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区域
经济术语
学习型区域是建立在区域信息化、网络化基础上,各区域主体在能动响应各种挑战和机遇过程中,形成具有柔性化的网络组织的区域。它强调区域是否有对外界环境变化进行整体性快速与柔性反应的能力.以及区域内现代企业、市场、政府、公众以及其他主体之间是否具有互动与协同关系,更强调学习是学习型区域获取上述能力与关系的关键。
特征
学习型区域具有以下特征:
(1)学习型区域具有被区域公众认同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构想,能够协调个人、部门和区域公共利益,促使个人、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和地方政府协同一致共同为实现区域发展构想而努力。
(2)学习型区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学习型单元。只有区域内的每一个个体、每一个组织都成为不同的学习型单元,整个区域才能成为学习型区域。
(3)学习型区域的本质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学习成为实现个人价值、提高组织利益和区域经济绩效的根本途径。建立在有效的个体学习组织学习和区域学习之上的学习型区域具有高水平的创新能力。其中,区域学习是提高学习型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由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学习型区域的经济发展以创新为动力。
(4)学习型区域形成了本地化产业簇群。由于交互学习和知识的本地化转移,特定的产业在一定地域内集聚。空间接近使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交互学习”更加便利,促进意会知识的产生和传播,实现知识资源共享。产业簇群内部激烈的竞争与合作是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
(5)学习型区域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本,组织间建立了高度信任关系。学习型区域组织间的相互作用是在市场竞争和现有制度框架下形成的,不仅反映了市场关系,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内涵。组织间的高度信任减少了知识交流中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交易成本
原则
对于将创建学习型区域作为区域发展战略目标的区域,由于采纳的政策不同以及所处的社会和经济环境迥异,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也显示出不同的发展轨迹。不同的区域创新系统具有不同的特色,不可能描绘出一个最优的区域创新系统作为范本。任何不考虑本区域的特殊条件,照搬其他区域成功经验的做法都注定要失败。当然,强调学习型区域的特色,并不是否定其共性。区域政策制定者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学习型区域的一般特征中归纳出政策原则,根据区域的特殊环境和资源状况,决定这些政策原则的具体应用方式。以下政策原则对于创建学习型区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第一,提供有效的个体终身学习所需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第二,通过教育和培训,培育有技能和有知识的个体劳动力,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并通过个体学习作用于组织学习来获取个体学习的全部收益。
第三,在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和系统中相互作用的其他组织之间,建立适当的网络,以提高组织学习绩效。
第四,推动有效的组织学习,不是只针对传统的高技术部门,而是涉及区域经济中所有具有发展高水平创新潜力的产业和服务业。
第五,合理利用区域已有的资源,使之为区域创新战略做出贡献。
第六,积极响应新的经济和社会变革,“遗忘”区域以前遗留下来的、不恰当的实践和知识。
第七,协调各部门和不同的管理层次(区域和国家)的政策。
第八,制定战略,培育适当的社会资本,使之成为促进有效的组织学习和创新的关键机制。
第九,不断评价个体学习参与、创新和劳动力市场变革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区域人口中下岗群体的再就业问题。
第十,确保区域学习和创新战略的合法性,使之成为区域全体人民的共识。
措施
1.加强个体学习,提高个体的创新能力
第一,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一是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打破国家办教育的单一模式,形成社会多元化办学的新体制。二是深化学校人事、分配、财务制度改革,着重解决学校管理体制僵化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激活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努力培养建设学习型区域所需的各种人才。
第三,改善社会文化环境,提高公民的文化水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公民终生学习,确立视学习为生活第一需要的生活观;建立和完善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使各类学习场所遍及区域各个角落,形成一个强大的、富有吸引力的“学习场”。
2.加强组织学习,提高系统要素的创新能力
第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建立独特的、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第二,加快科研院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应用型科研单位转制,改革科研院所人事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鼓励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科技人员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与各种所有制企业合作。
第三,发挥大学的知识源泉的作用。发展大学科技产业。加强大学科研与产业R&D的联系,改进大学研究体系,增强产业R&D能力,提高创新水平。同时,鼓励发展大学科技产业,提高大学科技成果的产出率和转化率。
3.加强区域学习。促进系统要素间的互动
第一。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是加强本地企业之间的联系。由政府通过政策、项目、财税等手段,促使企业自发或由行业组织牵头。以共同开发、共建研发机构、共同支持研究机构的研究与开发,形成植根于本地的产业簇群等形式,从互补的人力和技术资源中获得协同作用,促进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二是加强本地企业与区外企业,特别是国内外大公司之间的联系。进行联合开发,共建技术开发机构;进行资产重组,吸引国内外大公司兼并本地企业。
第二,加强企业与公共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企业要充分利用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科研机构要自觉面向市场,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深入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组织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大学要成为知识和科技开发与研究中心,与企业建立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人事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要为科技人员的流动提供便利条件。
第三,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调控效率。政府对创新的管理应从直接管理方式向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方式转变;管理手段从以行政指令和计划为主,向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市场机制进行调节与管理转变;完善科技立法。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加强知识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外资和社会集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建立和健全开放的技术市场体系,加强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
总之,创建学习型区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科技、经济、教育、文化及社会的各个部门、各个方面,需要区域内所有行为主体的共同参与。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变革过程,经过长期努力才能见到成效。任何希望在短期内建成学习型区域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创建学习型区域,应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利用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社会资本等资源,制定体现地区特色的政府干预政策。确保学习型区域的创建有效进行。
参考资料
学习型区域.MBA智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6 22:49
目录
概述
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