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悟岐黄
乾隆皇帝表彰御医黄元御所书
乾隆十五年(1750)四月,黄元御北游至京,适乾隆帝有疾,众太医萎思无策,经举荐,黄元御入宫视疾,药到病除,以精湛的医术得到了乾隆帝的特别青睐,亲书 “妙悟岐黄”以为褒赏,并恩赐御医。
表彰主人
黄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乾隆皇帝的御医,乾隆皇帝亲书“妙悟岐黄”褒奖其学识,亲书“仁道药济”概况其一生。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黄药师”、“一代宗师”,清军四川军医馆——久真堂祖师爷
乾隆御赐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黄元御行医北京,适遇乾隆皇帝病重。太医院与京城名医多方调治无效,帝疴渐沉,百医束手无策。当时,宫中有一太监为昌邑玉皇庙村人,深知元御医术高超,便向朝廷推荐,诏进时黄氏辞曰:“敝乃草民,不懂君臣大礼,恐万岁见责,有欺君之罪。”乾隆帝传谕:“免恕一切,至宫廷时对朕面只行叩首之礼。”并令侍官带奉银及绫罗缎匹为礼,再诏黄氏进宫。黄氏辞曰:“无功不受禄,敝乃布衣之士,岂敢接受。”帝怒,再赐以五品顶戴,按品赐银,再次传进。黄氏见再难推委,遂入宫。乾隆欲试其医术高低,故虚设一帐,令宫女卧其内,只露一手于帐外,让元御诊脉。诊毕退出,侍官请处方,元御道:“龙体凤脉,无药可医,恐不久于人世。”侍官回奏,乾隆闻言心悦诚服,乃知其为良医,即令御诊,诊后帝问:“朕得何病,应用何方治疗?”元御道:“万岁小恙,乃七分药毒三分病,须先进两帖去药毒,继服一帖治所病。”帝允诺,按方配服,病豁然而愈。乾隆帝大喜,赐以重金,元御皆坚辞不受,说: “吾非为官为钱,愿为社稷治病救人”。皇帝便命他入太医院为御医,并赐其楸木棋盘、玉石棋子一副,常与对弈,遂号玉楸子。乾隆十六年二月,乾隆帝南巡,黄元御奉诏侍从,随驾武林(杭州),治途为人治病屡验,著方调药皆神效。皇帝感其学识,亲书御匾“妙悟歧黄”,悬于太医院门首。黄氏于太医院任职期间医术日益精湛,治愈多起皇宫贵族的疑难杂症,晚年更是著书立说,为中医学发展做出诸多贡献。乾隆二十三年黄元御于行医、著述中积劳逝世,归葬祖地。
此虽系轶事传说,然对黄元御医术之精湛,性格之清高,乾隆帝这位明君的性格处事等,描述得极为精辟。参之黄元御《四圣心源》自序:“帝眷之隆,何可恃也”,当有一定的真实性,而非纯系杜撰。
扎根久真堂
大小金川之战后,久真堂获得了很高的赞赏,皆尊奉黄元御为久真堂的创始祖师爷,在军医馆的大堂悬挂乾隆手书褒奖黄元御“妙悟岐黄”的牌匾为荣,军中医师皆自诩御医门生。“妙悟岐黄”也因此正式扎根久真堂,逐渐枝繁叶茂。
“妙悟岐黄”不仅是乾隆御笔挥就的皇家御匾,是成就大清著名国医馆久真堂的四字箴言,更是感动历史延续经典的神医精神。
造福百姓
黄元御掌署过的“久真堂”仍驻四川清军军队中,在第二次大小金川之战中,定西将军阿桂遵照已过世的黄元御为久真堂留下的各类研究方略并发挥“妙悟岐黄”精神,直接促进清军取得胜利,乾隆大喜下特意褒奖久真堂上下医师。准许悬挂着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的“妙悟岐黄”牌匾在川内可以开分号,久真堂因此走向民间造福西南,直到民国都是四川地区家喻户晓的国药房。
“妙悟岐黄”不仅是乾隆御笔挥就的皇家御匾,是成就大清著名国医馆久真堂的四字箴言,更是感动历史延续经典的神医精神,即便经过两百多年历史中久真堂百年老品牌几经沉浮,大隐于市,但今天的久真堂在“妙悟岐黄”品牌精神的濡染下和振兴中华医药的号召下崭新亮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7 09:01
目录
概述
表彰主人
乾隆御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