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650米,宽640米,岸线长2.3公里。由
花岗岩构成。南部最高,北部次之,中部较平坦。东部凤头山岬角向东伸出0.25公里。表层为
赤红壤,长有
木麻黄、松、竹等。
妈屿“
天后古庙”,俗称妈祖宫,共2座。老妈祖宫创于公元1271年至1368年,1620年南澳镇副总兵何斌臣拓新重建妈祖庙,是清
嘉庆元年(1796)香火传到台湾新竹县穹林乡五和宫(天后宫)之祖庙。
新妈祖宫创于1851年至1861年,1928年由汕头市总商会发动扩建,1983年再次重新修建妈祖宫。妈屿岛民古今以渔为生,他们为求得出海谋生平安,多奉请妈祖护佑,当年岛上不少岛民因受生活所逼,远渡东南亚也均信奉妈祖祈求平安,妈祖宫一直以来是周边群众和海外
华侨敬奉的重要民间信仰场所。
妈祖宫作为主要敬奉场所,为留住海外
华侨的乡愁,连结海外华侨乡情乡谊,1994年妈宫理事会筹资23万元,新加坡华侨捐资35万元,共筹集58万元,由
汕头市工艺美术学校设计,聘请福建省惠安县崇武丰源石制场精心刻造,大小108块石雕砌成的天后古庙娘娘石雕像。
石像位于妈祖宫南侧100多米处,面朝大海,象征着欲放飞的108只
和平鸽,祈求汕头港风平浪静、国泰民安、世界和平。
清咸丰三年(1853年),
潮州与香港贸易猛增,粤海关在汕头妈屿岛设立潮州新关(现存),也称“常关”,由中国人管理,辖原庵埠总口及其所辖各口,1963年迁入汕头市区办公。
同治四年(1865年),潮海关在今居平路口购买一幢房屋作为办公楼,妈屿岛便不再是海关所在地。“潮海关地界”碑记现存于汕头海关史展览馆,为汕头
开埠之重要物证。
妈屿岛民古今以渔为生,他们为求得出海谋生平安,多奉请妈祖护佑,当年岛上不少海外华侨因受生活所逼,远渡东南亚也均信奉妈祖祈求平安,妈祖宫一直以来是周边群众和海外华侨敬奉的重要民间信仰场所。
南端
凤山观海亭,背山面海,绿瓦飞檐,亭下石卵累累,称“凤卵”。凤头山、凤山环抱的海滨浴场水清沙细,滩面平缓。滩中有一巨石,下红而上黄,裂纹似花瓣,名牡丹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