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巾军
元末农民利用白莲教组成的起义军
红巾军,元末农民利用白莲教组成的起义军。以红巾包头和红旗为号,故名。当时亦称红军或香军。起于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主要有下列四支:(1)刘福通部,拥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势力曾遍及黄河流域及西北、东北各地。(2)郭子兴部,在江淮地区发展。郭子兴死后,所部主要由朱元璋统率。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夏攻克集庆(今江苏南京)后,朱元璋所部已改用黄旗。(3)徐寿辉部,在长江中上游发展。王权(布王三)和孟海马部,在襄阳起义。王权向北发展,称北锁红军;孟海马向南发展,称南锁红军。
历史背景
元朝后期,以蒙古贵族为主的统治阶级,对各族特别是汉族人民的掠夺和奴役十分残酷。他们疯狂地兼并土地,把广阔的良田变为牧场,如大臣伯彦得赏赐土地就达2万顷。大地主“广占土地,驱役佃户”,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奴婢。官府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全国税额比元初增加20倍。
元朝统治者挥霍无度,到处搜罗民间美女,天天供佛炼丹。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滥发货币,祸国殃民。加上黄河连年失修,多次决口,真是民不聊生,出现了“饿死已满路,生者与鬼邻”的悲惨局面。反抗的烈火在人民心中燃起。社会上流传着“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的歌谣。
韩山童白莲教为纽带,宣传“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并结识了安徽阜阳人刘福通。在韩山童、刘福通领导下,3000人在颍州颍上县白鹿庄准备起义,因事前泄密,遭到敌人包围,韩山童牺牲。刘福通突围后把起义群众组织起来。起义者以红巾裹头,一鼓作气占领颍(今安徽阜阳)、罗山(今河南罗山)、上蔡(今河南上蔡)、真阳(今河南正阳)、确山(今河南确山县)等地。
过程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元顺帝以贾鲁治黄河,动用大量民夫,造成不满,韩山童与刘福通、杜遵道等人决定在颍上(今属安徽)发动起义,但事泄,韩山童被捕杀,刘福通带山童之子韩林儿杀出重围,占领颍州(今安徽阜阳),许多人民纷纷加入,在安徽、河南一带势盛,而北方其他起事,如徐州的芝麻李彭大、濠州(治今安徽凤阳)的郭子兴等,均打着红巾起义。1355年,刘福通于安徽亳州市立韩山童的儿子为“小明王”,建国号“大宋”。对于各路红巾军借号恢复大宋,明朝时人认为是宋朝仁政遗德所致。“元末韩山童者,自言祖父系宋㣧,国亡变姓……其他所在兵,皆以兴宋为词。而红巾揭旗有重开大宋之天之句。元入至徙宋帝子完普,并其家属与沙州,惧为众推。挟此又见宋仁厚之徳,入人之深。虽易姓未冺,而汉唐以下所未有也”。
北方红军兴起之后,南方长江流域也纷纷打着红军的旗号起事,如彭莹玉徐寿辉等在湖北,徐寿辉称帝,国号宋,此外,王权在南阳地区的“北琐红军”、孟海满在荆襄一带的“南琐红军”等。
元朝对于红巾军的起事随即展开镇压,由也先帖木儿率兵攻刘福通红巾军,获得数次胜利,赞宰相脱脱督战攻徐州,杀芝麻李,并由贾鲁攻濠州(今安徽凤阳),并由答失八都鲁攻灭南北琐红军,南方元军与徐寿辉军队互有胜负。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战局有所转变,红巾军北伐。刘福通先立韩林儿为帝,都亳州(今安徽),其后数战后,击败答失八都鲁的军队,并展开反攻,甚至逼近大都,南方红军则在湖南、湖北获得胜利,郭子兴病逝后,郭天叙、张天佑相继战死,朱元璋继承了原有军队,并渡长江占领集庆(今南京)。至元十七年前(1357年)前后,在北方以察罕帖木儿孛罗帖木儿李思齐等为首的元军将领(但当时已不听中央号令各自为政)开始对北方红军展开反攻,红军内部也发生争执分裂,势力渐弱,1363年,北方红军在安丰(今寿县)之役中败给新兴并降元的张士诚,刘福通、韩林儿投奔朱元璋,于1366年返回应天,至瓜步,船翻沉江而亡。南方红军将领陈友谅则于1360年杀徐寿辉自代。从张士诚投元开始,红巾军几个分裂势力从一致灭元转为相互兼并,终由明太祖朱元璋攻灭陈友谅张士诚,一统红巾军,最终推翻元朝,统一华夏,建立了明朝
军歌
满城都是火,
府官四散躲。
城里无一人,
红军府上坐。
——《陶宗仪·辍耕录》卷九“松江官号”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0 13:17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