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镇,隶属于
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地处铜陵市南部,东临顺安镇,东南与池州市青阳县接壤,西南以青通河与池州市贵池区为界,西北、东北分别与铜陵市郊区大通镇、铜官区西湖镇相连。行政区域总面积166.5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天门镇户籍人口45967人。
历史沿革
原名朱村汪。
解放初,属顺安区,始名朱陈乡。
1950年,顺安区改名第四区。
1957年,撤区成立朱村乡。董店乡古时为石洞耆和大郎后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属五峰区,第二区,大通区。
1956年,永和、龙门2乡合并成立董店乡,时属大通区。
1957年,撤区留乡。
1958年,市县合并,成立公社。
1959年,市县分治,仍为董店公社。
1960年,恢复原建制。
1983年,社改乡。
1994年,改镇。
2004年5月,撤销朱村、董店2镇,合并设立天门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天门镇辖董店、朱村2个居民委员会,西垅、蟠龙、板桥、五峰、双龙、天门、新华、兴化、高联、龙山、龙云、郎坑、金塔、考涧、新民、南洪、朱村17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天门镇辖1个社区、17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五峰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天门镇地处铜陵市南部,东临顺安镇,东南与池州市青阳县接壤,西南以青通河与池州市贵池区为界,西北、东北分别与铜陵市郊区大通镇、铜官区西湖镇相连。行政区域总面积166.5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天门镇境内地形属低山丘陵区,东南沿山多冲,境内最高山峰天门山位于镇南,海拔576米。
水文
天门镇境内东、西两条河流由南向北汇人顺安河,后注入长江。
自然灾害
天门镇有干旱、台风、雷击、暴雨和地质灾害等。
自然资源
天门镇主要有金、银、铜、铁、锰、铅、锌、硫等,尤以石灰石和煤储量最为丰富。
人口
2011年末,天门镇辖区总人口44708人,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
截至2019年末,天门镇户籍人口45967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天门镇利税95637.7万元。
2019年,天门镇有工业企业68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2个。
农业
2011年,天门镇农业总产值1.56亿元。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农业耕地面积39500亩。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
工业
2011年,天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7亿元。
交通运输
2011年,天门镇境内有铜九铁路、铜汤高速、沿江高速、合(肥)铜(陵)黄(山)公路、繁(昌)木(镇)公路、顺牌公路穿境而过,公路网络纵横交错。乡村公路47条,通车里程总计154.5千米。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天门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9个,各类图书室19个,藏书40000多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40人。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天门镇有幼儿园9所;小学2所,完全小学13所,在校生1980人,专任教师17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200人,专任教师11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天门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个,其中门诊部(所)19个;病床18张。专业卫生人员70人,其中执业医师15人,执业助理医师9人,注册护士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8%。
社会保障
2011年,天门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9户,人数180人,支出34.9万元,月人均161.6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980人次,共支出9.9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28户,人数1635人,支出221.6万元,月人均113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1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72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12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79人,分散供养五保136户140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3907人,参保率100%。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天门镇有邮政局2个,期刊0.6万份(册)。电信企业2家,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万门,固定电话用户0.5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95%;移动电话用户2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3万户。
基础设施
给排水
2011年末,镇区自来水厂1座,深水井4眼,年供水70万立方米,覆盖人口3万余人。两侧铺设排水管积道3000米。
风景名胜
天门镇境内有被誉为“铜陵九寨沟”的十里长冲,天目湖,双龙洞等。
所获荣誉
2022年2月,入选安徽省卫生乡镇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