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竭罗龙,又叫娑伽罗龙。娑竭罗为
梵文Sāgara的音译,意为咸海,娑竭罗龙即“咸海之龙”。古印度佛教中的龙不同于中国龙,本指蛇。印度是多蛇国家,古印度人将蛇作为非作一种灵物崇拜。佛教产生后,印度人认为佛陀具有镇服蛇的神力,于是佛教徒便将蛇作为佛教的护法神之一进行崇拜。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的佛教徒便将其与中国的传统灵物——龙合为一体了。
《妙法莲花经》列出了八个龙王,《华严经》则谓有十大龙王,其中都有
娑竭罗龙王。
佛教也称龙王可兴云降雨,《华严经》说,无量诸大龙王“莫不勤力兴云雨,令诸众生热恼消灭”。
婆竭罗龙王的女儿在佛界的名气不小,远远超过了父亲。她就是观音菩萨的胁侍——
龙女(祥见《龙女》一节)。
龙是中华民族的创造,从龙的形象上,可找到蛇、鳄鱼、晰蜴、马、牛、豕、鹿、虎、鹰等动物的痕迹,还可以从天上的去朵、闪电里找到它的踪影。对龙的崇拜,主要是源于对蛇等爬行动物的崇拜。在上古时代,人们就认为龙生活在水中,由于地上的水与天上下雨宇航局切相关,于是古人让龙作雨水的主人,而雨帅以及风伯、电母、雷公等雷部诸神都成了他的属下。佛教经书中,记有各种龙王,专管兴云布雨。佛教著名护法神团中就有龙众。以后道教吸取民间及佛教的龙王信仰,创造出诸天龙王、四海龙王、五方龙王,进而凡是有水之处,无论江河湖海、渊潭泉井,无不住有龙王,管理当地水旱丰歉。中国长期是靠天吃饭的农业国,对管雨水的龙王极其崇敬,阴雨连绵时,人们求龙王放晴,久旱不雨时,人们祈龙王降雨。唐宋以后,皇帝又把龙神封龙王,于是龙王庙遍及全国,成为分布最广泛的神庙之一。过去北京城内就有龙王庙二十多座。
颐和园的“
广润灵雨祠”即供奉着中国龙王,因而又称“龙王庙”。因宋朝真宗皇帝曾诏封过四海龙王,封西海龙王为广润王,所以乾隆把这座庙命名为“广润灵雨祠”。大殿里的龙王在“
十年浩劫”中遭到劫运,被扔进了昆明湖。如今的新龙王是按原物复塑的。龙王像为龙头人身。它头戴王冠,身着白色王袍,十分威严。按照古代五行理论,四方主金,西方是白色,所以这里的龙王像是金脸白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