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年节
食俗,
南方地区春节食品,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宁波人吃年糕,主要是炒、汤二种。油菜蕻炒、
荠菜炒、
梭子蟹炒味道最佳。青菜
肉丝年糕汤、雪菜肉丝
年糕汤也较常见。我国地域广、风俗习惯各地不同,年糕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具有
代表性的有北方的
白糕、塞北农家的黄
米糕、
江南水乡的
水磨年糕、西南的糯
粑粑;台湾的
红龟糕等。年糕有
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
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诸法,味道甜咸皆有。
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距今七千多年
宁波余姚河姆渡史前遗址中就发现了颗粒饱满、保存完好水稻的种子,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
稻谷。
慈城年糕(现宁波市
江东区)生产历史悠久,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相传
伍子胥在
慈城作战。他临死前对部下说:“如果国家有苦难,百姓断粮,你们到城墙下挖地三尺可得到粮食。”伍子胥死后,他的部下被越军包围,城中断粮已饿死不少人,这时有人想起伍子胥的话,就去挖城墙,挖了三尺多深,果然挖到了许多可吃的“城砖”即年糕,结果打了胜仗。原来是当年伍子胥在慈城督造城墙时,已做好了屯粮防饥的准备。从此以后,每逢过年慈城家家户户都做年糕,
年夜饭就吃
年糕汤来纪念伍子胥。
慈城年糕以选料讲究、精工制作著称,年糕洁白如玉,光滑润口,大小一致,煮而不糊。它用优质晚
粳米洗净后,用水浸泡3—4天或一周,用水磨成粉,压去水分至不干不湿之恰到好处,粉碎后置蒸笼中猛火蒸透,或舂或轧成大小均匀的条状年糕。
年糕的食用方法:用煮、炒、炸、片炒、汤煮等,且咸甜皆宜。例如:
糖炒年糕。民谚曰:“糖炒炒,油爆爆,吃得嘴角生大泡”。又如:
荠菜年糕。民谚有云:“
荠菜肉丝炒年糕,
灶君菩萨伸手捞”。还有:汁水
年糕汤鲜美无比,是家家户户
除夕夜的必备食品。烹饪方法之多,林林总总不下数十,以前贮藏条件不好,所以许多居民将年糕切片后晒干贮藏,食用时用水浸上二天即可。亦有以水浸批量者,竟能保鲜数月之久。
宁波一带民间有“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
更比去年好”的民谚。人们还用年糕印板压成“
五福”、“六宝”、“金钱”、“如意”等等形状外观,象征“吉祥如意”、“大吉大利”;有的则做成“玉兔”、“
白鹅”等小动物,构成真正意义上的
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知名名牌有的东颐、塔牌、如意、义茂、冯恒大等,产品远销香港、新加坡、台湾、
加拿大、
澳大利亚等地区和国家,深受国外
宁波帮的喜爱。
3. 年糕平铺至菜料上,焖煮3分钟后,翻炒数下,即可。
3、坐锅点火放入油,放入肉丝
煸炒,再放入韭黄翻炒两分钟,加入盐、鸡精、白糖炒匀,其间全用大火。在菜上面均匀铺上事先泡好的年糕片,加盖,焖3分钟,再改中焖2-3分钟。
北京的年糕为北方年糕的代表,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并有“年年高”的吉祥如意的寓意。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其实追溯年糕的历史,早在中国的周朝就有记载。《国札?札记》中“羞边之食,糗饵粉餐”的“粉餐”就是米粉蒸成的糕食。北京小吃中的年糕,用
黄米或
江米面加各种辅料蒸制而成。年糕品种多,有枣年糕、豆年糕、年糕坨等。精细的年糕有白果、什锦、水晶、如意等,烹制方法多为蒸,也有用油炸蘸白糖吃的,均有香甜粘糯的特点。
北京的年糕一般为
清真回民小吃店供应,除年节大量供应外,平时亦有供应,但数量和品种都比春节时少。年糕是清真回民小吃,也是
满族跳神用的祭品。满族名字叫飞石黑阿峰。清代沈兆有诗一首:“糕名飞石黑阿峰,味腻如脂色若琮。香洁定知
神受饷,珍同金菊与芙蓉。”自注说:“
满洲跳神祭品有飞石黑阿峰者,
粘谷米糕也。色黄如玉,味腻如脂,惨假
油粉,蘸以蜂蜜颇香渚,跳毕,以此偏馈邻里亲族。又金菊、芙蓉,皆糕名。”可见年糕至少在清代就是满族的小吃品种了。
而南方的年糕则有所不同。
广东年糕一般以
糯米粉、粘粉、
生油、
瓜子仁、
竹叶等为原料制成。其色泽金红、软滑甜香,味美可口。
海南年糕的表面光滑,色黄细软,味道甜香。按当地的风俗,每逢农历腊月,家家户户都为欢度新年而赶制年糕,并作为
节日礼品。其主要原料有
糯米、砂糖、芝麻、红
枣、水。海南年糕吃法多样可烘烤或软吃,也可烧糕汤吃,还可以切成薄片炸着吃。
江浙一带的新年风俗必备年糕,而且种类很多,有
桂花糖年糕、
猪油年糕、
水磨年糕、
八宝年糕等。江苏的年糕以
苏州的为典型,是糯米做的,主要是桂花糖年糕与猪油年糕;浙江的年糕以宁波的为普遍,主要是晚
粳米做的,水磨年糕。
台湾同胞每年也要吃年糕,做年糕时,先将糯米、
蓬莱米混合洗好,泡三小时,磨成
米浆压干,加入砂糖、
香蕉油揉匀。在蒸笼底部垫一层
玻璃纸,把揉好的米粉放在上面,每个角放个竹筒透气。约蒸二三小时,用筷子插入米粉中,看看有无生粉,做到锅内随时加水,直到蒸熟为止,然后将
米糕切块,保存着慢慢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