑。镇墓俑包括镇墓兽武士俑和天王俑。
雏形
在战国的楚墓中已经发现有木制的镇墓兽,西晋时期镇墓兽和镇墓俑开始在中原墓葬中流行,北魏后期镇墓俑固定为镇墓兽和镇墓武士俑各一对。部分夫妇合葬墓设四件镇墓兽,四件武士俑。镇墓兽、武士俑摆设于墓室内或甬道内的墓志之后,向门而列,武士俑通常放置在镇墓兽之后。
汉化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就逐步被汉化,天王也不例外。墓葬中的天王俑的形象已失去了在古印度佛教中护法神的姿容,且有一个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
形成
初唐
隋末农民起义,推翻了隋王朝,建立强盛的唐王朝。在这一时期,一些屡立战功的将领和开国元勋,受到人民的爱戴,从而被神化。另一方面,入唐以后随着生产力和经济的空前发展,社会日益呈现蓬勃向上的气势,各阶层人民生活安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与繁荣,出现大量具有新的时代风貌的开创性的作品。这一时期,佛教艺术达到了高峰,作为佛教护法神的天王也被世俗化。墓葬中的天王俑实际上就是被神化了的武士和被世俗化的佛教护法神二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点从出土的天王俑和武士俑的形象对比就可以看出来。
最初,天王形象一般出现在佛教的寺庙和石窟中。唐高宗时期,墓葬之中开始出现天王俑,天王俑与镇墓兽的配置逐渐取代了武士俑与镇墓兽的组合。墓中放置的两件镇墓兽,两件武士俑或两件天王俑,在唐代被称为“四神”。其身份也超越了佛教的护法神,成为墓主的守护者,为墓主降魔伏妖,驱鬼辟邪,保卫墓主的安宁。天王俑被唐人奉为死后的保护神,所以在唐代的许多墓葬中,特别是中原地区的达官贵人墓葬中都发现有天王俑。
初唐时期的天王俑头戴盔,盔檐外卷,怒目张嘴,身穿甲胄,长至膝部,腰束带,双手握拳弯举胸前,两腿分开直立,足下踩一蹲坐的牛或羊,底带托板。此期的天王俑形体各部分比例还有失协调,给人以僵硬之感。
唐代的天王俑和唐代以及唐以前的武士俑有许多相似之处。天王俑的形象和衣饰基本上同武士俑一样,他们都身着由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明光铠演变而来的甲饰。天王俑和武士俑同样大都面容威猛,神态严峻,呈现出力大无穷的姿态。天王俑是在佛教的影响下,以现实生活中武士的形象为依据,加以艺术夸张创作而成的。
盛唐
盛唐时期天王俑分两种:一种头戴耸顶盔,右手叉腰,左腿弯曲,足下踩一爬伏小鬼;另一种戴风顶盔,盔檐外卷,脸型丰满,足下踩一蹲坐小鬼,座稍高。这一时期的天王俑制作精美,造型既夸张又真实自然,给人一种和谐饱满的印象。
晚唐
晚唐时期,天王俑帽檐外卷,衣饰简化,制作草率,丧葬习俗发生了重大变化,用于守护亡灵,震慑盗墓者镇墓兽和天王俑被铁牛和铁猪所取代。这是因为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环境之中,精神寄托自然由祈求死后的安宁转为希望现实生活的安定和幸福方面。这一时期,堪舆之术流行,葬式、随葬明器、墓地的选择等,大都是根据当时的堪舆家所规定的制度来安排的,并与死者子孙后代的吉凶祸福乃至生死兴衰联系在一起。原来的丧葬习俗已不受重视,天王俑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天王俑作为从初唐至盛唐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存在的事物,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精神风貌和社会习俗,同时也体现了唐代的雕塑艺术水平和陶瓷制作工艺,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风尚、文化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也为唐代墓葬的分期提供了参考资料。
代表作品
唐三彩天王俑
这件唐三彩天王俑高97厘米,浓眉大眼,眉、眼、胡须具以墨绘。其头戴兜鍪,护耳上翻,顶部有一展翅欲飞的朱雀,左手叉腰,右手握拳上扬,身穿明光甲,龙首披膊,腹部有护甲,腰中系带,腰下垂膝裙,鹘尾,下缚吊腿,右腿直立,左腿微曲,踏在卧牛之上,卧牛下为山形座,通体以绿、褐、白三色釉为主,釉色鲜艳明亮。此俑与长安三年703年)元氏墓出土的天王俑接近,应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这类俑一般置放在有身份的人物的墓室内,起镇墓作用。它们的级别比武士俑要高,本领也大,更受人尊敬,故尊称为天王俑。天王是佛教中的护法神祇,并非凡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01 21:30
目录
概述
形状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