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状三七(Panax zingiberensis C. Y. Wu & K. M. Feng)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60厘米;地下茎长,匍匐生长,地上茎单一;叶为掌状复叶;叶柄长8-15厘米;小叶片长椭圆状倒卵形,中央的长10-17厘米,宽4-5厘米;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有花80-100朵;总花梗较叶柄长,无毛;花梗长1-2厘米,微糙;苞片线状披针形;花小,紫色;萼齿扁圆形至扁三角形;子房2-3室;花柱2;果实卵圆形,红色,熟时变黑;种子白色,微皱。
形态特征
姜状三七为多年生
草本,高20-60厘米;地下茎长,匍匐生长,节间短缩而增厚,肉质根姜块状。地上茎单一;叶为掌状复叶,3-7枚轮生于茎顶;叶柄长8-15厘米;小叶片长椭圆状倒卵形,中央的长10-17厘米,宽4-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重锯齿,两面脉上疏生长约1-1.5毫米的刚毛;无小叶柄或近无柄。
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有花80-100朵;总花梗较叶柄长,无毛;花梗长1-2厘米,微糙;
苞片(《
中国植物志》原记载为
小苞片,拉丁描述为苞片)线状披针形;花小,紫色;
萼齿(《中国植物志》原记载为
萼片)扁圆形至扁三角形;
花瓣早落;
子房2-3室;花柱2,合生至中部,柱头下弯。果实卵圆形,红色,熟时变黑;种子白色,微皱。
近种区别
该种肉质根姜块状,与其他的种有异。
生长环境
姜状三七为阴生植物,生长于海拔1000-1700米的石灰岩山地常绿阔叶林下蔽荫处,生长地区的气候温凉湿润,年平均温约17℃,1月平均温10℃左右,极端最低温-4℃,极端最高温32℃,年降水量1300-1500毫米;相对湿度70-85%。土壤为砖红壤性红壤,有机质丰富,
pH值为5.0-5.5。
分布范围
中国特有种,产于滇东南及滇南各县(马关、蒙自),常栽培。越南北部老街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姜状三七3-4月根茎上萌发新芽,5月展叶,6月开花,10月果熟,11月地上部分枯萎,即进入休眠期。
栽培技术
采收
一般种植3年以上即可收获。在7-8月开花前收获的称“春七”,质量较好。若7月摘去花薹,到10月收挖更好,称“秋七”。12月至翌年1月结籽成熟采种后收获的质量较差,称“冬七”。收获前1周,在离地面10厘米处剪去茎秆,挖出全根。
加工
收获后,洗净泥土,剪去芦头(羊肠头)、支根和须根,剩下部分称“头子”。将“头子”暴晒一天,进行第一次揉搓,使其紧实,直到全干,即为“毛货”。将“毛货”置麻袋中加粗糠或稻谷往返冲撞,使外表呈棕黑色光亮即为成品。也可待块根稍软时,将其置入铁筒或木箱中回转摩擦,使表皮光滑发亮。每次转30分钟,拿出再烘或晒,反复3-5次,即成商品。如遇阴雨,可在50℃以下烘干。
主要价值
药用:姜状三七的根及根茎,味苦,性温,具有散瘀、止血、定痛之功,用于跌打损伤、内伤出血、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虚伤、咳嗽、贫血等,其主要含有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为中国云南特有药用植物,在中国民间有将其替代三七使用。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濒危(EN)。
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种群现状
姜状三七是中国云南特有种,已处于濒危状态。
濒危原因
姜状三七为“云南白药”的原料之一,经济价值较高,受到中国云南当地的大量采挖,导致资源日渐稀少。
保护措施
生于保护区内的种群应予保护,保护区外的种群可建保护点;严禁采挖,就地保护。同时可在中国云南东南部及南部选择自然条件相近之处,迁地保护,用种子扩大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