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历史
历史意义
大伾山是
中国文字记载最早的名山之一。《尚书,
禹大禹治水黄河转折点,南控名渡
黎阳津(又名黎阳关,对岸为
白马津。东汉
光武帝以幽、并二州的兵力攻取天下,首先于
黎阳立营以障河北。曹操、
袁绍交兵,都以黎阳为制胜之地。
十六国时
后赵石勒的大将箓明筑垒于大伾山之东,以控制大河南北。隋末
瓦岗军于大伾山巅筑
中军亭,以瞭望敌情。
唐高祖置
黎州总管府,总摄殷、卫、澶、黎四州之众。五代时
朱温、
李克用纷争黎阳。
北宋于大伾山北麓建
通利军,作为军事重镇。这些历史事例,都足以表明大伾山地理形势的重要。
地理环境
大伾山系太行余脉,东西宽0.95公里,南北长1.75公里,
面积约1.66
平方公里,
海拔高度135米,平地高起70米。它不是丛山中的峻岭,而是平原突起的孤峰。大伾山上现存道观佛寺建筑群7处,名亭8座,石窟6处,各式古建筑138间,
摩崖北魏的天宁寺,规模宏大,年代最早,寺内有藏经阁,原藏明代
南藏经6053卷,为
宗教典籍珍品。大佛和天宁寺是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宋代的天齐庙、太平兴国寺、丰泽庙,元代的观音岩,明清的阳明书院、吕祖祠、禹王庙、张仙洞等建筑,皆各有其妙,为大伾山增光添彩。
景点介绍
幸运钟该钟造于明朝景泰四年(1453),高1.8米口径1.3米,重1500余斤。其声浑厚悠远,敲击八个方位,发音各不相同,钟身铸有八卦符号,人称“八卦幸运钟。”是天宇寺的镇寺之宝。
盘山路过山门,便登上了一条用碎石砌成的盘山路。
古柏神禹恩荣坊沿盘山路继续攀登,迎面屹立着一座石坊--恩荣坊。原在卫贤镇
南大街抱鼓石,透雕猛狮。顶为
歇山式,并雕出脊兽、瓦件等构件。楼檐下
平板枋竹林七贤河南省重点保护文物。
吕祖祠走过石坊,过了落虹桥,便到吕祖祠。吕祖即八仙之一
吕洞宾,名岩,号纯阳,唐末道士。
咸通三年(862年)
进士及第,年已64岁。后浪游江湖,
入山学道。他对北宋
道教教理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被全真道奉为
北五祖之一,通称吕祖。每年
夏历4月14日为吕祖诞辰。
壶天道院浚县知县刘德所建。刘信奉道教,自认有仙风
遗骨。常常
大捐俸禄修建吕祖祠,早晚焚香礼拜,并在道院里建起了一座四层高阁,从县衙搬到阁上来住,在阁上处理政务。政余时间就穿着
道袍到吕祖构先跪拜后默祷,极其虔诚。
八卦洛书图
斗姆阁康熙年间,原来建筑已不存在,莫知其详;
斗姆阁常建于道教官观中,斗姆为道教所信奉的女神,传说是
北斗法身斗姆阁
太极宫挺立在大伾山的最高峰,它是大伾山的标志。太极宫建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是一座
八棱柱形的三层高楼,通高33米,为八角攒尖楼阁式建筑。我们看到的是
禹王庙。禹王庙原在大伾山东南麓。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知县
刘德新迁至阳明书院故址上,建大殿三间,内塑禹王像,以示敬仰。
中军亭和天齐庙在禹王庙前,我们可以看一看中军亭。中军亭为隋末瓦岗军守黎阳时所建,用以练兵点将,瞭望敌情。原亭已毁,1984年又进行了修复。经过中军亭之南的
玉皇阁遗址就是天齐庙,现有山门三间,东西两廊各五间。原有正殿三间。为宋代所建,于1978年夏毁于火灾,幸存雕花石柱两根。柱上精雕滚龙飞云,
艺术价值很高。天齐庙的主神是
东岳大帝,为道教所奉的
泰山神。
宋真宗东岳天齐仁圣大帝东西轴线建筑东西轴线上的建筑有山门、藏经阁和大佛楼。山门5间,
硬山顶,
灰板瓦,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藏经阁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面阔5间,高
观音像,高I丈3尺,左右各有六双手。最上层,两手托日月;第二层,左手持
拐尺,右手握
金印;第三层,两手合掌胸前;第四层,左持弓,右手拈箭;第五层,左手拿
青杨枝,右手拿净水瓶;第六层,两手自然下垂。穿过藏经阁,便是大佛楼。大佛楼是东西轴线上的最后一座建筑,原为北魏时建的7层高阁,庇护大石佛,元代末年,为
红巾军 大石佛大石佛,古称
大佛岩,倚山凿就,高与崖齐,整躯为岩石,为明代成化十年(1478年)装饰。大石佛
结跏趺坐,面方颊圆,略呈梯形,形似弥勒佛像。目平视,唇紧闭,表情庄严。两肩立挺,
脖颈较长,在三道肉领。左手覆膝,
手心直垂。按其雕刻的纹路,属于直平阶梯式刀法。但在其转弯处有突起的圆棱。从大石佛的整躯造型轮廓来看,呈
三角形。似是比例失调,表现出早期造像艺术的不成熟性。大石佛
自身形象所提供的
时代特征很不一致,有北朝早期,也有北朝晚期,甚至还有唐代因素,如螺发。经研究考查,有些细部,认为是后人改造的。因为大石佛历史悠久,几经兴废,特别是元代末年遭受的兵火,
大佛阁被烧,大石佛躯体的有些部位被烧坏脱落,至明代无法补缀复原,因而加以改造并糊上泥皮彩,致使大石佛原貌无从考查。虽然某些部位失真,但大石佛的整体轮廓是无法改变的,故而仍保留着一部分原始状貌,如三角形体、方墩座、
平板脚等,因大石佛的
原始证据失察,现存特征又不一致,故一时尚不能绝对断定它的创造年代。关于大石佛年代考证之类的文章、
研究资料摩崖造像之一,即使为北魏晚期的作品,仍不失为中国一大历史名胜古迹。
水陆殿
三世佛地藏殿,均为
清代建筑。左侧有钟林,内悬景泰四年(1453年)铸造的
大铁钟一口。
摩崖石刻大伾山上遗存的
摩崖石刻历史悠久,文化艺术价值很高。大伾山摩崖石刻游让你眼界大开!领略到中国的
石刻艺术真是博大精深!大伾山石刻,从唐代至明清时期共遗存460多处,其中以唐代的《洪经伦题记》和明代的
王铎书法最为有名。因此,以欣赏大伾山摩崖石刻,鉴赏其书法、艺术价值为主题的“大伾山
摩崖石刻风情游”越来越火。
景区简介
大伾山,又名黎山,位于河南浚县城东南,山势巍峨,松柏苍郁,秀丽幽静。五代前释道
二教并存,道庙佛寺数量众多。至五代
后周下诏灭佛,现东麓天宁寺内有五代后周显德六年( 959 )刻的“准敕不停废记碑”,为山上现存最早的碑刻,研究后周灭佛的重要资料。
道教宫观现存吕祖祠、壶天道院、禹王庙等。另有大石佛像、唐代《大伾山铭》摩崖题记以及藏经阁、阳明书院、龙洞、丰泽庙等胜迹。
说起大伾山,还要和浮丘山、浚县县城联系在一起。浚县是于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公布的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大伾山风景区又是
省政府1987年首批公布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阳明书院
诗作
大伾山
紫雾通危嶂,苍山逼古城。
诸峰伏地起,独岫入云横。
俯带淇滨险,遥襄晋岭平。
河隍中野曲,沙势大江迎。
窈窕开幽径,参差构绮甍。
洞久含灵润,花奇照晚晴。
兴洽攀藤藟,怀舒委旆旌。
浩歌安终极,万里望蓬瀛。
【题解】
大伾山“危”、“险”、“幽”、“绮”、“洞久”、“花奇”,有大禹治水的“巨迹”,有漫山“深铭”。
到此一游,令人“浩歌安终极,万里望蓬瀛”,感慨万千,心旷神怡。
【注释】
大伾山:位于浚县城东南,山势巍峨,秀丽幽静。是我国文献记载最早的名山之一,商周时,浚地称黎,山称黎山。西汉初,朝廷于黎山脚下、黄河之滨置县。“县取山之名,取水在其阳”,因称黎阳,山亦名黎阳山。东汉初年,刘秀在山巅筑青坛祭告天地,遂赐名“青坛山”。明初,俗称浚县
东山。金代
明昌以前,大伾山为黄河转折点,黎阳津(又名黎阳关,对岸为白马津)为黄河重要渡口。黎阳县城“凭山为基,东阻于河”。因为“山阻河险”,这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
张仪劝
赵王守白马津,
苏代约燕王决白马口,秦末
郦食其劝
汉王塞白马口,白马津、白马口说的都是这里。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
陈胜命
张耳、
陈余率兵三千渡白马津攻取赵地。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以幽并二州兵取天下,首先在黎阳立营,作为河北的屏障。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交兵,皆以黎阳为制胜之地,几经争夺。两晋与
前赵、后赵、前秦、
后燕在黎阳曾多次大战。后赵大将逯明曾筑垒于大伾山东。后燕
慕容德南迁,巧遇黄河结冰,军民踏冰过河,摆脱追兵。于是慕容德改黎阳津为“天桥津”。隋末,
李密率瓦岗军攻占黎阳,打开这里的国家粮仓赈济灾民。时间不长,李密就招募了20余万兵士。唐初,朝廷在这里设置黎州总管府,辖四州八县。五代时,朱温、李克用曾在黎阳争斗。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兵进军黎阳,宋守军烧掉大伾、凤凰、紫金三山之间的两座浮桥后溃退。金兵乘小舟从这里渡河南进,直捣京师。清
嘉庆年间,民间反清秘密组织
天理教在大伾山设立了据点。
天理教起义军在
滑县起义后,拟先攻下浚县城,然后北进夺取北京。
起义军围困浚县县城数月,始终没有攻克,天理教起义由此失败。清朝时,诗人张端曾任浚县县丞。在游览了大伾山之后,即兴题诗一首:“极目烟霞景万重,太行西峙水朝宗。是谁忽地开生面,第一山头第一峰。”
危嶂: 高如屏障的山峰。此指大伾山。
古城:浚县城。商代称黎,西汉初年置黎阳县,明初称谓浚县。现尚存明洪武三年(1370)
古城墙。
诸峰句:各座山峰。此指大伾山在内的浮丘山、凤山等山峰。
独岫:一座山,指大伾山。
河隍句:旷野中的
黄河故道曲曲折折。隍,huáng,没有水的护城壕。此指大伾山脚下的黄河故道。
窈窕:yǎotiǎo,幽深的宫室、山水、道路等。
甍:méng,房屋。
巨迹:巨人的足迹。指大禹治水曾到过大伾山一事。《
尚书·禹贡》载:禹疏河,“东过
洛汭,至于大伾”。
深铭:大伾山有
历史价值较高的历代摩崖题字65处,摩崖题记63处,碑刻126通。汇聚了一千多年来的宗教风习、石雕造像、摩崖石刻、民族文字、诗文、书法、建筑、墓葬、园林、
风物传说等等遗存。铭,在器物上雕刻文字。此指摩崖石刻。
旆旌:pèijīng,泛指旌旗。
浩歌二句:纵情而歌(大伾山)什么时候是个头?放眼眺望蓬莱和瀛洲。意思是说大伾山可歌的内容多得歌咏不完,令人想到它就像万里之外的仙山——蓬莱和瀛洲。神话中渤海里有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方丈、蓬莱、瀛洲。
【作者简介】高尚志,明
冠县(今属山东)人,进士。万历十七年(1589)任浚县知县。
旅游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