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兴国寺(简称兴国寺)坐落于
浚县大伾山,其寺名是北宋皇帝
赵光义以自己的年号“
太平兴国”赐封的,如今它至少有1030岁了。和其他的皇家寺院相比,
太平兴国寺犹如隐居的高士,深沉清寂。庙宇犹如山林的眼睛,透视出山的意韵、山的文化精神。一座山,因为有了庙宇,更显山林的静谧与辽远。林立的庙宇道观给
大伾山增添了几多神秘。
结构
沿着
大伾山东侧半山腰的砖铺山路,你可看到背倚山崖、坐西面东的
太平兴国寺。高高台阶上的兴国寺山门,面阔三间,红漆木门,为清代建筑,据说是地藏殿改造的。红色匾额上为
中国佛教协会已故会长赵朴初居士亲笔题写的寺名“
太平兴国寺”。山门内供奉着东方持国天王、南方
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
多闻天王四大天王,以祈求风调雨顺。房内墙壁上还镶嵌有重修寺院的碑刻。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观音洞、“晴雨表”朝阳洞等。
过山门,即为弥勒殿。殿内弥勒佛正端坐于莲花宝座上,笑眯眯地迎接着众人。门口的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向世人传递着入世与出世的人生智慧。
兴国寺僧人们说,弥勒殿是
太平兴国寺旧有的山门。那时,人们一进兴国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笑眯眯的弥勒佛。关于弥勒佛的来历,民间有一个传说。在唐末五代,有个 “布袋和尚”,身材矮胖,腹肚滚圆,笑口常开。他从小父母双亡,后入寺为僧。平时的他珍惜每粒粮食,烧火做饭时见稻谷、豆子便捡进布袋里,遇到歉收的年月,便用积攒的粮食施舍饥民。百姓常见他挑着布袋,四处化缘,因此都叫他“布袋和尚”。布袋和尚行为无常,且能预知阴晴。天要下雨时,他穿双湿鞋;天旱时,穿着木拖鞋。在行将圆寂之际,布袋和尚口念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念毕,便安然入寂。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神秘兮兮的布袋和尚,竟是弥勒佛转世。后来,寺院里就开始供奉弥勒佛了。
作为兴国寺主要建筑之一的大雄宝殿内原有一木雕佛龛,佛龛内供奉着明代所塑的释迦牟尼“堆沙像”。堆沙像与木雕佛龛雕工精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惜在1965年“四清”运动中被毁坏了。如今殿内供奉着三世佛: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
大伾山上有洞穴8处,兴国寺内集中了两处——凿于民国初年的观音洞和明代的朝阳洞。朝阳洞位于观音洞的北边,因朝阳而得名,又名
紫阳洞。朝阳洞是
大伾山上最大的凿洞,券形顶,洞深4.1米,宽3.46米,高2.5米,洞内塑有三尊佛像及十八罗汉。据说,天将雨时,洞内四壁便会有水渗出,天将放晴时,洞内又先干,是天然的“晴雨表”。
历史人文
宋太宗结缘兴国寺
太平兴国寺的始建年代,已无可考。宋以前太平兴国寺是旧龙兴寺,周世宗柴荣废寺为龙兴仓。
如今院内有一通立于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的石碑,为《敕赐太平兴国寺记》碑。因年深日久、风吹雨淋,碑文已模糊不清,仅有三分之一的字迹可辨。也许是因为字迹漫漶不清的缘故,此方碑刻在《天书地字》以及清代熊象阶的《
浚县金石录》里,均未收录。据
浚县文化界人士傅文庆先生介绍,碑文中详细记载了当时有寺无号,众僧人呈报朝廷,北宋皇帝赵光义钦赐寺号的过程。对此方碑文研究颇深的傅文庆先生向记者介绍说,跳过辨别不清的字迹,依然可以从中得知,
太平兴国寺自晚唐
五代十国,就已经存在。
太平兴国寺在唐代还不叫寺,而叫庵,后为兴国寺,直到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太宗赵光义以自己的年号赐封“太平兴国寺”,并立此碑铭记。五代十国时的
浚县,战事频仍,
太平兴国寺也因此屡次废停。在天成、乾佑、广顺年间
太平兴国寺得到数次修复。
太平兴国寺是全国唯一一座以皇帝年号赐封的寺庙。北宋皇帝
赵光义与
太平兴国寺有何不解之缘,令他以自己的年号赐封这座古寺庙,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当年赵光义闯幽州,被敌兵追杀,赵光义身负重伤,逃到黄河岸边,却无舟渡河(当时黄河还未改道)。身负重伤的赵光义,前有滔滔黄河,后有敌兵追杀,可谓命悬一线。这时,兴国寺僧人冒着生命危险将其救回寺内,轮流照顾,每天替他上药治疗。在太平寺僧人的精心照料下,赵光义的伤势很快痊愈了。为送赵光义过河,僧人历尽周折找到在河上靠捕鱼为生的父女俩。深受战乱之苦的父女俩听说大宋元帅要渡河,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父女俩划着小船载元帅过河,由于水急,被金兵发现,金兵乱箭射向小船,老渔翁身中数箭,在他奄奄一息时,不忘叮嘱女儿一定将赵元帅送向对岸。渔姑忍着丧父之痛,划动双桨终于将赵光义送出虎口。后来,赵光义登基做了皇帝,当听到
大伾山僧人呈报有寺无号时,他不忘当年救命之恩,就用自己的年号封该寺为
太平兴国寺,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立碑《敕赐太平兴国寺记》,以示对这段经历的纪念。
太平兴国寺自此著名。
佛教文化
据
浚县宗教局局长刘宏亮介绍,早期的
太平兴国寺内的佛事活动是很有规律的,僧尼们每天早课、晚课约需4个小时。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兴国寺内,还会鸣华严钟108响,以示去掉108种烦恼。在旧社会,僧尼们除了平日的佛事活动和佛教节日有隆重的纪念活动外,遇民间丧葬或周年纪念,也会受邀请,前去诵经。上世纪60年代,因“四清”和“
文化大革命”运动的破坏,
太平兴国寺连遭劫难,佛教徒被当做“牛鬼蛇神”,进行批斗、抄家,太平兴国寺内的宗教活动也被迫停止。直到1986年,才恢复开放了
太平兴国寺佛教活动场所。
太平兴国寺是近代河南省开放最早的一座寺院。
曾住皇家寺院开封
相国寺的源杰法师,是
太平兴国寺的现任住持。源杰法师的到来,犹如一股清泉,为
太平兴国寺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寺院的佛事活动最终步入正轨。他说,兴国寺内正规的佛事活动能够充分展示
佛教文化的内涵。
太平兴国寺历史上佛教音乐的演奏,其乐谱价值极高,甚至高于中原其他寺院的乐谱。他说,若非有着一定的规模与影响,一般的寺庙是不具备组成乐团的条件的。在河南,除了开封
相国寺、
新密超化寺这两座皇家寺院,就只有
浚县的
太平兴国寺有着演奏佛教音乐的历史了。
然而,由于
太平兴国寺内老僧人的年龄大了,寺内的佛教音乐如今已无法正常演出。源杰法师曾于2008年成功申报了开封
相国寺佛乐成为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说,尽快补救与继承
浚县太平兴国寺佛教音乐是当务之急,对于文化的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佛教音乐主要用于佛事和道场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十分关心僧尼艺人,为抢救、挖掘寺院音乐,做了不少工作。1957年
浚县僧人作为安阳地区佛教音乐团(当时
浚县为安阳管辖),在郑州举行的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演出了《六句赞》、《风如松》等节目,获得了优秀演出奖,当时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还录了音。源杰法师到浚县
太平兴国寺做住持以来,一直为兴国寺的佛教音乐的恢复工作忙碌奔波。他曾找到
浚县广播电视局局长,找到安阳电台,但都未能找到当时表演的录音。幸好还有乐谱留存于世。
吹打乐曾是
太平兴国寺僧尼的专长。吹打乐的乐谱是工尺谱,唱名是:上一五六反工车。高音称“尖”音,低音称“塌音”。在过去,大多数僧尼青壮年时就出家,出家后,他们首先要学的就是音乐,即吹打乐器。吹奏乐器有管、笙、笛;打击乐器有鼓、锣、镲、铃等。演奏的曲名是:《锁南枝尾》、《吾今悲叹》、《小青羊》、《柳汉烟》、《小开门》、《曹溪水》、《五声佛》、《三皈赞》、《刀兵偈》、《六句赞》、《风如松》、《因缘咒》、《骷髅真言》等。
当时的
浚县僧人有文武之分,文僧主要念经、奏乐;武僧主要练武、掌握杂耍技艺。在旧社会每逢节日或遇民丧,他们就要在沿途或场地上表演各类节目,称为“玩钹”。在场地上表演称“场钹”;在沿途边走边玩称“路钹”。“玩路钹”配合音乐吹奏,具有民间社火晚会的形式,显示出古代杂耍的特点,又独具宗教艺术的特色。这种古老独特的艺术活动,一直掌握在僧人手中延续下来。他们的活动区域,除
浚县城乡外,还延伸到滑县、
内黄、汤阴、
淇县、
卫辉、延津、封丘、长垣等周边县市,“玩钹”的声誉就这样随着僧人的足迹,被广大群众传颂开来。
僧人称“玩路钹”为“武功”,它的架式,无论是趟腿、出手,还是身段,都显示出少林的武术风格。在过去,“玩路钹”的乐手们都身披袈裟,衣冠楚楚,肃然吹奏,分两队鱼贯而行,当中表演者着短衣僧服、长白袜、云鞋,极富唐人风度。在表演过程中,他们全听凭手鼓的鼓点。在“路钹”技艺领域中,糅合了气功、魔术、武功等成分。其节目内容主要有:玩飞钹、玩飞刀、玩飞弹、耍盘子、玩水绳、玩火绳等,身段架式包括有:苏秦背剑、奎星举斗、孤树盘根、张飞骗马、凤凰夺卧、狮子摆尾、黑狗窜裆、怀中捧月等。这些节目,有的日间表演,有的夜间表演,但都要在佛教乐队的演奏中进行表演,并在每个节目演出前,先说一段禅语,大多是旧诗或是七言、五言的韵词。比如,玩钹时会念:“小小烧叉一块铜,能工巧匠来造成。今日流落我的手,玩个四面不透风”;再比如,玩飞弹时会念:“小小飞弹是绣球,飞到天空游一游。佛祖面前行个礼,变成宝珠上我头。”
这些杂耍技艺,
浚县僧人一直坚持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后来,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僧人都加入生产队参加农业劳动,放弃了基本功的训练与艺术活动的表演,这些杂耍活动也就中断了。
摩崖石刻
在晚唐,战事频仍,人们渴望和平、安宁的愿望迫切。
大伾山兴国寺后方的崖壁上,就留有洪经纶于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拜访大石佛后留下的题记,是大伾山上保存最早的铭文。铭文为:“登于大伾,禹所经过,顶凸坤仪,根压
洪河,天生忠良,济物弘多,山灵河神,俾环海戢戈。唐建中元年四月二十六日,敕魏博成德幽州等道、黜陟使谏议大夫。”表达了洪经纶愿刀枪入库、四海安定的良好心愿。由于其极高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然而,洪经纶误罢田悦兵,招致后来的兵变,从而被免职(据《旧唐书·洪经纶传》)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在国运衰微的晚唐,要想安定和平,简直是痴人说梦。旁边一方《魏博将校勒功铭》,记载了
唐朝历史上一次较大规模的李希烈叛乱事件,与洪经纶的题记仅仅相隔四年。文中记载:平叛胜利后,将士们在
大伾山下洗兵刷马,效仿昔日“马援南征,建标于铜柱;窦宪北伐,勒石于燕然”。
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摩崖石刻在
太平兴国寺后方崖壁上分布着,默默诉说着历史的跌宕起伏、风云变幻。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