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深(?~568年),本名宇文渊,字奴干,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北周大臣,周太祖
宇文泰的
族子,广陵公
宇文孝伯之父。
宇文深(本名宇文渊,规避唐高祖
李渊名讳,改作宇文深),少年丧父,侍奉兄长十分谨慎。生性奇特,而有机谋,喜好读兵书。年数岁,便累石为
营伍,并折草作
旌旗,布置行列,皆有军阵之势。父亲宇文永遇见之,乃大喜曰:“汝自然知此,于后必为名将”。至
永安初,起家
秘书郎。时群盗蜂起。宇文深屡言时事,
尔朱荣雅知重之,拜历武将军、车骑府
主簿。永安三年,授
子都督,领宿卫兵卒。及齐神武
高欢举兵入洛,孝武帝
元修西迁。事起
仓卒,人多逃散,宇文深抚循所部,并得入关,以功赐爵
长乐县伯。宇文泰欣赏有谋略,欲引致左右,图议政事。
西魏大统元年,启为丞相府主簿,加朱衣直阁,寻转尚书直事郎中。
高欢率军屯
蒲坂,分遣其将
窦泰攻打
潼关,
高敖曹围攻洛州。宇文泰将袭窦泰,诸将咸难之,乃隐其事,阳若未有谋者,而独问策于宇文深。对曰:“窦氏,高欢之骁将也,
顽凶而勇,战亟胜而轻敌。高欢每仗之,以为
御侮。今者,大军若就蒲坂,则
高欢据守,
窦泰必援之,内外受敌,取败之道也。不如选轻锐之卒,潜出小关。窦泰性
躁急,必来决战。
高欢持重,未即救之,则窦泰可擒也。既虏窦泰,高欢兵势自沮。回师御之,可以制胜”。宇文泰喜道:“是吾心也”。大军遂行,果获窦泰,齐神武亦退。宇文深请进取
弘农,复克之。宇文泰大悦:“君即吾家之
陈平也。”
这年冬天,齐神武又率大众度河涉洛,至于
沙苑。诸将皆有惧色,唯宇文深独贺。太祖诘责:“贼来充斥,何贺之有?”宇文深说:“
高欢之抚河北,甚得众心,虽乏智谋,人皆用命,以此自守,未易可图。今
悬师度河,非众所欲,唯高欢耻失窦泰,
愎谏而来。所谓
忿兵,一战可以擒也。此事
昭然可见,不贺何为?请假一
持节,发
王罴之兵,邀其走路,使无
遗类矣”。宇文泰然之。寻而,大破齐神武军,如宇文深所策。四年,从战
河桥。六年,别监
李弼军讨
白额稽胡,并有战功,进封长乐侯,历
通直散骑常侍、
东雍州别驾、
使持节、
大都督、
东雍州刺史。为政严明,示民以信,抑挫
豪右,吏民怀之。十七年,入为
雍州别驾。西魏恭帝二年,进位
车骑大将军、
仪同三司、
散骑常侍。
六官制建立后,拜
小吏部下大夫。
北周孝闵帝
受禅后,进位
骠骑大将军、
开府仪同三司,迁
吏部中大夫。
武成元年,除
豳州刺史,改封
安化郡公。二年,征拜
宗师中大夫,转
军司马。保定初,除
京兆尹。入为
司会中大夫。 宇文深性多奇谲,好读兵书。既在近侍,每进
筹策;及在
选曹,颇获
时誉。
天和三年(568年),卒于位,赠使持节、少师、恒云蔚三州刺史,谥号成康。累赠太师。
参考《
周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周书·卷四十·列传第三十二》《大唐故灵州都督府灵武县令宇文明府公墓志铭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