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歌剧
科幻电影
太空歌剧”(Space Opera)一词,是在二十世纪40年代被发明出来专门称呼科幻文学中某一类特定小说的。一般泛指将传奇冒险故事的舞台设定在外太空的史诗科幻作品,著名的《星际旅行》(Star Trek)系列,都可算是代表作。
简介
在英美科幻文学的不同发展阶段,“太空歌剧”这个名称的含义不尽一致。这个名称初创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当时是对一种末流低级小说的蔑称,意在将次等科幻作品与较好的作品区别开来。到了七八十年代,当时的一批新生代作家——洛伊斯·比约德碰巧也是其中之一 ——为这个名称正了名,赋予它新的含义。如今,这个名称指的是一些以人物为主线,推动情节发展的探险故事,其中包括最新科幻流派中一些最前卫的作品。这些故事的背景通常设定为想象中的银河系,场景千变万化,在近来的各种科幻文学流派中,很多最有生命力的作品都以太空歌剧的形态呈现。
太空歌剧故事多主要围绕着传统文艺的题材:
太空歌剧因为富于“历史感”,常把未来和历史类比,故常被认为不是真正科幻的,最重要原因是为了戏剧性和故事性,而以历史为蓝本设定故事需要的科技和自然宇宙观,而不一定建立在结实的科学考证上。
虽然太空剧比较少认同正面的新人类的提法,但也避免了写人在未来会退化成食人或吸血鬼的人种。所以太空剧的气氛常比较很多其他类型的科幻乐观,而且支持者认为太空歌剧启发了人对太空的关心。
发展历史
类似太空歌剧的作品,首先于十九世纪的埃德加·赖斯·巴勒斯的《火星公主》,但严格上那应当是“科学奇幻”小说,因该作主角被神秘的力量召唤到火星,而创作当时人们认为火星是一个地球相似的孪生行星。而以人类和外星人或异世界人如人类一般谈恋爱,也是太空剧一个常见题材。
一般认为太空歌剧起源于二十世纪20年代前美国的杂志如《惊奇故事集》(Amazing Stories)上,连载了一些试图把牛仔和侦探故事搬上太空或外星上发生,封面常有半裸的少女和持着光线枪甚至刀剑的男主角。
一般以爱德华‧艾默‧史密斯的透镜人和宇宙云雀,艾德蒙‧汉弥顿的《太空突击队》(未来队长),Philip Francis Nowlan的二十五世纪宇宙战争(Buck Rogers),为早期太空歌剧代表,同期常有在当时认为有生物的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上,发生人类和外星怪兽战斗的剧情,而被取了个浑名“大眼怪兽故事集”。而史密斯更有太空歌剧之父[1]之誉。
而在战后太空歌剧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系列和基地系列后大盛,其他著名的太空歌剧如法兰克·赫伯特的沙丘,但因为其都有种对封建农业或君主专制社会的乡愁,和科幻的基调矛盾,而没有受到非科幻迷的普遍接受。
例子
银河英雄传说
虽然小说的主线是关于宇宙统治权的争夺,虽然同名游戏已经成为即时战略游戏经典之作,“沙丘系列”对于战争的描述却是相对简略而且了无新意,《银河英雄传说》则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宇宙争霸战记。简单地比喻一下,田中芳树的这部十卷本战争长卷,可以说是卡通版的《战争与和平》 ,有着对战争与社会发展形态的长篇思索,也可以说是银河系版的《三国演义》 ,有着对战争的精彩布局和军事将领的传神刻画。
《银河英雄传说》是典型的“太空歌剧”。
银河英雄传说》出版于1988年,而“太空歌剧”作为科幻小说其中的一个类型,开始于上世纪40年代,流行于上世纪70年代。“太空歌剧”的背景通常设置在遥远的未来,人类已经殖民到整个银河系,超光速飞船以及空间跳跃成为旅行的载体。科技的进步表现在人的生活和对自然环境的塑造等方面,但关于这方面的描述基本是简单的速写,甚至交战双方的武器,除了庞大的星级飞船之外,所能来的要么是原子武器,要么是刀斧。人类的生物形态社会形态并没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改变。
除了出于猎奇目的有意塑造的配角型外星人之外,“太空歌剧”的主角永远是与当代相差无几的人。小说的主线则是战争,冷兵器时代的贴身肉搏、空战时代的歼击战斗和脱胎于海战的星际战舰角斗,构成了战斗最主要的三种形式。实际上,“太空歌剧”就是英雄主义类型小说的太空版,曾经兴盛一时,如今在科幻小说领域已经衰落,却在电影和动画领域大放异彩,《星球大战》系列电影就是典型的“太空歌剧”。而国内读者在接触小说版《银河英雄传说》之前,就已经看到了动画版的《银河英雄传说》。
从小说的设计上看,《银河英雄传说》可以说成是对《三国演义》的模拟,银河帝国进入衰亡期,战争天才、少年莱因哈特率领着一众战将,推翻了帝国并且加冕为皇帝;在另一方,实行民主制度的“自由行星同盟”,由于政治的腐败和政客的自私而衰落,一群抱持民主理念的人聚集在懒散的战略家“魔术师”杨威利一方;夹在中间的则是阴险的费沙自治领。彼此之间的战争和阴谋成为小说的主题,精彩纷呈。这部小说出场人物多达200多人,田中芳树的人物刻画功力高超,用笔简略但色彩浓艳,几乎赋予了每一个出场人物鲜明的性格和外貌特征。另一方面,《银河英雄传说》是一部典型的“卡通小说”,作者设想的读者对象是青少年,对小说的主要人物,作者不惜浪费笔墨描述他们的俊美和棱角鲜明的性格。这大大增强了小说的“超现实性”,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忠诚的“银英迷”。
同样的话可以从《银河英雄传说》中辑录出很多,尽管是吉光片羽,依旧可以勾缀成一个整体:这部小说,固然是一部通俗的“太空歌剧”,但同时,它也可以被看作田中芳树有意所写的一部关于民主制度的普及读本。由于它的目标读者定位于青少年,尤其可贵。在小说中,关于国家与民主制度的思考通常由杨威利的嘴说出,网络上有“银英迷”辑录的“杨威利语录”,在此摘录两条:说到国家,或许它只是人类为了使自身的狂妄正当化所捏造的推托之辞罢了。一旦国家成为主体,不论多么丑恶、多么卑劣、多么残暴的行为都将轻易地为人接受。所有侵略、“屠杀、人体实验的罪孽,都可以一句这都是为了国家”说明一切,甚至有时还因而大受赞赏。批判这种行径的人反而被扣上“侮辱祖国”的罪名
政治的腐败并不是指政治家收取贿赂之事,那是个人的腐败而已。政治家收取贿赂,却没有人能加以批判,这就是政治腐败
遵守法律的规定对公民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过当国家违反了自己所制定的法律,而企图侵害个人权利的时候,如果公民还去盲从的话,那么就是一项罪恶了。因为当国家有犯罪或是谬误行为产生的时候,身为民主国家的公民,得有对这样的行为提出异议、批判、抵抗的权利和义务。
但《银河英雄传说》并没有设计出一个正义战胜邪恶、民主战胜专制的结局,相反,在小说的结尾,代表民主力量的杨威利被刺杀,帝国取得决定性胜利,仅仅出于帝国的内乱和对杨威利的尊重而给民主社会保留了一个局促的空间。这或许是田中芳树的悲观之处。
群星我的归宿
“格列佛·佛雷是我名,塔拉是我的母星。深深的宇宙是我的居所,群星是我的归宿。”
《群星我的归宿》又名《虎,虎》 ,引自布莱克的名诗,最早于1956年在伦敦出版。这是一个多元宇宙中的浩大复仇传说。它有着无懈可击的硬科幻内核,“思动”的概念,通俗地讲就是瞬移,把人体物质转化为能量到达目的地时再转化为物质。
同时它取得巨大成功的因素是贝斯特构建出邪恶、浪漫、庞大的世界。更多的它是一本心理小说,提供了众多新奇的人性炼狱。三等技工格列佛被困宇宙飞船,然而伏尔加号的见死不救,激发了这个简单粗鲁的普通人不可思议的潜力。复仇如同繁复的歌剧般展开,从一个场景转移到另一个场景,这有趣得像个RPG游戏了。
在宇宙中漂浮的金属棺材中困了六个月,又坠落到蛮荒的小行星;被当地土著“科学人”文上魔鬼刺青;结识了可怜的单向传心术士;被拷问时试遍了各种残酷的精神病疗法,比如“梦魇剧场”,“妄想模式”,复仇和新发现的财产与20磅PyrE支持着他守口如瓶,又被投进高弗瑞·马特尔,这洞穴医院——专治道德伦理病——岩石中的无尽黑暗密室,使病人崩溃,麻木,融入无尽黑暗中,度过十年时光。但偶然间他发现了回声遁走缝隙,结识了女病人(实际是囚犯)杰丝贝拉。不想坐以待毙,两人找机会从这个从未有人逃离的地狱中逃离了,穿过地下森林与岩洞,逃回地面,逃到真正的夜晚黑暗中,等待黎明到来。
杰丝找人去掉了格列佛脸上的虎面刺青,但那留下的伤痕会在他愤怒时候充血,使他再度变为恐怖的魔鬼。两人返回小行星寻宝被围追堵截,格列佛是个复仇者,是个猎人,而不是情人,他果断地丢弃了杰丝,独自逃离。
到这里文章的有戏和不俗感完全呈现。作者要的是一个奢华的幻想世界,一切低级的情感俗套都被屏弃略。获得巨额财富的格列佛化身成“梦魇剧场”中的佛麦雷,对自己进行了无敌改造,拥有视网膜灯、显微晶体管、变压器和五倍加速功能的内部电子感应系统。自此爱好蛮干胡闯的格列佛变身成超人佛麦雷,并以拥有一个鼎鼎大名的古怪“四英里马戏团”。以后的故事他的复仇变成无人能敌的表演赛,追杀各位当时伏尔加号见死不救的船员。
他从暴躁的野虎变成了冷静的魔鬼。解决了船员身上安装的交感塞后,他劫持了双向传心术士,那个干枯的、七十岁的老小孩去逼供一个没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声带、所有感官神经系统均被切除的活死人斯考布思教徒。最后他得知下令不营救他的人竟然是他爱的女人,伏尔加号船主的女儿奥丽维娅,他崩溃了,然后竟与那个报复社会的女怪胎更加相爱。
小说的末尾,格列佛从圣帕克教堂地下铜汁迷宫中思动,产生了幻觉,确切地说是感官扭曲了,洞察力互相混淆了,万花筒式的交叉混乱中,他获得了太空思动的奇迹能力。最后思动到世界各地,把思想驱动的热核炸弹PyrE洒遍全球,然后思动到“科学人”的小行星,奔向了他的归宿。
格列佛自我改造成超人这一情节毫不突兀,因为本书作者阿尔弗雷德·贝斯特(1913-1987)就是DC动画公司《超人》和《蝙蝠侠》的创作者之一。也有记录,他的《被毁灭的人》 “见证了‘雨果奖’这英语世界最重要的科幻大奖的诞生”。
书中细节充满乐趣的怪诞,清洗刺青的人是畸形儿改造爱好者,养着手术改造的鸟人、美人鱼、独眼巨人、人头马、连体人和一个斯芬克斯。为了解决与神经系统相连,在间谍透漏秘密之前,使心脏停止跳动的交感塞问题,他通过催眠学习,并在加速状态下把堪普西的心脏切除,把静脉和动脉连接到血泵上继续他的拷问。他爱的奥丽维娅,是个白化病人,通体雪白,拥有珊瑚色的眼睛,天生失明,只能通过红外线方式看到热力波,磁场、雷达和无线电波
刊载在科幻世界译文版增刊上的评论述说,科幻小说是“点子文学”,相比一个点子要写一篇文章的吝啬作家,贝斯特的壮丽想象十分慷慨豪爽。这种巧妙自然的幻想势必比通篇堆砌艰深术语的小说更加成功,同时贝斯特的架空世界丝毫不“空”,展现出那个充满财富与劫掠,文明与堕落的狂热黄金时代。巨大的文学魅力与科幻内核并举,使《群星我的归宿》成为科幻小说世界中辉煌不朽的经典之作。
参考资料
Space Opera./fancyclopedia.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9 08:42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