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北部45千米处,保护区范围全部在固原市原州区境内,除南端属官厅乡外,绝大部分居寨科乡。北起寨科乡吾尔朵,南至官厅乡的老虎嘴和前洼,东临寨科乡庄洼梁,西至寨科乡沙河子。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6°21′~106°27′,北纬36°10′~36°17′之间,南北长13.18千米,东西宽8.4千米,总面积666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70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25.5%;缓冲区面积140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21%;实验区面积356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3.5%。
历史沿革
1980年-1981年,宁夏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固原县做为全国14个农业现代化基地县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科学实验基地县之一,由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共同组织对固原县农业自然资源进行了综合考察和区划。
1982年,经固原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
1985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省级保护区。
2013年6月4日,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环境
位置
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北部45千米处,地处祁连山地槽东翼与鄂尔多斯台地西缘之间,居黄河流域的上游,黄土高原的中间地带。
地质地貌
云雾山是清水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海拔1800~2100米,最高峰2148.4米,大部分在2000米以下,山脉属南北走向。地质以石灰岩为主,其次是红沙岩,除个别山头岩石裸露外,一般山体浑圆,山坡平缓,黄土层覆盖深厚。地势南低北高,南坡平缓,北坡较陡,为黄土覆盖的低山丘陵区。
气候
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半干旱气候特征,大陆性与季风性都很明显。气候特点是干燥,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冬季寒长,夏季热短,温差大,日照长,光能丰富;冬春季风多,无霜期较短。年平均气温5℃,最热月7月,气温在22℃~25℃之间,最冷月1月,平均最低气温-14℃左右。≥0℃的积温为2370℃~2882℃,年日照时数为2500小时,太阳辐射总量125Kcal/cm2,年平均无霜期137天,年平均降水量445毫米。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暴雨霜冻冰雹干热风等。
水文
地下水: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补给主要是靠大气降水。基岩为石灰岩和红沙岩,其上覆盖黄土较厚,除个别山头基岩裸露外,一般覆盖黄土厚度达数米到数十米,地下水埋藏深度在70~100米之间,且储量相对较小,但水质良好。
地表水: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严重缺水区,地表水很少,没有长流水,在核心区只有11 眼水泉,流量较小,约为0.01立方米/秒,水质较好。若遇连续干旱年份,部分泉水将会出现干涸;逢雨水较好年份,泉水流量会相对增加。
土壤
山地灰褐土:主要分布在大小云雾山、尖山、堡子梁、蜗牛山等处及其山脚下,即海拔1999~2148米之间。其它地段土层较厚,土质肥沃,土壤呈淡褐色或棕褐色。
黑垆土:主要分布在1999米以下的丘陵梁峁一带及农田,土壤剖面表层为浅灰棕色,中部为浅灰褐色,轻壤质地,块状结构。
区域范围
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全部在固原市原州区境内,除南端属官厅乡外,绝大部分居寨科乡。北起寨科乡吾尔朵,南至官厅乡的老虎嘴和前洼,东临寨科乡庄洼梁,西至寨科乡沙河子。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6°21′~106°27′,北纬36°10′~36°17′之间,南北长13.18千米,东西宽8.4千米,总面积6660公顷。
核心区:位于保护区中偏北,南以高家新庄为界,北以马场沟道为界,东以蔡川洼为界、西以鞍子区为界。面积170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25.5%。
缓冲区:核心区以外、实验区以内为缓冲区。东以南埫沟底及石头沟公路为界,南以斜壕为界,西以鞍子区沟底为界,东北以堡子梁为界,面积140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21%。
实验区:缓冲区以外的区域划为实验区,南、东、北三面由前洼、西湾、庄洼梁、吾尔朵构成实验区的外围,西以沙河子为界。面积356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3.5%。
保护目标
综述
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
(1)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及包括植被、气候、土壤、野生动物、昆虫、微生物等在内的草原自然资源。
(2)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典型草原生物多样性。
(3)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典型草原自然生态“本底”。
(4)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基因库。
植物
截至2016年,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计有种子植物51科131属182种。占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植物种数的41%。其中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50科130属181种。有中国特有种植物文冠果和虎榛子2种,均为古老属种。从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看,保护区植物地理成分甚为复杂,全国15个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在保护区均有分布,植物区系复杂多样。从生活型看,保护区内以草本成分为主;从水分生态类型看,保护区内植物以旱生或中旱生为主。草本植物多数为旱生或中旱生型,在木本植物中中生或旱中生型多于旱生或中旱生型。保护区植被的建群种和优势种主要有本氏针茅百里香铁杆蒿星毛委陵菜茭蒿香茅草等。在植物科属组成中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豆科唇形科的重要值占77%,其他科占23%。按生活型划分有草本植物140种,乔灌木31种。饲用植物130多种,约占植物总数70%;药用植物100余种,蜜源植物30余种,观赏植物50余种,纺织植物30余种。
动物
截至2016年,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脊椎动物4纲15目34科74属77种,约占宁夏全区脊椎动物326种的23.6%,占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脊椎动物的38.5%。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玉带海雕金雕大鸨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兔狲猞猁灰鹤3种。区内有昆虫纲昆虫43科116种,蜘蛛纲蜘蛛5科7种。
管理措施
管理机构
1985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编委以宁编发[1985]57号文件批复,成立了宁夏固原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为科级事业单位,编制5人,行政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原畜牧局领导。1991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编委以宁编事发[1991]57号文件批准升格为处级事业单位。2000年机构合并后,行政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领导,为自治区农牧厅下设的全额拨款处级事业单位。保护区管理处内设资源保护科、科研科、办公室、公安派出所4个职能科室(所),马场保护管理站、监测试验站和6个保护监测点。编制34人,其中,事业正式编制24人,临时编制6人,公安行政编制4人。有事业编制在岗人员20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3人,专业技术人员8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2人),保护管理人员9人;有事业临时编制在岗人员6人;有公安行政编制在岗人员2人。共有在岗人员28人,每年财政事业费拨款90余万元。
截至2011年,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名称为“宁夏固原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属国家公益性事业单位,行政级别为处级,内设资源保护科、科研宣教科、办公室、计划财务科、经营管理科、公安派出所6个职能科室, 2个保护管理站,3个检查站,1个监测试验站。根据自然保护区组织机构建设的有关规定及主管部门的定编标准,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结合保护区实际,全处编制定为47人,管理处领导3人(处长1名、副处长2名)、资源保护科9人、办公室4人、科研宣教科8人、计划财务科2人、经营管理科3人、公安派出所6人(为公安序列编制、不占保护区管理处编制)、保护管理站6人(每站3人)、检查站6人(每站2人)。
管理方法
一、198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以宁公治[1988]53号文件批准成立了固原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派出所,行使企业公安派出所的职权。1998年,在撤销该企业派出所的同时,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以宁公(政治)字[1998]16号文批准成立了固原市原州区公安分局云雾山派出所,使保护区派出所纳入了地方公安机构,行使地方公安派出所职权。其主要职责是:维护保护区的生态安全;打击、处置各种违法、违例(保护区条例)行为、案件;维护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社会治安。
二、保护区成立以来,采取工程措施对核心区和缓冲区进行全面保护,在核心区修建生物网围栏10千米,缓冲区设立界桩多处,界线护埂6千米,修建瞭望塔1座,修建巡护防火路4条12千米,2006年以来,保护区管理处积极争取天然草原保护项目,对保护区3个功能区进行了全面围栏,围栏面积达85%以上。每年割建草原防火隔离带20千米。截至2011,共有警用防火车1辆,巡护车1辆,宣传车1辆,割草机4台。在保护区建派出所、管理站工作用房18间410平方米。建防火室46平方米,配备防火服20套,风力灭火机17台,防火梯1个,防火铁扫把、铁锨40余把,防火铁板8张50平方米。
三、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保护区周边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印制《云雾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2000余册,发送周围乡、村,户均1本。自2006年以来,每年10月上旬,通过出动宣传车辆、印发宣传彩页、制作防火宣传展板、播放宣传录音等形式,在保护区相邻的官厅、寨科两乡集市日进行草原防火重要性及防火知识宣传活动。据统计,共出动车辆20余次、制作宣传展板8面、印发宣传彩页10000余份、播放宣传录音30余次。
管理内容
2014年,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进了“草原协议保护”项目,以划定草原协议保护地、补贴农机具、提供优良草籽、指导示范户种植牧草、兑现保护资金、发放小额贷款等形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区管理,探索着带动保护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截至2016年05月,已建立协议保护示范户32家,协议保护示范党组织1家,累计建立草原协议保护地639.04公顷。
开发建设
基础建设
2017年2月,投资50万元,建设保护区界桩、界碑,包括埋设界桩300个、界碑20个。建设保护区动物、昆虫标本陈列室162平方米。
2022年,宁夏将对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进一步摸清自然保护地范围内湿地、草原、荒地等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种类、分布等自然状况。
品牌建设
1991年,被农业部评为“农业环保工作先进集体”。
1993年,被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组织接纳为首批成员。
1999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土资源部等部局评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
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宁夏固原云雾山兽类鸟类及昆虫重要栖息地入选。
科学研究
2003年起,与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工作站合作开展了狐狸野化放归自然控制鼠害试验研究项目,截至2010年9月,共野化狐狸7批328只,分别投放到宁夏、内蒙、陕西、四川等省区20个市县区29 个放归点的草原(森林)区,鼠害控制面积达43.3万公顷,大大降低了灭鼠成本。
2009年1月成立了《宁夏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小组。在对1984年形成的云雾山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资料及《宁夏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建设方案》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又对云雾山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生物资源、人文景观资源、经营情况、环境质量、基础设施以及保护区境内、周边社会经济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以此作为总体规划的基础材料。
旅游景点
宁夏固原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历史文物为主的综合性省级博物馆。占地面积近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馆藏文物近2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23件(组),国宝级文物3件,即鎏金银壶、玻璃碗、漆棺画。馆内设有5个工作部门,工作人员42名,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0名。经过20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重点博物馆之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国家一级风险防范单位,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人事部、文化部联合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固原古代文明陈列”荣获全国陈列展览十大精品提名奖。
生态价值
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典型草原类型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典型草原保留面积最大的典型地段,代表着黄土高原特有的典型草原自然生态系统,是黄土高原的自然生态“本底” 和生物资源的储源地,是研究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天然“宝库”。从全球来看,像云雾山保护区这样以本氏针茅为建群种的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及其生境集中分布的甚为少见,所见者也多属零星分布。是全国乃至全球典型草原生态系统保留最完整、原生性最强、面积最大且集中连片分布的典型区域。属全球同类型生态系统的最好代表。加强这一典型地段的保护,对于保护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草原和灌丛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可为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防护林营造、水土流失的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为黄土高原草业、草地畜牧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模式,为草地科学、生态环境科学、科研和教学等提供理想场所。同时可更好地为改善和恢复黄土高原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护母亲河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服务,最终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2 10:5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