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渡(1895年5月5日-1967年4月),字志舟,云南陆凉(今
云南陆良)人,毕业于
云南陆军讲武堂步兵科、中央军校(
黄埔军校)第五分校(昆明分校)第十六期,
国民党陆军中将、抗日名将。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95年农历5月初5,孙渡出生于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三岔河镇小新庄村,孙渡少时在家乡的小学读书。
1915年,孙渡陆军小学(现陆良马街小学)毕业后入云南陆军讲武堂步第4期工兵科受训。
滇军时期
1917年,毕业后到滇军警卫第二团任排长,同年随
唐继尧入川、黔,晋升连长、营长,在
顾品珍等倒戈后仍追随唐。
1922年3月,唐继尧回到昆明,孙渡被任命为滇军直属独立团团长。
1923年初,随滇中镇守使
胡若愚入川参与川滇黔之战。12月,滇军败退入黔,升任旅长兼贵州省警务处长。
1924年下半年,返滇,因孙渡坚持要所部杨体元当团长等事,和张汝骥发生权势纠纷,矛盾越闹越大。唐继尧为缓和矛盾,一致对外,遂调孙渡任云南烟酒公卖总局局长。不久又任云南省宪兵司令官。
1927年,龙云、胡若愚、张汝骥、李选廷四军长联合倒唐的“二、六”政变发生后,张汝骥以旧日之恨,声称要抓孙渡算帐,孙渡闻讯,潜逃滇西,投奔唐继尧残部。接着胡、张、李联合倒龙的“六、一四”事变发生,龙部卢汉等逃往滇西 。孙渡见唐军大势已去,便于1928年初投奔卢汉,任卢汉国民第二师司令部代行拆。
龙云统一云南后,孙渡于1929年11月21日任为云南省政府委员。1929年至1930年间,担任云南省团务总局会办。
1930年5月,龙云派卢汉为讨逆军第十路军前敌总指挥,统率三个步兵师二万余人进兵广西,孙渡任第98师第3旅旅长,7月,进至南宁。 全军三师各怀异心,围攻南宁三月余,未能攻下。10月,两广联合,李宗仁长驱直返南宁,卢汉军队腹背受敌,且打且退,和白崇禧、张发奎部于广西膺好、平马等地激战失败。
1931年2月,滇军经田州、百色,撤至罗里集中。奉龙云命令,卢汉乘机整编,裁并庞杂腐败的滇军,编掉了孙渡的旅长。回滇后, 孙渡曾建议龙云整编军队,废除师旅建制,以团为单位,划全省为几个绥靖区,以各师长为绥靖区主任。各师长恐被龙云削去兵权,故于龙云召集到昆明开会之际,以“请君侧,去金壬”为名,联合向龙云进行兵谏。会后将孙渡、马为麟挟持而去。3月、卢汉、朱旭、张凤春、张冲四师长相约举行宜良会议,驱逐参谋长孙渡、民政厅长张维汉、禁烟局长马为麟。孙渡被放逐到上海。但因四师长的内部发生分裂,被龙云扣押。不久孙渡返回昆明,继任龙云的参谋长。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时,蒋介石电令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为“剿匪”第二路总司令,龙云既怕红军长驱直入,又恐蒋驱兵“假途灭歇”,命孙渡为第三纵队司令,到黔滇川边界极力防堵红军 ,后兼任第二路军总指挥部行营主任。
1936年3月,
蒋介石委任龙云为黔滇绶靖公署主任,龙仍派孙渡率第三纵队开到贵州威宁,云南昭通,彝良一带尾追过滇的红军二、六军团。3月下旬,红二、六军团挺进滇北,插入宣威县境,孙渡纵队尾追红军至宣威。红六军团
萧克曾写信给孙渡,建议双方缔结停战协定,孙渡置之不理,继续尾追,在宣威来宾铺一带向红军发起猛攻,使红军战士数百名伤亡。经过两天激战,孙渡纵队重创败退。4月,红二、六军团突破滇军防线向西挺进,直指普渡河,红军渡过金沙江,孙渡纵队才停止追击。4月18日,授孙渡陆军中将军阶。
抗战时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8年7月,龙云在云南新编五十八军,任命孙渡为军长,开赴湖北。11月,该部与云南部队第六十军、新编第三军合编,成立第三十军团,在第一兵团总司令
张发奎指挥下,参加
武汉会战与崇阳战役,部队伤亡惨重。12月,第三十军团改编为第一集团军,划归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
1939年2月,日军侵入江西,进攻南昌。第一集团军开赴江西
奉新、
靖安、
安义,和友军配合与日军激战,伤亡惨重,弃守
南昌。接着,日军向奉新、
高安西南进犯,与第九战区前敌总司令
罗卓英的第十九集团军作战。第一集团军奉命驰援,在
潦河南岸,大禾岭、白塔路、上龙岗、新形山一带与日军激战五昼夜。4月,赣北战局转稳,
蒋介石严令罗卓英全力反攻南昌。第一集团军奉令在靖安、安义、奉新一线与日军作战,截断日军后方联络。由于敌我装备悬殊及指挥不力,反攻未能奏效。7月,
薛岳下令发动赣北秋季攻势,孙渡所部奉命进攻雷王殿,未克。9、10月间,华中日军向第九战区发动
第一次长沙会战,薛岳为确保战区第一线侧背安全,命第一集团军立令孙渡率五十八军到江西
宜丰、高安间之杨公圩、村前街一带与日军作战。此役重创日军,长沙会战告捷。在此期间,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
高荫槐请假回滇,由孙渡代职。11月,第一集团军调往奉新、高安等地与日军作战二十余日。
1940年上半年,孙渡率第一集团军在江西潦河南北两岸袭击日军,破坏敌军交通联络,收复奉新等地。5月底,日军被逼撤退。6月,第一集团军调离江西。9月,六十军调回云南,五十八军和新三军移驻湖北
通城一带整补。1941年5月,又回防江西
上高等地。同年8月下旬的
第二次长沙会战和12月中下旬的
第三次长沙会战,孙部五十八军都参加了作战。
1942年,日军纠集五个师团的兵力与赣中之敌合力出击,企图打通浙赣线。孙渡奉命率部参加
赣东会战,与日军转战于
临川、
崇仁、
丰城之间。9月,调驻
分宜、
宜春整训。1944年5月,孙部五十八军参加了湖南
长衡会战。12月,奉命赴江西
宁冈、
遂川、
新城一带堵截敌军。战后,就地休整,不久调驻
安福、
永新。
1945年初,孙渡升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调驻
安庆。从此,受
蒋介石的拉拢与分化,逐步脱离了
龙云、
卢汉的控制。
解放时期
1946年2月,抗战胜利后,孙渡率第一集团军总部由安庆调东北锦州,但是部队却被杜聿明拆散,分布在吉林和长沈铁路沿线,总司令孙渡只落得个空衔,常奔跑于长、沈、京、沪之间,既小心翼翼为蒋介石效劳,又对蒋心怀不满。
1947年9月,改为东北第一兵团,孙渡任司令官。
1948年1月,改为第六兵团,孙渡任司令官,辖60军、93军。6月,蒋介石以孙渡纵容部下走私资敌为由,将孙渡调任热河省主席, 另命
卢浚泉为第六兵团司令。
1949年6月任云南绥靖公署副主任(
卢汉为主任):9月21日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中将副长官(长官为
张群)。
12月,蒋介石调任孙渡为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派他回云南活动。但卢汉审时度势,12月9日在昆明宣布起义,云南和平解放,孙渡赋闲在家。
1951年3月5日,孙渡在云南清匪反霸运动中在家被捕,先被关押在重庆,后转押于北京
功德林战犯管理所。
1963年,孙渡被特赦释放,回到昆明后,任云南政治协商第二、三届会议委员。
1967年4月,孙渡打开水时不慎滑倒,有高血压的他因此突发脑溢血在云南昆明病故,享年72岁。
主要功绩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孙渡先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8军军长、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等要职,一直指挥、战斗在抗日第一线。自1938年秋到1945年秋的七年间,转战湘鄂赣等地区,坚持抗战。
在抗日战争期间,孙渡所率第58军等部,将士伤亡达10万人(其中8万人阵亡),伤毙敌军约5万人。抗战胜利后,他统率的第一集团军第58军、新3军接受了南昌、九江地区日军的投降。受降期间,孙渡兼任九江前进指挥所主任,主持了九江地区的日军受降工作,见证了中华民族胜利的荣光。
家庭成员
父亲,孙绍(一说孙汉鼎)。
夫人,唐芸赓(唐芸庚),唐继尧四妹,1950年云南解放后,唐芸赓被推选为昆明市的政协委员。孙渡去世后,1979年,唐芸赓与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德家结婚,1984年因脑出血病逝。
夫人,张灿琪,1944年元旦,与孙渡在江西上高县翰堂乡58军军营中举行了婚礼,1954年与孙渡离婚。
长女,孙沛。
长子,孙锦。
次女,孙溶。
历史评价
“孙渡是云南近现代历史名人,既有光辉的业绩,亦有坎坷的经历。孙渡一生最值得骄傲的就是坚持抗战这一段。光辉的七年,照耀其一生。正是孙渡坚持抗战这一光辉的历史,成为孙渡一生的重点,也为评价孙渡一生奠下了基石。”(
谢本书)
“威振长沙,武文经纬古今,铁军美誉英雄旅;震惊日寇,惨烈闻名中外,儒将光环常胜军。”(罗清佐《题滇军抗日名将孙渡》)
“历史人物总有其局限性,孙渡并不例外。他自幼深受儒家思想濡染,谨遵‘诚正修身’的传统操守,视名利若浮云,同情劳动人民,博览群书,见识宽广。这是难能可贵的。然而,由于‘忠君’思想的根深蒂固,束缚着他的进步。他认为“朝秦暮楚”会失去军人的气节,一直无法摆脱‘忠臣不事二主’的思想桎梏。他既对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厌恶反感,也佩服共产党的远见卓识和民族大义。但却始终没有勇气脱离国民党、投身共产党,这种矛盾心理一直萦绕着他,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
钱润光)
后世纪念
2020年02月,描绘云南著名抗日将领传奇人生的长篇人物传记《
抗日名将孙渡》,由团结出版社(2019年12月第一版)正式出版发行。
影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