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
中国4A级景区
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境内,是青弋江上游一座人工大水库。主要包括太平湖湖面、上游河流入湖口以及高水位(117米)以上80~200米湖滨区围。上游至清溪河和浦西河入湖口区域,下游至陈村水电站。总面积98.5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88.6平方千米,共划分为湿地生态保育区、湿地科普宣教区、大湖亲水运动休闲区、九曲湾历史与民俗文化体验区、主题生态岛观光休闲区等五个主要功能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境内,地处黄山北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4′43″~118°10′54″,北纬30°19′03″~30°25′18″,规划的湿地公园范围主要包括太平湖湖面、上游河流入湖口以及高水位以上80~200米湖滨区域,总面积98.5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88.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太平湖位于长江一级干流青弋江上游,属高山峡谷型人工湖泊,也是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湖四周山体岩石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并兼有千枚岩、页岩、板岩、砂砾岩、石灰岩等;山地土壤主要为黄棕壤。
气候特点
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降水多集中于春夏两季,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湖体周围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
水文特征
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太平湖在自然地理区划上位于中亚热带长江南岸丘陵盆地常绿阔叶林区,在湿地类型上隶属于人工湖。太平湖东西长80千米;南北最宽处约6千米,最窄处仅10余米;水深平均约40米,最深处70米;正常蓄水量24.9亿立方米。
资源情况
植物资源
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所在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类型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种类丰富,现有浮游植物31属,维管束植物180科627属1210种(含变种),其中湿生及水生植物30余种。在太平湖湿地维管束植物中,蕨类植物18科23属36种;种子植物100科304属510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8属10种,被子植物95科296属500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植物有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香榧(Torreya grandiscv.Merrillii.)、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长序榆(Ulmus elongata)、榉树(Zelkova serrata)、;省级保护的野生植物有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等。
动物资源
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共有脊椎动物82科193属279种,其中:兽类49种,鸟类147种,两栖爬行类40种,鱼类43种。常见浮游动物23属。其中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32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8种。太平湖湿地有鸟类186种,其中水鸟74种,占总种类的39.78 %,属于中日保护协定的80种,中澳协定的22种。每年为近4万只水鸟提供繁殖或越冬地。鸟类资源中包括国家级保护鸟类15种(国家Ⅰ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3种),省级保护鸟类36种(省Ⅰ级保护鸟类10种,省Ⅱ级保护鸟类26种)。
主要景点
海宁学舍
海宁学舍位于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背面的永丰乡岭下村,海宁学舍因楼主苏文开(字运卿,当代著名女文学家大家苏雪林的祖父)曾任浙江海宁知府,故而此名,位于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所辖黄山区。海宁学舍经向安徽省人民政府申请,2004年10月28日被批准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氏宗祠
苏氏宗祠位于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北面永丰乡岭下村。祠堂为三进,一进门厅为五凤楼式建筑,檐下木结构雕刻人物山水,亭台楼阁等图案,精美华丽;二进为大厅,墙上绘有山水壁画两幅和朱熹书写的“忠、孝、节、义”4个黑漆大字;三进为二层,高出地坪1米左右,寝台前制青石栏杆,由4块青石浮雕栏板和5根雕狮望柱组成。祠堂进深38米,宽15.3米。
左匡政故里
左匡政故里位于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南部,公元596年,左匡政出生在龙门乡左家村(即现在入翠村),在受命伐高丽时阵亡,终年48岁,遗体葬于黄山枫子岭脚下。因其作战有功,后来人们将枫子岭改为将军山,以示纪念。左匡政墓、庙自清末以后,逐渐荒废,后来竟无人知晓。2003年6月这处遗址被重新发现后,政府拨出专款修建了左匡政将军墓左匡政故里景区。
观鸟台
观鸟台设在核心区外围鸟类活动频繁区域附近,观鸟设施主要由观鸟亭和观鸟掩体等设施组成,设施所选建材仍以木材为主,设施颜色、形式和体量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为观鸟爱好者提供观察拍摄鸟类平台。
竹类及乡土植物园
在众家山依托竹藤中心建立竹类和乡土植物园,展示全国竹子种类和皖南地区典型乡土植物种类。采取园林式设计,不同的竹种、不同的植物挂牌解说。
保护政策
2007年11月,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试点建设。
2014年12月,国家林业局通过了对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
价值意义
太平湖是安徽省湖面最大、湖水最深、跨度最长、生态最美、景色最佳的人工湖,为国家重要湿地。其湿地生态系统类型是华东地区乃至长江中下游深水峡谷型人工湖泊的典型代表,具有涵养水源、调蓄洪峰、调节气候、改善水质以及生态旅游、发电、养殖和灌溉等多种功能。
交通路线
外部交通
G3京台高速太平湖下站,右转直行约5千米即到公园主入口。公园主入口距黄山区城区16千米。
内部线路
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设置以下三条观光游览线路:
线路1:起点码头区——乘船进入大湖休闲度假区——湿地科普教育区——至乌石森工站/许家村附近登岸——乡野观光休闲、科普教育——由湿地观光栈道进入湿地生态保育区外围(科普、观鸟)——陆路乘公园环保游览车经环湖公路(S103)至太平湖大桥。
线路2:起点太平湖大桥码头——大湖亲水运动休闲区(体验水上运动)——乘船进入九曲湾历史与民俗文化体验区(文化体验)——乘船进入主题生态群岛观光休闲区——返回至码头区(乘坐湿地公园观光游览车或租自行车)。
线路3:起点码头区——大湖亲水运动休闲区——滨水景观长廊(滨水休闲)——乘船至湿地科普教育区(乡野观光休闲、科普教育)——湿地生态保育区(湿地观光、科普项目)——乘坐湿地公园沿湖观光车从湿地生态科普教育区取道S103至太平湖大桥——租自行车至主题生态岛观光休闲区——乘船返回至码头区。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12 00:48
目录
概述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