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木兰
《京华烟云》中人物
姚木兰是中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林语堂大师的名著小说《京华烟云》中的核心主角。也是电视剧《京华烟云》中的女主角。饰演姚木兰的有赵雅芝
角色设定
性格:外柔内刚、有勇有谋
样貌:清丽大方、貌美如花
判词:女中豪杰,尘世中的奇女子
丈夫:曾荪亚
父亲:姚思安
母亲:姚太太
女儿:曾阿梅
继子:曾博文
舅舅:冯舅爷
表妹:冯红玉
弟弟:姚迪非
弟媳:爱新觉罗·黛芬
妹妹:姚莫愁
妹夫:孔立夫
公公:曾文伯
婆婆:曾太太
名义婆婆:桂姨
大伯子:曾平亚
二伯子:曾襟亚
妯娌:孙曼妮(也是闺蜜)、苏暗香(原先为陪嫁丫鬟)
前妯娌:牛素云
侄子:曾阿宣(领养)
朋友:陈原
情敌:曹丽华
仇人:牛似道、牛太太、牛同义、牛素云(后来和解)、牛怀玉、吴司令
小说《Moment in Peking》(中文名《京华烟云》)中的主人公的名字,此书为中国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
书中的姚木兰出生在民国时期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性格深受其父亲的影响但又不失独立,在抗日战争期间表现出英勇,坚韧,善良的精神。
两个版本的同名改编剧《京华烟云》饰演姚木兰的是赵雅芝
评价:原著中的姚木兰倾国倾城,貌美如花、冰清玉洁,作者起名为木兰,她的性格中自然有和花木兰的相似之处,而且外柔内刚,持家有方,才华横溢,是个大家闺秀中的奇女子。对待爱情不是敢爱敢恨,挣脱不掉那时所谓的封建枷锁,和孔立夫有缘无分,但是她很随缘,所以,她的结局是圆满的。
背景故事
曾家的大公子曾平亚染上了伤寒。曾文伯和曾太太先是遍请名医,无法治愈, 曾太太爱子心切,想出了结婚冲喜的法子。然而,与平亚早有婚约的未婚妻曼妮姑娘,却远在南方。远水不救近火。
曾家有三个公子,大公子平亚与曼妮;二公子襟亚与牛素云都早有婚约;三公子荪亚桀骜不驯,但姚家的莫愁却很喜欢他。相比之下,曼妮的家境苦些,而牛家与姚家,都非同一般。
后曼妮回来,曾家想三喜临门,说服了牛家女儿素云和襟亚完婚,并想让莫愁嫁给荪亚 谁知莫愁误会荪亚和女学生曹丽华关系亲密,竟然逃婚。曾家的婚礼如期举行 但莫愁逃婚的消息却让两家乱作一团,木兰看见父母为难,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代妹妹出嫁!这让曾太太又惊又喜!婚礼那天,曾家一日三娶,好不热闹,但三个洞房却风光各异,平亚和曼妮柔情脉脉,说不出的恩爱,襟亚被牛素云来了个下马威,忍气吞声;而最尴尬的则是荪亚和木兰这一对了,荪亚以为娶的是莫愁,喝得酩酊大醉,一直没有掀开盖头,洞房之夜就这么过去了。
冲喜并没有挽救平亚的生命,次日平亚就去世了。曾荪亚在早上掀开盖头发现是木兰时,愤怒的跑了!莫愁因为姐姐嫁给荪亚,记恨木兰,牛素云因为结婚的时候木兰抢了她的风头,处处和木兰作对,荪亚更是对她冷冰冰的,对此木兰只能承受着,还要在外面表现的体面周到……
可是荪亚却不管那么多,心情郁闷的他在曹丽华身上找到了安慰,二人偷偷的相爱了。姚木兰最先察觉,但为顾全大局,她并没有声张,木兰的那些痛苦,只有一个人可以倾诉,就是立夫。很自然地,她把立夫作为了知己,立夫也经常劝慰木兰,看着正直善良的立夫。木兰真的很后悔当初的决定!不得不承认,她的婚姻,是一生中最大的失败!
木兰想让荪亚去英国留学,以解决她和荪亚和曹丽华之间的问题,曾家当然同意,但荪亚却不肯,他索性提出要娶曹丽华,这让曾太太十分气愤。荪亚一走,曾太太就把曹丽华赶出了家门。但荪亚并没有到英国,不久就回来了,他和曹丽华在外成了家,还生了一个孩子叫博文。这下引起了轩然大波,曾家上下闹得不可开交,木兰也彻底伤心失望,决定和荪亚离婚,就在木兰回到曾家准备离婚的那天,曾家发生的事改变了这一切!曹丽华因为曾家把博文带走而上门理论,见夺子无望,撞墙而亡。曾太太跪下祈求木兰先不要走,木兰无奈答应下来。
电视剧版
知恩报恩,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讲的就是要感恩。林语堂也通过他的作品,向我们宣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他通过姚木兰这一艺术形象时时的心存感激和处处的体味感动,把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得到不断的净化与升华。
小说中的姚木兰小时候,在一次逃难途中,被人贩子拐卖,恰巧曾家是她的救命恩人,而一向懂的知恩图报的姚家,一直对曾家的救命之恩终生难忘,更要求木兰她们也切莫忘记救命之恩,所以,姚木兰在父母的感化下,始终顾念着这份无以为报的恩情。她幼年的经历从这里展开,婚姻从这里结缘,命运从这里延展。
这里我们说中国文化比较注意人与自然、与外界环境的融合,发展到道家思想,所谓天人合一就变成了顺应天命。姚思安便是一个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人,深得其父之风的木兰,当然也不可能不受其影响,这当是她接受嫁给荪亚命运的一个主因。但是,木兰毕竟是积极的、勇敢的,接受命运的安排,也需要非凡的勇气,因为她不是消极地“认命”,而是在既定的命运中,努力争取自己的幸福。请不要把她的宽容大度当成忍气吞声那只是因为她有一颗善良而悲天悯人的心,也因为她相信人生当中必有“信义”二字,
因此,她视曾家二老为生身父母,言听计从,孝顺有加,正反映的就是知恩图报的拳拳之心。电视剧中的姚木兰,陷入了一次又一次的代嫁风波,最终以放弃自己的爱情换来的代嫁,成全的也是曾家二老。以致后来我们不难看出,木兰其实是很委屈的,暂且不论她得不到丈夫的爱,丈夫在外面有了第三者,以及情敌对她的嚣张,等等,这所有的一切,都让我们对这个奇女子刮目相看,
记得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剧中曹丽华与曾孙亚的爱情不可否认是刻苦铭心的,但她们在快乐的同时,忘记了还有孙亚的明媒正娶的夫人,一个心胸宽广的女士, 尽管木兰多次好言相劝曹丽华,甚至动之以情,希望孙亚能回头是岸,可那时的曹丽华为了自己的爱情,不接受木兰的好心,反之打击了木兰„„所有的过分行为,以及一些烦心的事,让木兰想到是否该放弃这段没有的婚姻,于是,在深思熟虑之下,她容忍曾荪亚那段执迷不悟的婚外情,并面对故意冷落和无端指责,以德报怨;还是为了顾全大局,她在心灰意冷时答应了一位用心良苦的母亲的最后恳求,放弃了离婚的念头,并竭尽全力唤醒荪亚浪子回头。至此,木兰似乎一直在委曲求全,似乎一直在为别人着想而忽略了自己。其实不尽然。木兰是一个无傲气但有傲骨的人,她并没有降服于命运而失去自我。相反,她总能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话,做适当的事。不失自尊又给人留有余地,极有分寸。她用自己的智慧经营着她的婚姻和人生。而这种经历了大风大雨,万般磨砺的爱情也恰恰是最实在的,最令人羡慕的。最后,在“恩情”这个词面前,她认输了。没有办法,她必须选择用她的智慧给予包容,更让人纠结的是,她还帮情敌带孩子,这也给人深思,这样一个宽宏大量,胸襟如此开阔的女人,会得不到幸福吗?这所有的一切,反映的不就是知恩图报的拳拳之心吗?
木兰,不可否认的,一个女性的完美形象,深入人心。但到底是什么,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是她的美貌?她过人的才智?她的气魄?她的胆略?这些其实都是微不足道的。其实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往往将宽容和屈服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宽容是软弱的;又往往将宽容和左右逢源混为一谈,这样的宽容是廉价的。木兰的宽容是有尊严的,是大气的,而不是一味地纵容,抑或故作姿态,千人千面。有气度的宽容才是真实的。“宰相肚里能撑船”这短短的七个字,看似浅显,又何等深邃。所以当读者看到她的宽容的时候,对她也许会有一个新的认识。在木兰与曹丽华相见中,谁也想不到,木兰会对她丈夫的情人那么宽容
宽容是一种很普通的美德,但要真正做到它,可以说是很难很难。宽容就是一门艺术,一门做人的艺术,宽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行为。宽容待人,就是在心理上接纳别人,理解别人的处世方法,尊重别人的处世原则。我们在接受别人的长处之时,也要接受别人的短处、缺点与错误,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和平相处,社会才显得和谐。如果木兰不宽容曹丽华,那么事情可能会变得更糟。也许孙亚会抛下木兰与曹丽华结婚,这个结果也是木兰最不想要的。但宽容也并不是说一味地纵容。木兰的宽容是有尊严的,是大气的,不是一味地纵容,抑或故作姿态,千人千面,有气度的。这种宽容才是真实的。木兰能有这样的耐性,是她深知幸福不是一蹴而就的。至此,那些时常将运气挂在嘴边的青年一代是否也应有几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呢?
最后,我们知道,正是她的这种精神,让她得到她该拥有的幸福。所以,我们可以暂且不评价姚木兰委曲求全的合理性,但对那个年代的一个奇女子始终衔着报恩的坚定情怀,还是应该给予很大欣赏的。
小说版
林语堂,这个被后来称为“幽默大师”的大作家,一生写了数多的著名篇章,硕果累累。但是给我印象深刻的是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的后来被搬上电视荧屏,成为家喻户晓的《京华烟云》,因此,电视剧《京华烟云》是从英文翻译成中文的,而且,在这部作品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姚木兰,她倾国倾城,貌美如花。作者林老先生为其起名为木兰,我觉得她的性格自然而然的和古时代父从军的木兰有相似之处,而且外柔内刚,持家有方,是个大家闺秀中的奇女子,对待爱情嘛,好像不是那种敢爱敢恨的人,似乎有挣不脱那时所谓的枷锁之嫌。
小说中的姚木兰和丈夫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恩爱夫妻,她们有旧时夫妻的相敬如宾,也有新式夫妻的相互尊重,还经常一起游山玩水,谈诗论史,在淡雅雍容中演示了夫妻之间的爱慕,这时,我想起了木兰自吟的那首小诗,很是欣赏:“兄抛鱼网赴中流,妹撒钩丝待上钩;尽日得来仍换酒,雨后空舟归去休。人本过客来无处,休说故里在何方;随君而安无不可,人间到处有花香。”多么赋予诗意,同时又是多么的赋予哲理呀,我想这可不是一般的人所能表达的出的。
姚木兰对生活一直有种淡淡的笑意,如果她们夫妻之间出现的一些涟漪,木兰都会主动调整彼此间的不和谐因素,巧妙的化解了可能出现的所谓的感情危机,她用她的聪慧坚持了婚姻的围城,也坚守了自己的爱情阵地。
所以说,我们不可否认,姚木兰是个怀着各种各样奇思妙想的“妙想家”,可是,不论是作为一个女流之辈,她会吹口哨。她谈吐诙谐,以及她的妙想,都来自于她的聪明才智,当然,也来源于她的勤奋好学。在书中,木兰被称之为妙想家一点也不夸张,她继承了姚思安的道家思想:逍遥,自由,追求理想却又不强求,善于在平淡的生活中获得乐趣。荪亚娶了她,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木兰是适合做老婆的,她是一个妙想家,有你想不到的妙点子;她可以与你去很多的风景名胜,和她聊天,永远不会气闷;她喜欢做菜,特别爱研究新奇的菜式,对于种花养草,琴棋书画也有兴趣;既能满足你对生活上的要求,也可以陪你品茗赏月,做风雅之事;有时候可能有些过于理想化,但木兰也懂得适时调整。其实,文中许多描写都有反映了姚木兰的智慧中具有坚实的根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莫愁生子那片段,莫愁将生孩子了,就想提前帮孩子取个好名字,欲起名为“小夫”,孔立夫不同意,说“这名字听起来像个清道夫,又像个挑夫,”莫愁坚持自己的提议,引起争论,机灵的木兰便接连提了“孝夫”“肖夫”两个建议,均取“有其父必有其子”之意。莫愁和立夫都对“肖夫”的名字感到满意,使夫妻取得了一致。我想,这不仅可以看出木兰的聪慧,还表现了木兰有着对博大精深中华文字准确把握与运用的高人一筹的才能。
同时,木兰的聪慧还体现在这些方面:她识甲骨,通古玩,善诗书画,懂中医药,还有一位热衷道学的父亲,可以说,她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连给曹丽华写封信用的都是文言。那个时候已经五四,白话文应该很盛行了。当然,她也读新学,这使得她开明不迂腐,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她的身上,深深地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宽厚、含蓄,那是她脱不去的风骨,但她并不忠于封建旧道德。 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和后来被统治者利用的程朱理学,把传统文化都弄拧了劲儿,好像一提传统文化,就要和封建流毒划等号。其实真正的传统文化是广博精深,互包互容的。木兰深解其理,她知道什么该取,什么该舍,但她所爱的教养,决定了她不可能成为新版莫愁那样的人。我想,这和木兰的聪慧不无关系吧!
还有一个深刻印象的例子也可以表现木兰的聪慧,就是木兰对曾荪亚和曹丽华之间情感纠葛的巧妙处理,可以说更是令人心悦诚服。已届不惑之年的曾荪亚与情窦初开的曹丽华一见钟情,被精明细致的木兰很快发觉。她满怀同情与激情给曹丽华写的那封规劝丽华“挥利剑、斩情网,断情丝”的书信,全信坚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服人情深意切,情理交融,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木兰的精明、智谋、豁达与和善,使曹丽华幡然猛醒,迅即回头,真可谓是“妙手回春”、“化干戈为玉帛”。她以最平和的方式平息了这次家庭危机,充分反映了她具有不平凡的智慧。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9 02:26
目录
概述
角色设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