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芷邨
中国近现代爱国实业家
宁芷邨(1895-1984),民国时期爱国实业家,又名宁泉礼、宁藩龄,号子春。四川省犍为县清溪镇人,1922年毕业于北京法政专门学校。
人物生平
宁芷邨,名宗礼,又名蕃龄,号子春,后改为芷邨。祖籍湖北麻城仙居乡。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8月24日生于四川省犍为县清溪镇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就读于本族祠堂私塾。
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犍为县县城读高小。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考人成都府中学堂。
宣统三年(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爆发,因他家是股东,加之他在成都读书,被推举为犍为代表参加了四川保路运动股东大会。
民国元年(1912年)中学毕业后,回到犍为教高小,并参加筹办了犍为中学。
民国7年(1918年)准备东渡日本留学。因北详军阀段祺瑞政府与日签订密约,将我东北和内蒙出卖给日本,激起全民抗议,留日学生也纷纷罢课回国,便取消去日念头,转道北上。
民国8年(1919年)考人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后改为北京法政大学)。被选为学生评议会评议长和学校《法政学报》报社社长。其间参加了五四运动
民国11年(1922年)于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厌恶仕途,不愿从政。当时正值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他想通过办教育实现其救国理想。起初受聘任嘉定(今乐山市市中区)联合中学教务主任,不久又任犍为视学,后改为教育局长。在位的两年多中,为县中学修造了新校舍,充实了师资,对教学也作了一些改进。同时创办了一批高小和初小,使更多的儿童获得了人学的机会。
民国14年(1925年)杨森发动“统一战争”,苛捐杂税尤为繁重。宁芷邨被地方推举为代表到成都杨森请愿,要求减免税赋。适逢杨森正欲找人前往重庆疏通他与刘湘的矛盾,得知宁芷邻与刘湘部下重庆卫成司令王陵基很熟悉,杨森便同意了他请愿的部分要求。事后派他去重庆,由王陵基搭桥,宁芷邮代表杨森见到刘湘。刘表面以礼相待,实则虚与敷衔。不久杨森被川黔联军打败逃往汉口,他便由渝返犍。途经宜宾时,受王陵基所托,往见第九师师长刘文辉,因受刘的部下、他的同乡好友张云芳邀请,同意任刘文辉部财务处科长。财务处迁成都后,因机构重叠,无所事事,刘文辉便委他去长宁县当县长年余。民国15年卸职后到成都闲居。不久,受刘文辉派遣去重庆,同刘湘交涉有关川盐出川盐税提留问题。经磋商成立了21军、24军两军财务统筹处,他任统筹处科长,后任处长。由于二 刘各怀称霸四川野心,民国21年(1922年)终于酿成“二刘”之战,他被刘湘礼送出境去到上海。民国22年春,“二刘”之战结束,他由上海返犍。因受实业教国思想的影响,从此决心专事经商。
民国21年(1932年),他任两军财务统筹处处长时,参加创建华西公司,并被选为常驻董事。同年3月,受聘任大华生丝公司总经理。因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川丝成本高质量差,无法与日本丝和江浙丝竞争。加之国际市场不最气和地方军阀的压榨掠夺,一年多后终因亏折过巨而宜告停业。后几度出川考察,致力于兴办实业。
民国23年(1934年),华西公司、华北金融界与刘湘商谈修建成渝铁路,他看准时机决定在重庆筹建西南第一-家水泥厂四川水泥厂(现重庆水泥厂前身)。由于得到官商各方人士支持,集资200万元,宁任总经理。经过一年半筹建,民国26年4月正式投人生产,产品商标为“川牌”。该厂所产水泥对赶修川黔公路起了相当作用,并为抗日战争内迁人川工厂的机器安装提供了充足的水泥,使之能及时投入生产,客观上对抗日战争做出了一定贡献。民国28年下半年,由于各种原因水泥1生产亏损渐巨,加之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宁芷部于民国29年被迫辞去总经理职务。
,民国23年(1934年),在重庆与24军驻渝代表吴晋航合办了和成钱庄。后扩大为和成银行。并独自创办了和通钱庄,后也改为银行。
民国25年(1936年)11月,接收重庆平民银行
民国26年(1937年)9月21日,川康殖业银行四川商业银行、重庆平民银行三行合并为川康平民商业银行,宁芷邨为该行常务董事兼总经理。后因内部矛盾渐深。他退股离开川康平民商业银行,专营和通银行直到解放,三行合并后不久,平民银行女职员丁雪松曾告诉他自己要辞职去延安,他同意丁辞职且一直为其保密。丁后来成为我国第一位驻外女大使。
他在国民政府中虽未任过任何职务,但趋于情势,曾参加过各种官办团体组织和民意机构。如受聘任川康经济建设委员会委员,川康兴业公司董事,在重庆市临时参议会,他也曾当过几届参议员。
民国35年(1936年)在犍为教育界朋友支持下,还返犍竞选“国大代表”,结果竞选失败。
抗战初期,张群徐堪强迫实业界人士参加国民党,他虽不敢公然表示反对,但却一拖了之。民社党张君励在北京也曾拉他加入民社党,被其拒绝。青年党以入党当官为钓饵,诱他人该党,他仍未参加。
民国34年(1945年)12月在著名学者黄炎培先生动员下,他参加了民主建国会,并被选为该会首届理事会理事。
民国35年(1946年)初秋,周恩来通过办《新民报》的陈铭德邀请胡子昂刘航琛、刘正华、补熙修等重庆工商金融界的代表人士在大溪沟宁芷邨别墅谈话。当时虽有风险,但他毅然答应了。期间周恩来讲了国内外形势,希望他们投身到人民民主解放运动中去。通过这次谈话,他看清了时局,坚定了后来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心。
解放后曾任新华保险公司经理。后因中国人民银行将其接收归并到上海,他不愿离开重庆,故转到大来肥皂厂任经理。公私合营后,该厂改为重庆牙膏厂,他任副厂长至1978年退休。
1984年9月3日卒于重庆市,终年90岁。
1960年民建、工商联成立老人会,组织工商界老年人征集和撰写工商史料,宁芷邨以主要精力投入了这项工作。并陆续撰写了《回忆四川水泥厂》.《大华生丝公司的创立与结局》 、《华西实业公司的演变》、《中华兴业公司始末记》和有关辛亥革命的《成都学生两次罢课亲历》《犍为光复与胡谭》。还与人合撰了《 川康平民商业银行述略》《刘航琛其人》等八篇史料文章,为研究我国民族资本的发展变化、研究经济史近代史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
宁芷邨故居
宁芷邨故居位于犍为县清溪镇建新街41号,与其弟故居“铁门坎”是清溪古镇最为典型、最为完好且规模最大的两处清代宅院。
宁芷邨故居当地人称“铜门坎”,占地面积1970平方米,始建于清代。其门楼的样式与智园相似,但更为高大,遗憾的是墙头的石雕白菜,已损毁得不见踪影。
“铜门坎”庭院由6个天井构成,最大的一个天井达100多平方米,最小的一个10多平方米。位于庭院深处,坐落着保持清代原貌的绣花楼,这一百多年前的闺房,如今在四川难得一见。
“铜门坎”的四合院格局大致未变,房屋也基本保持原样,院内房屋柱础的精美石雕,向人们展示着这座古宅曾经的历史。
“铜门坎”斜对门宁芷邨胞弟的宅院,当地人称“铁门坎”。“铁门坎”具有典型的川南民居建筑风格。沿中轴线对称布局的四合院里,其房屋的木撑拱是雕刻精细的龙头,就连不起眼的房门上下木门墩,也雕刻着花鸟虫鱼图案,这在四川古民居中实属罕见。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1 22:33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