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洞风景名胜区
安徽省国家4A级景区
太极洞风景名胜区,位于苏浙三省交界的宣城市广德县石龙山内,太极洞是一座石灰岩溶洞的地下溶洞群,属于喀斯特溶洞,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洞长5400余米。分上洞、中洞、大洞、水洞和天洞,洞中有水,洞洞相连,形成了奇丽的天然景观。太极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被明代被文学家冯梦龙称之为“天下四绝”之一。
景区历史
景区太极洞早在2000多年前即是人们游览理想场所,“太极洞”三个字系明代广德知州吴同春于万历寅年四月题书。传太上老君,云游名山大川,途经此洞,流连忘返,石化仙容,长留洞中,故有“只缘此洞奇天下,流连忘返数万年”的诗句,太极洞因以得名。
自汉唐以来,便有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等游人踪迹。汉光武刘秀、明太祖朱元璋、清乾隆帝三代皇帝到洞巡游过,并有遗踪依稀可寻,宋相范仲淹留有墨宝“跫然岩”。明代吴同春游历时的碑刻。明代冯梦龙把“广德埋藏(太极洞)、钱塘江潮、雷州换鼓、海市蜃楼”称之为天下四绝。
宋、元、明、清、民国,诸多名人倾慕而至,他们挥毫于青史,题刻于岩上,在太极洞天壁上和洞内摩岩石刻上留下了珍贵的墨宝华章。查明赞誉太极洞的有十首古诗和一万余字的三篇古文游记。太极洞亦是南宋岳飞抗金的古战场之一,这些充分说明了太极洞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
1986年,在洞内发现古陶残片,脊椎动物化石等。据考古学家考证为十万年前葛氏斑鹿化石和人类活动的遗迹,为古动物学古人类学和古地质学等多学科研究提供了资料和场所。同年,对外开放,景区先后对设施、服务配套等体系进行完善,已形成综合性旅游区。
2008年,组建太极洞风景区管委会,为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副处级建制。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太极洞座落于广德县城东北新杭镇桃园村境内的石龙山腹部,距县城38公里,中心位置约在东经119°60′、北纬31°12′。与江苏省宜兴县,浙江省长兴县田地搭界、山水相连、互为穿插交错。整个太极洞游览区洞外面积2平方公里,均为低山或岗地组成,洞门两侧低丘绵延。成“八”字形向展开,洞的四周群山环抱、大小山峰20余座。三州山(三界山)异峰突起,海拔高512.9米。
地形地貌
地质
大地构造属江南古陆和南京凹陷的过渡地区,是凹陷后再经流水浸浊和搬运堆积作用而成,地下溶洞众多,构成一个空间庞大的溶洞群。岩石主要是石灰纪二叠纪三叠纪沉积的纪灰岩。物理风化作用弱,风化层较薄,而化学作用强烈,易受碳酸水的溶解而风化,母质中的钙与碳酸水作用,形成碳酸钙而淋溶流失。土体呈微酸性到微碱性反应,母质大部分为新红土,土层深厚。山地组成的岩性差异较大,有二长花岗岩石英岩砂岩粉砂岩石灰岩等,中部以岗地(台地)、平原为主。
太极洞的形成有着极有漫长的地质历史,它发育于中山石炭统壶天群和下二迭统栖霞组的石灰岩中,由于地域性地壳上升,发生皱折和断裂,地下水沿着其薄弱环节活动,碳酸盐岩经地下水洞内有深而曲折的地下河,水深1.3—1.5米,水面宽10—12米,常年不枯。
地貌
太极洞风景区内丘陵和低山地貌特征明显,太极洞所在的新杭镇主要以喀斯特低丘和喀斯特高丘为主,卢村乡以侵蚀剥蚀低丘陵和侵蚀剥蚀高丘为主。
侵蚀剥蚀低丘陵主要分布于杨滩、卢村、凤桥、下寺等乡,海拔小于150米,比高小于100米,大部为长条状或浑圆状,为沟谷切割十分破碎,走向随沟谷方向而变,丘坡15 ~18,由石英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等组成。丘陵覆有薄层坡,残积物,部分丘陵有次生林和人造次生林,大部分荒坡草地。
喀斯特低丘主要分布流洞、独山、新杭、下寺等乡镇,海拔140~180米,比高小于100米,经流水长期溶蚀(喀斯特化)作用形成,丘坡基岩裸露,发育了小型岩沟石芽,丘间分布小型溶蚀洼地,其直径80米以下,深5米,洼地底部由亚粘土覆盖。该丘由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等组成。
侵蚀剥蚀高丘主要分布流洞、卢村、凤桥、柏垫、石鼓等乡镇,海拔200米左右为主,比高大于10米,大部呈北东向展布,延伸较远,丘体脉络清晰,由于地壳长期抬升,并经流水切割,丘脊较宽,坡度为10 ~12,丘坡为20左右,丘坡覆盖薄层坡、残积物。
喀斯特高丘主要分布独山、新杭等乡镇,海拔200~250米,比高大于100米,地表由高丘、溶蚀洼地组合而成,丘坡岩石嵯峨,有裸露型或半裸露型石芽发育,高仅1米左右,丘间洼地直径50米左右,深3~4米,底被棕红色亚粘土覆盖,有时潴水成塘。地下往往有中大型溶洞发育,如太极洞、桃姑迷宫都分布于此。
气候类型
太极洞风景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气温年际变化稳定。年均气温低于15℃。累年各月平均气温最高为7月,月平均气温28.5℃,最低为1月,月平均气温2.4℃。月平均最高气温值36.5℃,月平均最低气温值零下4.3℃。5至10月月平均气温均高于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40.4℃,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4.6℃。历年(1959~1985年)极端最高气温均在35℃以上至38℃左右,极端最低气温,有7年是零下10至13℃,一般年份在零下9℃左右。
水文特征
广德县境内溪涧密布,淙淙流水汇成大小30余条河流,水皆流往境外。太极洞附近和桃姑迷宫入口处各有一处小型水面。太极洞内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常年不断。下寺、赵村相连的仙姑殿地区,山中常年有水外流。
自然资源
植被资源
太极洞景区属亚热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林植被带的南部,植被种类丰富。其植被以苦槠青冈栎紫楠及伴生的豺皮樟、老鼠矢等常绿乔灌木为主并有马尾松及少量杉木、栎类、竹类等经济作物,果树则以茶、板栗、柑桔为主。
风景区内典型树种有:马尾松、毛竹、板栗、山胡椒、枰木、青冈栎、花果、野蔷薇白栎石楠、冬青、枸骨、冬青、紫藤刺柏南天竺金樱子,以及部分灌木及草本植物。太极洞附近山场满山遍野的马尾松,高大挺直,以及其它的落叶林伴生期间,因历史原因遭受破坏,仅有少量的马尾松零星稀疏的散生分布,其它常绿及部分落叶阔叶林正茁壮的生长起来。取而代之原来的林相组成。
南北高丘低山区:南北高丘、低丘,海拔200~800米间,多为自然植被。以常绿阔叶林、针叶林为主。树种有青冈栎、冬青、杨梅、山楂树、青栲、石楠、马尾松、杉等几百个。还有灌木、藤本植物等,芒萁,杜鹃等指示植物遍存山间。
低丘岗地区:位于高丘、低山至盆地之间,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自然植被以马尾松、茅草类居多。浅丘多是白栎、青栎、毛栗、枫等树木及其他次生林。灌木丛、杜鹃也广泛分布于此。
中部平原岗地区:因长期垦殖、耕作,已无自然植被。主要为农作物栽培区,其次是人工竹、木防护林和经济林地。栽培区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经济作物以茶叶居多,少量为棉花等。此外,还有一些水生植物浮萍、莲、、虾草等生长在大小水面。
动物资源
太极洞风景名胜区林中动物资源丰富,动物资源有30多种。
野兽品种大致有:野猪、狼獾玉面狸、狼鼠、松鼠、乌金、白顶星、剌猬髫羚、野兔、蝙蝠等。
野禽主要有:燕、麻雀、山雀、瓦省雀、黄雀、喜雀、包邪、啄木鸟、百舌、斑鸠、画眉、黄莺、竹鸡、翠鸟、、的水、橙鸟、青鄣、黄鹂、凫、鹦鹉、唤春鸟、五彩鸟等。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种类有:白鹇等。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类有:九节狸鹧鸪等。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种类有:香狸硕鼠穿山甲白头翁野山羊白鹭猫头鹰八哥野鸭等。
国家三级动物保护种类有:豪猪石虎、黄鼠鼬、灰喜雀、杜鹃等。
主要景点
景观
景点
所获荣誉
1987年,太极洞已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2001年,太极洞被国家旅游局首批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2004年,太极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公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08年,太极洞被评为安徽省省级地质公园。
2011年,获国家地质公园资格。
2012年,太极洞风景名胜区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14年,太极洞景区获“2014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称号。
特色小吃
御桌珍馐桐花鱼
桐花鱼,系山区溪河生长的一种择地性很强的野生鱼,仅产于杨滩乡境内的梧溪桥至杨树桥一带约7公里的桐河水域,属鲤鱼科,体扁平,形如参,体长约10厘米,遍体泛黄、青、橘三色。鱼肉质细嫩鲜美,香软可口。
珍禽美味横山雉
野鸡体型不大,约两斤左右重。横山野鸡作为野味食用,又与其它山雉有不同的出色品质。它皮薄,肉嫩,骨头硬细,肉质是紧而不木,细而不腻,嫩而不滑,十分鲜美可口。
山珍之珍笄山笋
笄山笋因产于芦湖笄山而得名。笄山笋都是两头尖,山民称“腰子笋”,金黄色,就像三黄鸡一样。笄山冬笋是不涩嘴的。笄山笋壳薄、无毛、肉嫩、味甜。
誓节珍稀沙河鳖
誓节沙河鳖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滋补品。故沙河鳖以马蹄大小(每只不超过0.5公斤)为上品,母鳖为佳。母鳖体厚尾巴短,甲裙厚,肉肥,味最美。公鳖体薄,尾巴长。沙河鳖可以红烧,汤浓汁稠,丰腴可口,也可以加火腿片、竹笋、香菇、清蒸,汤清肉滑,肥而不腻。
旅游信息
门票信息
门票说明:
①儿童票30元,儿童身高1.1米以下免票,1.1-1.3米之间购儿童票。
②残疾证、士兵证、军官证、安徽本省老年证绿本半票。
③记者证免票。
旅游提示:洞内常年恒温18-25度,四季皆适宜旅游,夏季旅游需着长衫。
2020年2月,为了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最美逆行者”致敬,宣城已有四十余家景区宣布,自恢复运营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对全国所有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实行免费参观游览等政策。全国医护工作者、全国公安民警凭有效证件可享受免景区门票入内游览。
主要线路
太极洞风景区一日游:旱洞—乘舟游览地下银河—玉皇宫—海天宫—洞中黄山—万象宫—天洞。洞外游览玄妙山、抱朴园。
交通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3 17:36
目录
概述
景区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