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江,或叫宁江河,古称左别溪,广东沿海河流
韩江上游
梅江段支流。是梅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发源于江西省
寻乌县荷峰畲,贯穿
广东省兴宁市南北,至水口圩汇合梅江,全长107公里,流域面积1364.75平方公里。被称为
兴宁市的母亲河。
干流概况
宁江,古称左别溪,广东沿海河流韩江上游梅江段支流。是流域面积最大的梅江支流。干流以上有黄陂河、罗岗河两支。一般以黄陂河为正源,发源于江西省
寻乌县丹溪乡高峰村荷峰畲,自西北向东南流,在黄槐镇上白沙溪进入广东省
兴宁市黄溪村,经上翁、下翁、黄陂圩、陶古、径口、甘砖、黄留、寺岗、土墩、白泡,至
合水镇与罗岗河汇合为宁江。沿途接纳宝龙、黄槐、双下、粒坑、大坑、张坑等溪水。河面宽15至40米,全长49.5公里。集水面积243平方公里,流域内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以上。河床坡降1:500。
宁江干流自合水镇起,贯穿兴宁市南北,流经
新陂镇、
兴城镇、
刁坊镇、
坭陂镇、
新圩镇,南至
水口镇水口圩汇合梅江,全长107公里。从合水至水口主干河道长57.5公里,宽65至90米。沿途接纳32条山溪小河,呈叶脉状汇入宁江,流域面积1364.7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5%。
水文特征
宁江的特点是:洪流急,集流快(洪峰流速1.4米每秒至2.0米每秒,区间集流时间1至3小时),洪峰高,持续短,枯流小(洪水高出地面3.0至6.0米,洪峰持续时间1至2小时,枯水流量2.0立方米每秒至3.0立方米每秒),因此每逢暴雨3小时后,宁江便出现洪峰。另一方面,由于地形狭长,降雨有先后,分布亦不均匀,常出现一个洪峰才过去,第二个洪峰又来临。尤其是坭陂下游,众水所归,沙质土堤,每当洪水位超过4.8米时,堤后冒水随处可见。
自然灾害
民国26年(1937年)农历7月12日,大水灾。宁江两岸受洪水冲刷地区达百里,崩堤101处,倒塌房屋3350间,淹没良田7万亩,受灾15万人。洪水围城,距城墙雉堞仅2尺。
民国36年(1947年)6月8日,特大洪水。8日上午,宁江上游的罗岗、黄陂、石马山洪暴发,百里宁江到处溃堤,两岸农田村舍无不遭灾。黄陂圩沿公路数十间店铺被毁,淹死120余人。龙田车坜、曲塘、金星(军段)溃堤20余处,良田800余亩变成沙坝。兴城体育场司令台侧和城南柿子树下河堤崩决两处,上华桥(木桥)被冲毁,城内外十余里一片汪洋。9日,洪水告退;17日,再次发生洪水。据不完全统计,两次洪灾,共崩塌河堤8288丈,淹浸稻田17.8万亩,房屋倒塌5417间,冲坏公路564米、桥涵22座,交通停顿,电话中断,受灾居民15万人,淹死120余人,淹死牲畜1850头。
1957年5月9日至6月5日,累计降雨566毫米,河水三次暴涨。其中6月5日西河桥水高达5.05米,超过警戒水位1.55米,宁江堤围213处出现险情。经过2.2万多人的防洪抢险,保护了宁江大堤及两岸农田免受损失。但由于这场洪水特大.小河堤崩溃2689处,冲坏山塘82座、崩岗堵口和陂头2400多处;加上是日有龙卷风,使全县26个乡261个农业合作社遭受损失。共计倒塌房屋675间,因灾减产或失收水稻42990亩,其中完全失收9197亩,秧苗损失2712亩,塘鱼损失912口。9月18日,龙北、岗背、石马、龙田又暴雨成灾,普遍降雨137至152毫米,河堤出险290处,冲跨陂头69座,桥梁70座,稻田变沙滩300余亩。
1980年4月21日至26日,全县普降大雨和暴雨。降雨300毫米以上的有12个公社,200毫米以上的有31个公社,宁江堤围出现险情92处,回水线决堤6处、长486米,山溪河堤崩溃58处、长4318米,冲坏陂头299处、山塘15口、桥梁56座,淹浸耕地73400亩,冲坏农田4197亩,其中变成沙滩2570亩,塌房110间,死3人、伤1人。
主要支流
罗岗河,主流溪美水发源于罗浮镇上下畲,经坪田、溪美、官庄至徐坑汇集蕉坑、元潘、霞岚三条溪水,向南流经坪洋在合水汇入宁江。全长39.8公里,集水面积294.6平方公里,河面宽15至40米,洪水流量840立方米/秒,枯水流量1.00立方米/秒。
大坪河,由屏汉、大福、鸽池、洋田4条溪水在大坪圩附近汇合成大坪河。主流屏汉水源于二架笔。大坪圩至潭坑汇入罗岗河,全长9.8公里,集水面积86.2平方公里。流域范围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淤积,不少河段与耕地持平。
石马河,发源于铁山嶂仙人庵,由东北向西南流,经五爱、上庄、下庄、新星、洋门、磜下、龙田石壁(汇合官田河)、水陂至曲塘入宁江。沿途接纳公陂、马下、郑塘、刁田等溪水。仙人庵至石壁全长22公里,集水面积152.7平方公里,河宽20至30米。洪水流量最大为570立方米/秒,枯水流量最小为0.6立方米/秒。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不少村段河床淤沙与耕地持平。
乐仙河,发源于新陂镇乐仙村顿塘,自西向东流,经仙人座石、石陂头、枫山围、家庄围至人民医院侧汇入宁江。全长10.7公里,集水面积13.2平方公里,河床高出田面0.5至1米。
麻岭河,发源于叶南上径高洋寨,自西向东流,经富祝、麻岭和新陂镇三新、上长岭、新庄、华新(纳九莱口河)至米寨入宁江。全长14.5公里,集水面积58.5平方公里,河床高出田面1至5米。
曾坑河,发源于曾坑棉畲,出新陂茅塘,经福兴五里、矮岗(纳石屐河)入宁江。全长13公里,集水面积33.2平方公里。河床高出田面1至3米。
兴江河,发源于永和镇夜明乡茶子坳,经跌马、湖乡、板子、永星、新民、沙坪、成鹊、华岭至围头溪入宁江。跌马至三渡桥全长17公里,集水面积33.1平方公里,河床高出田面1至2米。
三枫河,又名笃陂河,发源于南蛇岗柯树坑,经东坑、竹子坪、三枫、仁里、长安、石陂、大成及坜陂东红、笃陂入宁江。沿途接纳锦洞、寨子两溪水。全长30公里,集水面积43.4平方公里。
观丰河,发源于新圩镇双头九子栋,经双头、径南(新圩镇属)、观丰至船添入宁江。沿途接纳寨塘、新丰两条溪水。全长12公里,集水面积25.2平方公里。
和山河,由七层、曾塘两溪水汇合成和山河,经大茔、和山、和一至宁新街道洋湖桥入宁江。和山岩至洋湖桥全长20公里,集水面积39.5平方公里。
水利概况
航道航运
宁江自县北至县南,贯穿全县境,长105公里,为明清和民国时期县内运输动脉。自合水至县城段可通行小木船,县城至水口段可通行机动船。建国初期,兴城至水口仍有船舶通行。1957年兴建合水水库后,加之在下游沿河两岸开挖东、西两灌沟,宁江以灌溉排涝为主,行船很少。70年代初,下游河道上陆续架起13座桥梁,桥面低矮。1976年后,宁江停止通航。
水口港,位于宁江与梅江交合处的
水口镇。港区水陆交通便利,陆路与双水公路(水口-水寨)、官汕路连接,西达五华县城水寨镇,东往
梅州市梅县区,南通潮州、汕头,北至兴宁市城;水路上行可达五华水寨,下行通
梅州、汕头。1985年有码头1座、舶船位2个(25吨级)、仓库1座(316平方米)、堆场1座。
河道治理
兴宁河溪众多,集水面积3平方公里以上的就有55条。这些河流河道弯曲,源短流急,洪流变差大,人们称为“尿澡河”。解放前,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日渐淤高,集水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50%以上高出田面1至2米,成了“地上河”。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把整治宁江等河流列为重要的防洪工程,分期分级分段改造,有效地消除或减轻了洪水灾害。
宁江干流长57.5公里,河道弯曲百余处,宽窄悬殊,宽的超过200米,窄的仅40余米。属万亩围堤的有鹅椒堤、柑子堤、新陂堤三处,堤围矮小单薄。民国37年(1948年),兴宁市政府对宁江围堤调查,围堤最矮的2.2米,最高的5.6米,平均高度为2.9米;堤面平均宽度只有0.8米,最宽为1.2米;坡度:外坡1:1,内坡1:0.5;安全泄量只达250立方米每秒左右。解放前,宁江经常崩堤,水灾频繁。民国27年,成立鹅椒堤修复委员会,拟加高和扩宽堤基堤面,均未实施。民国37年,兴宁市政府奉广东省主席
宋子文令,对宁江堤围状况进行调查,制表上报,但无任何治理措施。
1949年12月,县人民民主政府拨出一批粮食,以工代赈,打桩抛石护岸,重点加固对县城威胁最严重的鹅椒堤,接着对游鱼上水、罗坝、大桥围、三潭、虱麻潭等危险堤段培修加固。1952年9至11月,在组织技术人员对宁江全线进行勘测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群众对龙田曲塘至新圩两岸河堤全面进行培修,普遍加高加厚1至2米,个别堤段加厚3至4米,从而经受住1953年夏季三次大洪水的威胁。
1968年起改造宁江,裁弯取直(顺),扩宽河道,加固围堤。是年冬,改造椒子坝至老坝尾桥河段,1971年经洪水考验,效益良好。此后每年冬春都搞移河改道工程,至1978年春先后完成刁坊、坭陂、新圩、蓝布、望江狮、曲塘等12段工程。改河前原段长43.3公里,改造后为29.8公里,共缩短13.5公里,纯增耕地2986亩。老河道原有百多处急弯险段,经改造共消除险段77处。河床逐年降低,1976年、1979年、1985年河床变化测定:西河桥1976年河床高程为107.70米,1985年为105.78米,对比降低1.92米;坭陂桥1976年河床高程为100.60米,1985年为99.40米,对比降低1.2米。流程时间相对缩短2.5小时,相应流速平均从1.5米每秒,加快到1.9米每秒,同一断面流量相应增大27%。12段改造工程,可计算之工程费851.89万元,投放工日1564.8万个(由生产队派工,其报酬未计算在工程费内),完成土方1105万立方米,石方11.97万立方米,混凝土792立方米。
与此同时,对28条小河的弯曲狭小、排泄不畅或高出地面的有害河段,结合农田基本建设,进行裁弯取直、扩宽河道、降低河床等整治工作,共完成土方691万立方米,石方2万立方米。
灌溉工程
望江桥闸,位于兴城北面约5公里的望江狮。1952年在宁江筑拦河木石(夹)陂。1965年冬,建高为1.5米的干石硬壳陂,解决了引水和捧淤问题,但陂头上游水位提高,影响环陂、老虎陂的排涝。1974年望江移河时,拆除硬壳陂,兴建钢筋混凝土桥闸,较好地解决了防洪、灌溉、排涝之问的矛盾。桥闸长66.4米,有16孔,每孔宽3.4米,闸高2米,安装电动启闭钢板闸门,通过洪流量500立方米每秒。该工程于1975年3月竣工,投资18万元,投放工日1.2万个,填挖土方3200立方米,石方1465立方米,混凝土420立方米。
城东灌溉渠,长18.5公里,从宁江望江狮拦河陂引水至宁中、城镇、宁新、刁坊、坜陂、坭陂、新圩等7个区(镇),灌溉农田4.08万亩,是县内最大的灌渠。主体工程分二期完成,第一期工程从宁中镇望江狮至坜陂古河陂,全长10公里,引水流量3.5立方米每秒,断面底宽3米,水深1.4米,坡降1/5000。有穿河涵5座,大小涵洞13座,灌溉面积3.38万亩。于1952年3月动工,同年11月完成。1956年进行第二期工程,从古陂河延伸到坭陂镇齐陂沥,流入赤田排水沟田螺湖闸,输水至新圩镇的新里、新北。灌溉延长8.5公里,引水流量1立方米每秒,渠底宽2.5米,水深0.8米,坡降1/3000,受益面积7000亩。1959年冬,将望江进水闸和兴平公路涵各扩建一孔,增加引水量1.42立方米每秒。1965年,加高鹅湖、洋岭一带渠堤,扩建黄岭公路涵、和山河穿河涵,增大输水流量。由于兴建飞机场后,内外排水沟的水均流入城东渠,使洋里、大岭、东风一带渠道成了排洪沟,每遇防洪都很吃力。1974年冬扩大宁新、洋里和坜陂西联一带渠道,从原来6米扩大至8米,并拆除兴江排洪闸,把兴江洪水纳入城东渠,至坜陂古河陂汇入坜陂河,一并排出宁江。整个工程投放工日16.5万个,投资16.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1万元,群众自筹5.5万元。完成土方18.5万立方米,石方1057立方米,混凝土200立方米。
宁西灌溉渠,是合水水库配套工程,从合水水库引水灌溉龙田、叶塘、新陂3个区(镇)的高排田。该渠全长20公里,引水流量5立方米每秒,断面底宽4米,水深1.4米,坡降1/4000,穿河涵8座,大小涵洞42座,灌溉控制闸5座,受益面积1.27万亩。工程于1956年测量设计,1957年8月全面施工,翌年2月竣工。投放工日32.6万个,总工程费44.2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3.96万元。完成土方33.75万立方米,石方6000立方米,混凝土500立方米。宁西渠主堤流入九莱口河后,则利用老河道裁弯取直(顺),作为主灌渠使用,在新金、华兴、米寨设三个控制闸,便于泄洪和灌溉。
五联灌渠,龙田的水陂、凉伞、蓼塘、李坑、鸳塘等5个乡,一向是丘陵苦旱地区。1954年,5个乡联合修建从石马河引水的灌溉渠,命名为五联渠。在角罗径砻衣屋附近建陂引水,因隧洞工程艰巨,施工时间长,至1958年3月才全部完工。1957年兴建石壁水库后,五联渠成为石壁水库的主要灌渠。渠全长22公里,引水流量2立方米每秒,断面底宽2.5米,水深0.8米,坡降1/2500,隧洞长261米,大小涵闸l0座,灌溉面积8500亩。投放工日34.5万个,总工程费48.8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1.83万元,其余自筹解决。完成土方27万立方米,石方1.18万立方米,混凝土300立方米。
蓄水工程
为了控制洪水,蓄洪刹峰,1956年冬,兴建大型
合水水库,控制宁江的两大支流黄陂河及罗岗河(含大坪河)。1957年9月,动工兴建
石壁水库,控制宁江的第三大支流石马河。其余28条山溪小河,按防洪灌溉需要,兴建了大小不等的水库及山塘。到1985年止,全县55条河溪上共建成大、中、小型水库138宗。其中大型水库1宗(合水),总库容1.1亿立方米;中型水库3宗(
温公水库、和山岩水库、
石壁水库),总库容4665万立方米;小(一)型水库38宗,总库容9142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96宗,总库容2896万立方米。建山塘1307宗,总蓄水量1727万立方米。全县水库山塘总灌溉面积达30.2万亩。
合水水库,位于县北,离城14公里,兴建在宁江主流黄陂河与罗岗河的汇合处,集水面积568多平方公里,占宁江流域面积41.6%。全库面积1.9万亩,除百年一遇大水可淹没面积1.2万亩外,尚有陆地面积6505亩,其中林地4789亩,耕地或荒山1716亩。1956年10月动工兴建,翌年7月建成,总库容为5300万立方米。1959年和1964年两次扩建后,最大库容为1.1亿立方米,属大(二)型水库。水库以防洪为主,保证灌溉,兼顾排涝,结合发电、养鱼。它是宁江水网枢纽工程,捍卫着兴宁市城区及宁江两岸13个区、镇20多万人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防洪面积11万亩,灌溉农田7万多亩。合水水库对洪水能吞能吐,群众称之为“仙人肚”。水库建成后,党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领导人陶铸、
胡耀邦、
贺龙、
聂荣臻、
赵紫阳、
叶剑英、
罗瑞卿等先后亲临水库视察和指导。
温公水库,位于黄陂圩北面7公里,集水面积56.2平方公里(含班基坪水库22平方公里),是合水水库上游的中型水库,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对合水水库起滞洪作用,农田灌溉面积6048亩。1958年冬动工,翌年春建成。经扩建后,坝高36.3米,坝长117米,顶宽4.6米,有效库容1486.5万立方米,最大库容2077万立方米。坝底设有钢筋混凝土圆涵1条,长200米,直径1米,最大流量7.4立方米每秒。主坝左侧溢洪道一座,底宽20米,最大泄洪量102立方米每秒。该水库是“大跃进”时期急促上阵的工程,主坝夯实不够,质量差,水库启用后,渗漏严重。1975年进行四项工程维修配套。1984年10月,又进行安全加固。
石壁水库,是以防洪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库。它控制石马河洪水,配合合水水库保障宁江盆地免受洪涝,并使龙田东南丘陵地带1.02万亩农田解除旱患。库址位于龙田区石壁村梅江围上角,距兴城17公里,集水面积102平方公里。1957年9且动工兴建,翌年4月初步建成。总库容1072万立方米,有效库容500万立方米。1960年10月至1962年10月进行续建,主坝加高2.3米,总高为23.2米,原水泥套筒闸门改为钢板套筒闸门,完善消力池、防浪墙反滤层、平台沟等设施。1975至1976年6月,加高培厚主坝,坝顶高程增至160.50米,主坝净高为25.3米,坝顶扩宽至5米,坝后坡由原1:2.25加厚为1:2.5,后坝脚扩宽32米。基建和续建工程共完成土方29.2万立方米,石方1.01万立方米,混凝土2268立方米。工程费合计109万元。由于上游水土流失严重,1984年实测,有效库容已被淤积433.1万立方米,占86.9%,坝前库底已淤高11.6米,水库濒临报废。同年六七月间,省水电科研所派人到该库进行排淤试验,40天排泄淤泥32.85万立方米。1985年5月进行第二次试验,30天排淤泥36.96万立方米。两次试验除去进沙外,恢复有效库容61万立方米。该库经省水电厅确定为泄洪排淤工程,列入1986年度水利基建项目,工程费用95万元,其中省投资80万元。1985年10月动工,1986年大汛前完成。
和山岩水库,是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的中型水库。它配合合水、石壁两水库防洪,减少宁江槽泄流量,解决下游1.65万亩农田灌溉。库址位于兴城东北面和山岩背,离城7公里,集水面积32.5平方公里,与上游的七层发电水库、和山水库形成以大套小的梯级水库。坝高18米,总库容151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728.8万立方米。1958年冬兴建,翌年春竣工。该库建于“大跃进”期问,质量差,工程配套不完善。1961年、1962年、1963年、1971年、1974年、1979年先后进行续建,安全加固和工程配套。续建后的和山岩水库坝高21.86米,坝顶宽4米,防浪墙高1.3米,迎水坡甩干砌石护坡至坝顶。背水坡分二级,设2米宽平台一套。平台以上坡度1:2.5,平台以下1:2.75。凿公陂山洞1条引石马水进库,洞长240米,洞高1.5米,宽1.2米,枯水期可引流量0.2立方米每秒。另外在死鬼坳副坝底开凿长84米、高0.8米、宽0.6米的穿山洞1条,解决永和、宁新部分高排田的灌溉。
流域概况
地形地貌
发源地属闽赣边境武夷山系,阳天嶂为最高峰。从罗浮镇北部的阳天嶂发脉向东南至罗岗镇东北面的狐子嶂,分东西两列山系。由东至东南为铁山嶂山系,沿兴宁与寻乌、平远、梅县边境至水口梅江北岸,长约80余公里;由东北至西南为南山嶂山系,沿兴宁与龙川、五华边境伸展至水口西北部,长约70公里。
上中游属宁江两翼平原之外侧及其上游罗岗河的河(溪)谷地域,间有台地,以砂页岩台地、红色岩系台地、花岗岩台地为主。红色岩系台地,大面积分布于兴宁盆地内,界于阶地与丘陵之间,沿盆地边缘绵亘,呈波浪形起伏的浑圆丘状为主,海拔250米以下,相对高差25至50米,地形坡度10至15度。砂页岩台地,主要见于河谷和盆地内,由于地层经过褶皱和断裂影响,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垅岗状排列。花岗岩台地主要见于花岗岩出露地区,多呈平缓的波浪状形态,一般风化层较厚,易开垦。
下游属平原阶地,地面平坦,起伏舒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10米。分布于合水以南沿宁江、梅江两岸,包括兴城镇、宁中、宁新、龙田、叶塘、新陂、福兴、永和、坜陂、刁坊、坭跛、新圩、水口、下堡等全部或部分乡村,约33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7%。由于受东西两大断裂控制,造成断陷盆地,湖盆堆积和第四纪河流侵蚀作用而成的冲积洪积平原(俗称
宁江平原),其东半部是中生代末期以来的紫红色泥岩、粉砂岩、粉沙质泥岩等碎屑岩类沉积物;而西半部为新生代第四纪松散岩类沉积物。在上述地段沿宁江两岸数百米至千米处均为洪积、冲积堆积区域,一般高出河床1至数米。地表土地肥沃,土层较厚,而在宁江河主要支流如黄陂河、罗岗河等河谷中均可见河谷平原,冲积物厚度不大,多小于15米,易自然灌溉,属县内主要农作物高产区。
气候特点
地处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气候地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春季冷暖多变,低温阴雨多;夏季高温、湿润、多雨;秋季前期以台风热雷雨影响为主,后半期以冷空气影响为主;冬季寒冷少雨,日照多、有冰霜。总的气候特点是,光热充足,雨量较丰,气候温暖湿润,灾害性天气较多,光、温、水地域差异明显。
沿岸集镇
黄陂镇,地处县北部。东邻龙北,西连罗岗,南靠岗背,北接黄槐。1949年6月,成立黄陂区人民民主政府。1957年,称黄陂乡。1958年9月,成立黄陂人民公社。1961年,分出岗背公社,1978年,又分出黄槐公社。1983年,改称区后,辖粒坑、龙溪、陶古、陶塘、径口、大联、翁公、中心、甘砖9个乡。区址黄陂圩,距县城36公里。全区面积73.26平方公里。黄陂圩原名中洞圩,在禾村三圳溪。明朝为全县十二圩场之一。后因洪水冲毁,迁至现址,更名黄陂圩。到清雍正年间,发展成3条街道的小圩镇。农历三、六、九日为圩期,梅县区梅西镇、平远县石正镇和兴宁市北部乡镇均有人到此交易,为兴宁市较大圩场之一。解放后,圩场规模有所扩大,赴圩人数常有8000至1万人。全区四面环山,中间为狭长盆地。陶塘、陶古、中心、径口、甘砖、禾村等乡,有数千亩联片耕地,称为“黄陂小平原”。70年代始,大搞农田基本建设,黄驶河道裁弯取直,加筑堤围;调整排灌系统、平整耕地,建成稳产高产农田。1985年,水稻9879亩,年总产稻谷7205吨,年亩产816公斤,是兴宁市水稻高产区之一。生姜是传统土特产,主要产地为龙溪、陶塘、翁公、粒坑、大联等地。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以挖煤、烧石灰、制水泥、炼铁和运输业为主,带动其他副业。1982年4月,出席煤炭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煤炭战线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大会。水力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3856千瓦。至1985年,已办县属电站1个,装机容量1880千瓦。
罗岗镇,位于兴宁市北部。东接黄陂、黄槐,西邻龙川县,南连大坪、坪洋,北靠罗浮。面积155.95平方公里。四面环山,东北面有大望山、虎子嶂、马子嶂、东瓜嶂,西北有黄毛嶂、龙母嶂等。1949年6月,成立罗岗区人民民主政府。1951年5月,并入浮岗区。10月,从浮岗分出设罗岗区。1957年,分设罗东、罗西两乡。1958年9月,两乡合并成立罗岗人民公社。1978年,分设罗岗、下岚、官庄三个公社。1983年,三社合并成立罗岗区,辖白水、蕉坑、蕉一、元潘、德丰、罗中、罗东、联兴、官庄、澄清、溪美、溪联、五福、霞岚、红旗、徐溪、福胜17个乡。区址罗岗圩,距县城40公里。毛竹产量居全县之首,油茶仅次于罗浮,居全县第二。办有溪尾、古坑、棚板桥、白水、霞岚、红旗等7个林场。罗岗圩始建于明朝,是仅次于龙田、坭陂的第三大圩场,上市产品多是木薯、木炭等山货土产。农历二、五、八日为圩期,赴圩者常有1万多人。罗岗煤矿从蚊帐顶起,绵延于霞岚、坪洋、福胜、联兴、官庄一带,蕴藏量1710万吨。
大坪镇,位于兴宁市西北部。东邻坪洋、合水,南连叶塘、叶南,西接龙川,北靠罗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面积155.08平方公里。1949年6月,成立大坪区人民民主政府。1957年,分设大坪、坪南两乡。1958年,两乡合并成立大坪公社。1978年3月,大坪公社分为大坪、吴田、兰亭3个公社。1983年10月,三社合为大坪区,辖小碰、吴田、岭河、布骆、屏汉、白云、祠堂、坪中、鸽池、咨洞、黄坑、大福、河岭、上大塘、下大塘、陶坑、将军塘、兰亭、朱坑19个乡。1985年有9268户,47366人。区址大坪圩,距县城29公里。大坪圩,建于明朝初年。原有店铺矮小,街道狭窄,解放后经扩建、新建,圩场规模扩大。农历三、六、九日为圩期,赴圩人数常有五六千人。上市农副产品较大宗的有稻谷、大米、木薯、豆类、牲畜、果品、原木、竹及竹木制品等。本区荒山多,历来水土流失严重。解放后,经30多年来的大规模的治山治水治田,水土流失有所控制,生产条件逐步改善。木薯是主要农作物之一,生产木薯干片为全县之冠。紫胶生产也发展较快,是县紫胶生产基地之一。
合水镇,位于兴宁市中部。黄陂河、罗岗河汇合于此,故名合水。南与龙田相邻,西接叶塘,西北毗大坪,北与坪洋、岗背为界,东与龙北相连。1958年9月,从龙田划出,建立合水公社。1983年10月,改为合水区,辖溪唇、富和、五联、双溪、乐群5个乡和合水农场8个管理区。1985年,有3373户,17588人,其中农场4766人。区址合水水库主坝东,距县城13公里。合水水库居于区中心地带,库区18958亩,其中水域占地1万余亩,最大库容量1.1亿立方米。合水农场是兴宁市水果生产基地,主要品种是蕉柑,次为温州蜜柑、茶枝柑、椪柑、年桔、化州桔等。橙有雪橙、甜橙、五月红夏橙,品种齐全,早、中、迟熟俱备,产品远销梅州、广州、深圳、香港等地。1961年,兴合铁路通车,1970年,兴建梅隆铁路,铁路局和中心站设在合水。公路四通八达。区内各乡和管理区都有机耕道相通,除五管区外,均可通汽车。四、五、六管理区有机动船4艘往来。合水是兴宁市的旅游胜地,有花塔、湖心亭、八角亭、革命烈士纪念碑,有山有水,有鱼有果,风光旖旎。1985年,成立合水旅游服务公司,增添旅游设施,新建三层楼房为招待所,内设120张床位和音乐茶座、舞厅、电子游戏等,还有花艇、麻雀艇、水上飞机各一艘,飞船二艘,鹅船、水上脚踏船10艘。乘座飞船可览湖光山色,登花塔可眺望锦绣河山。在旅游高峰季节,一天游客多至数千人。
龙田镇,位于兴宁市中部。东与石马、宁塘相连,南与宁中接壤,西与叶塘为邻,北连合水、龙北。面积42.44平方公里。1951年,从龙石区分出,设龙田区。1958年9月,成立龙田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龙田区,辖金星、凉伞、龙盘、曲塘、坪埂、鸳塘、环陂、居公桥、五一、蓼塘、丽溪、碧园、羊岭、高陂、水陂、石壁16个乡。区址龙田圩,距县城9公里。兴平公路和梅隆铁路兴合支线从龙田圩经过,纵贯本区南北,连结赣南、平远和兴宁北部地区。龙石公路东通石马、梅县。宁江河龙田段有3座大桥,与叶塘、新陂相通,交通方便,是兴宁北半县较大的商品集散地。明朝初年,建立龙田圩,是仅次于县城的大镇(兴宁市向有“头龙田,二坭陂”之说)。民国时期,集市交易以大米、杂粮、果品、蔬菜、生猪、竹器、石灰、煤炭为大宗,其中大米(有来自赣南、龙川)交易额每圩多至500余石(每石约100公斤)。解放后,扩宽街道,陆续兴建农贸交易市亭。农历二、五、八日为圩期,赴圩人数常有1万至1.5万人。本区属丘陵平原相交地带,以农业为主。特产龙眼,已有600多年栽培历史。盘石、五一、蓼塘仍有300多年的老树,为兴宁市元肉(俗称龙眼干)产地。木制品颇负盛名,圆、方两类产品俱全。圆匠以环陂乡烟墩窝为主,家家娴熟此艺,主产水桶、尿桶、尿杓、猪盆、鸡盆、脚盆、脸盆、锅盖等;方匠主产床、桌、凳、柜、橱等农家具。许康裕家私店精制家具,擅长雕刻装饰,“许家师傅”闻名全县。
兴城镇,位于县境西南,宁江河畔,兴宁盆地中央。东与宁新区接壤,西与福兴、新陂两区相连,北与宁中区毗邻。自明洪武二年(1369年)起,为历代县治所在地。城墙初为土垣,后改为砖城。最后一次重修在清朝末年。现大部分墙基仍在,上面兴建厂房和住宅。除南门(迎薰门)仍保留完整外,东、西两城门均已拆除,北门则仅存内门。原城区范围不大,改筑砖城后,城围长626丈,城内面积0.98平方公里。兴城镇向以商业繁荣著称,早在明末清初已成为潮盐转销地。抗日战争期间为粤东重镇。解放后,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1979年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内外贸易活跃,成为粤东一大商品集散地。民国18年(1929年)以前,兴城由县政府直接管理。民国20年,开始设立附城镇公所,负责管理城镇行政事务和社会治安。解放后,1949年5月,成立附城区人民民主政府。1950年10月,改称城镇人民政府。1957年,更名为城镇人民委员会。1959年6月,成立城镇人民公社。1980年12月,复称城镇人民政府。兴城镇是兴宁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清县衙、民国县政府设于此。民国26年(1937年)至民国38年5月,曾是广东省第六(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解放后,县党政机关及其所属部、委、办、局等办事机构均设于兴城镇。
坭陂镇,地处兴宁市中南部。北连坜陂,西接刁坊,南邻五华县,东靠新圩区。宁江从西北向东南纵贯。面积76.71平方公里。1949年5月,设坭陂区人民民主政府。1950年,与刁坊区合并,称陂坊区。1951年,从陂坊区分出,设坭跛区。1957年,称坭陂乡。1958年,成立坭陂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坭陂区,辖笃陂、新民、大新、汤一、汤二、将军、东山、理中、宣明、文东、柑子、官跛、合湖、湖柏、河心、黄垌、王村、角塘18个乡。区址坭陂圩,距县城15公里。坭陂圩是兴宁市较大圩镇之一。明清时期,先后建有文昌祠、尊经阁、玄帝宫、财神庙、八角亭等。解放后,街区面积扩大,现有大小街道12条,即河唇街、咸鱼街、宫前街、宫门口、布行街、朝阳街、米行街、大兴街、福旺街、猪牛行、三鸟行、笠麻行等。1982年后扩建市亭21栋和新建农民街1条。农历三、六、九为圩期,赴圩的主要来自县南各区乡及五华、梅县等地群众,常有1万余人。1985年,集市成交额846万元。解放后,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耕地面积扩大。1985年,耕地27721亩,种植水稻23861亩,年总产稻谷2.03万吨,年亩产859公斤,是本水稻高产区。坭陂猪属华北型大耳猪,具有早熟、适应性强、生长快、产仔多、母性好等特点。1976年,评为广东省地方良种猪。织布是本区的传统工副业。解放前,多数农户都有织布机,有布乡之称。主要生产“三丈白”、“九六”和“加阔”布等,经染、浆、碾后销往江西、福建等省。解放后,仅有少数集体厂生产,产量大为减少。旅居海外的侨胞和港澳台同胞较多。华侨、港澳台胞向来热爱祖国,关心家乡建设,1978年以来他们共捐资人民币400万元、港币450万元,计修筑水泥乡道2540米,修建中、小学校舍10多间。
新圩镇,位于兴宁市南部宁江下游。东邻梅县畲坑,北连永和、径南,西靠坭陂,南接水口和五华县边境。东部为山丘地带,西部是宁江平原,宁江和官汕公路穿行其中。区址新圩,距县城21公里。面积117.79平方公里,耕地24058亩,其中水田18974亩,旱地5084亩。1985年有7302户,37015人。1950年,建立新圩区人民民主政府。1958年,成立新圩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新圩区,辖新北、新里、崇上、石崖、船添、蓝布、虎洞、大村、民新、茶新、曹田、双头、观丰、在塘、蓝二15个乡。区内涝洪灾害严重。早年水稻年亩产仅二三百公斤。后经宁江、观丰、新丰、大村等河道的整治,以及在宁江和西沟等处兴建机电排灌站,农业生产才比较稳定发展。传统手工业主要有陶器业和爆竹业。陶器生产有200多年历史,始于船添乡,后扩及新北、蓝布等乡。爆竹业约有80多年历史,始于大村乡,后扩及茶星、曹田、民新等乡。
水口镇,地处兴宁市南部。因宁江在此汇入梅江,故名水口。东邻下堡和梅县区畲江镇,西连五华县油田、大坝,南靠宋声,北接新圩,西北与坭陂接壤。1949年6月,成立水口区人民民主政府。1950年4月,水口、新圩合并为水新区。翌年7月,丰顺县所辖坪畲、叶华两地划入本区。同年10月复设水口区。1957年,水口区分设水口和水西两乡。翌年9月,又合并为水口人民公社。1962年,水口公社划分为水口、宋声、下堡3个公社。1978年3月,又从水口公社分设水西公社。1983年,并水西为水口区,辖井下、井联、光华、洋槐、盐新、水洋、小丰、彭洞、益华、大坑、邹洞、荷树、达新、英勤、水东15个乡。1985年,有7405户,35935人。区址水口镇,距县城30公里。地形南北狭长。全区遍布丘陵,丘陵之间是小盆地和河谷地带。明朝开设水口圩,曾在此设水口巡检司,是兴宁南部一大集市。民国时期,船只来往频繁,许多货物经水口转运。解放后,圩场扩大,农历一、四、七为圩期,有兴宁、五华、梅县、丰顺等4个县区的群众来此贸易,上市货物繁多,品种齐全。赴圩群众常有5000至8000人。1985年集市成交额453万元。水口镇在官汕公路线上。1960年,水口大桥建成后,结束了南北交通靠渡船的历史。水上运输发达,建国后成立水口水运公司,有机轮船通五华水寨、梅州、潮州、汕头等地。汽车客运不仅可通邻近各县城,且可直达广州、汕头、深圳。解放前水旱灾害频繁,水稻年亩产仅三四百公斤。解放后,粮食生产由低产地区变为中高产地区。水口特产英勤沙梨,有100多年种植历史,皮薄果大,果味酸甜适口,果肉嫩脆多汁,单株最高产量达500多公斤,每株平均200多公斤。1964年,种植面积25亩。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