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戏(祁太秧歌),
山西省祁县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祁太秧歌是山西民间流传的一种地方小戏,它最初是耕作者在农事活动时传唱的一种民间小调,其渊源可追溯到唐宋时期。明代正统年间,民间艺人口传的秧歌开始在晋中平原流行起来。
据《祁县志》康熙四年版载:“置里镇置市集奠民居而通民财也”。十五日为上元节祭天地,设鳖山,悬花灯,放烟火,聚欢弦歌,有太平景象。可见,康熙四年间,祁县经济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民间文艺也比较活跃,走村串乡的艺人来往不断。
康熙四十七年,
孔尚任《平阳竹枝词》第一首“踏歌词”有:“凤阳少女踏春阳,踏到平阳胜故乡。舞袖弓腰都未忘,街西勾断路人肠”。从词中可以看出凤阳少女在平阳(今临汾)表演凤阳花鼓踏歌的情景。凤阳花鼓的活动形式,被晋中民间艺人吸收、溶化,使祁太秧歌发展到了踩街秧歌队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初期,祁县共有业余秧歌剧团71个,艺人2000余人。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秧歌,精华与糟粕并存。祁太秧歌剧种名称的诞生,是继晋中秧歌之后的又一次改革。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体制改革,农民经济收入逐年增长,生活越来越好。农民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渴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这就为发展祁太秧歌提供了有利条件。
后来在中国国家的倡导下,老艺人们剔除了祁太秧歌中落后的思想和恶俗的内容,翻新创作了《新打花鼓》《缉草帽》等经典的剧目,并且结合新时代的特色创编了《挑女婿》《送嫁妆》等现代剧目。同时在音乐、舞美、道具等方面都有革新,一些剧目中还加入了弦乐伴奏,使音乐更加具有节奏感。推陈出新的祁太秧歌逐渐发展壮大。
1955年成立的榆次县秧歌剧团改编上演了如《朝阳沟》等一批现代移植剧,以邱金兰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员在舞台上的出现是祁太秧歌的新发展,尤其是出现了男演男、女演女的情况,男演女的历史开始改变。与此同时,在剧目的音乐和唱腔方面做了完善,剧目也由原先的一剧唱一曲变为了一剧唱多曲的形式。
1964年“四清运动”中,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使得各县秧歌的演出受到影响。
文化特征
表演风格
祁太秧歌表演时由俊扮、丑扮两个公子手持执扇领头,俊扮领着身背花鼓的女演员,丑扮领着拍小镲、敲小锣的男演员,分两行走街串巷,至踩遍全村各街为止。
祁太秧歌大都以第三人称说见闻、数典故、叙景致。歌舞时,无弦乐伴奏,只是轻敲边鼓、轻击锣镲掌握节奏。舞蹈动作简单,歌中带舞,舞中有歌。
音阶调式
祁太秧歌大多数为七声音阶,既有清乐音阶也有雅乐音阶,在乐曲的创作上,大多数为单音阶曲调。
徵调式是祁太秧歌中运用较多的调式,也是祁太秧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调式。五声徵调式、六声徵调式、七生徵调式均在祁太秧歌中体现。
除了徵调式之外,宫调式也是祁太秧歌中比较多见的调式类型,其次是羽调式。例如《捡烂碳》这首乐曲是一首六声羽调式的歌曲。主音为“6”,下属音为“2”,它用主音强调了下属音,表现了一种愉快豁达的情绪。
徵调式之后是角调式的运用。角调式是中国汉族调式中既有表现力,又富有特色的曲调之一。角调式在祁太秧歌中运用的较少。
句式结构
祁太秧歌是由民间发展来的民间小戏,是人们在生活中的感受,是一种简单的情感表达,多为一句一曲或是几曲的分节歌。曲调保持了乐曲的风格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二句式、三句式、三句半式、四句式、五句式等句式结构特点。
二句式是由两个乐句组成,也叫“上下句式”。这种结构是乐曲当中常用的句式结构,也是秧歌曲式结构的基础。
三句式是由三句词组成的,是在“二句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的演唱特点。
三句半的句式中,乐句和唱词基本相同且吻合,三句相同,最后半句用来点题,这种曲式结构较为少见。
四句式的句式结构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这种结构是乐曲当中也是祁太秧歌当中常见的句式结构。它是由二段曲式发展而来的,更多的是以二句式的乐曲加以变化和重复而成。例如《登楼》这就是一首四句式的乐曲,第一句落在下属音上,第二句落在主音上。在已有的完整的二乐句基础之上,第三乐句加之变化,而第四乐句又是重复着第二乐句。
五句式的乐句结构也是乐曲当中比较特殊的,它有别与其他的乐曲剧种,这种结构在祁太秧歌当中比较多见,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固定格式。例如《看秧歌》《绣花灯》《游省城》《顶工》等都是五句式的乐曲。
在祁太秧歌中,还有扩充句式和综合扩充句式,这是打破常规的乐句结构,使乐曲更加有表现力,更加的丰富多彩。在原有的二句式、三句式、四句式、五句式的基础上对乐段进行扩充,加“垛句”,就像戏曲当中的“垛板”,这样的创作方式,可以使乐曲的叙事性更强,更加生动有趣有故事性。
唱腔衬词
祁太秧歌的唱词多为口语化,很多是劳动者在劳作时,田间地头所创作的。在编创的过程中边唱、边授、边加以补充和修改,使曲调更加生活化、口语化,更加方便口传心授,方便乐曲的传播和流行。
衬词也有扩充内容的作用。由于故事情节的需要,乐曲当中常常会借助于一连串的衬词、衬句表现某种情绪。“得儿”是祁太秧歌乐曲中使用较多的衬词,这与祁县当地的语言特色有关。还有一种是重复叠词的运用。例如:《不见面》“倒坐坐在门限限(门槛)丢老(了)一坏(个)顶(盹)忽然间想起奴(姑娘)心上上上上的外(那个)人。”这当中体现出叠词的运用,也更加口语化。不同特色的衬词是祁太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祁太秧歌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代表剧目
现代收集到的祁太秧歌剧目近三百个。可分三类:一是歌舞小戏,如《踢绣球》《观灯》等;二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小戏,如《金全卖妻》《介休县送女》《断料子》等;三是根据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或由中路梆子折子戏改编而成的秧歌剧,如《卖画》《翠屏山》《游湖》等。前两类数量较大。剧中除小生、小旦、小丑外,也有老生青衣等行当。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祁太秧歌以祁县、太谷及晋中农民的生活故事为表现内容,曲调优美动听,语言生动活泼,表演质朴粗犷,带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在晋中民俗及戏曲发生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传承人物
苗根生,男,1921年生,2009年5月被评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项目:秧歌戏(祁太秧歌),申报地区:山西省祁县。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
祁县文化馆获得“秧歌戏(祁太秧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祁县文化馆保留“秧歌戏(祁太秧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5年,祁县举办了“靖烨·昭馀明珠杯”山西省首届祁太秧歌大赛、山西省祁太秧歌研讨会。
2016年12月1日,“靖烨杯”山西省第二届祁太秧歌大赛在山西祁县正式启动。
2018年,“靖烨双语学校杯”山西省第三届祁太秧歌展演贾令赛区初赛在贾令镇夏家堡村举行。
2019年1月8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祁太秧歌”研培班汇报演出在山西大剧院举行,王爱爱、武忠、闫惠珍等老艺术家和祁太秧歌爱好者300余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