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湖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湖泊
宝应湖属淮河下游入江水道水系,地跨扬州市宝应县和淮安市金湖县,在东经119'05'~119°24',北纬33°01'~33°16'。宝应湖东为京杭大运河,南邻高邮湖,西侧是淮河入江水道,北接白马湖。该湖属宝应县境有山阳、安宜、氾水镇;属金湖县境有前锋镇、银涂镇、宝应湖农场和金湖县滩徐开发公司。宝应湖地区原是古瀉湖区,宋代以前宝应运道以西有津湖、清荡、西火、清水、衡阳、氾光诸湖等三十几个小湖,呈串珠排列。明清时受黄河全面夺淮和导准的影响,各湖相继淤积扩大、合并连片,统名宝应湖。宝应湖是淮河流域高宝湖地区萬滞涝水的湖泊,具有蓄带涝水、供水、生态等公益性功能,兼具渔业、航运、旅游等开发性功能。
形成变迁
宝应境内在从古潟湖逐渐演化淤浅形成洼地平原后,残留下一些小型湖荡和沼泽湿地。春秋末期,境内东有射阳湖(古称射陂),东南有博支湖(又名博芝湖),西北有白马湖(又名马濑)。东汉三国时,在今县境西南有津湖(又名精湖,即今界首湖),西北有山阳池,射阳湖西北又分化成梁湖。西晋时,山阳池淤涸。直至唐代,境内湖泊无大变化。宋真宗、光宗时大筑漕堤,古夹耶河潴水渐多,始有汜光湖。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改道南迁,于苏北夺淮入海,因黄淮之水东压,受运堤阻挡,迫使运西地区原来淤积严重的沼泽洼地水面日益扩大,彼此互相通连,致湖泊渐多。宋元之时,在今运西地区有湖泊五个,呈串珠排列,自北而南有:自马湖、清水湖、汜光湖、新开湖、津湖(元更名界首湖)。黄淮合流历时661年,直到明代才修建洪泽湖大堤,由于淮河入海故道为黄泛泥沙淤高,泄水不畅,上游发水,超过了洪泽湖大堤和里运河堤防的限度,不断决口泛滥,造成宝应境内湖荡水面大增。明朱日藩曾有“白水围城廓,青林指墓田”诗句。明隆庆时,境内有五荡九湖。五荡是黄昏荡、火盆荡、章思荡、关车荡、蚬蝗荡;九湖为清水湖、汜光湖、洒火湖、津湖、白马湖、广洋湖、射阳湖、博支湖、梁湖。由于明、清两代实施蓄清刷黄济运的治水方略,不断加高洪泽湖大堤,使洪泽湖呈建瓴之势,造成高埝大堤屡决,灾患频繁。洪水由三河进入高宝湖洼地,湖面大增,连成一片,潴合形成为高宝巨浸。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弃淮北徙后,高、宝、诸湖水量又渐减,人民于湖中筑圩兴垦,与水争地,湖面又逐渐缩小。至清末时,除梁湖因淤湮废外,境内湖泊尚有清水湖、汜光湖(明吴敏道有《汜光湖赋》宝应湖即汜光湖)、洒火湖、津湖、白马湖、广洋湖、射阳湖、博支湖;荡有黄昏荡、火盆荡、獐狮荡、关车荡、蚬蝗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于1952年冬兴建洪泽湖三河闸,使淮河洪水初步得到控制。1969年在宝应湖西口建造了三河拦河坝,湖区水面缩小了十分之六、七。1970年自金沟入江水道,大汕子隔堤建成后,宝应湖已不再受外洪侵入,成为封闭型湖泊,运东多为浅水性湖荡,原黄昏荡、关车荡、蚬蝗荡,历经水陆沧桑,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双重影响下,早已分化解体,荡然无存。自50年代始,经40多年的水利建设,由治理地面水发展到治理地下水,由单一治理发展到综合治理。随着地下水位降低、滩地出露,人类对湖荡围垦和联圩并圩的活动,全县湖荡面积由60年代初的302平方公里,缩减到1983年的167.34平方公里,其中湖泊水面55.27平方公里。1989年湖荡面积仅存120.59平方公里。今运东湖泊,多被苇地分割成许多小湖泊水面,随水位高低湖泊、滩地互为消长,非汛期有70%露滩,有些湖泊还被匡在圩内,成为大型内荡(塘)。
形成类型
宝应湖按湖泊的形成属于河成型湖泊,按湖泊的形态属于草型浅水湖泊。
位置境域
宝应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属淮河下游入江水道水系,地跨扬州市宝应县和淮安市金湖县,在东经119'05'~119°24'.北纬30°1'~33°16'。宝应湖由狭长湖面和与之相连的相关河道及圩外滩面所组成。湖面长20.7千米,最宽处1.6千米,最窄处仅0.8公里,平均宽1.2公里,与之贯通的河道有大汕子河、南公司河、北公司河、金宝航道等。宝应湖集水面积1008平方千米,正常蓄水位5.70米,相应面积38.69平方千米,设计洪水位7.50米,面积76.29平方千米。
宝应湖东为京杭大运河,南邻高邮湖,西侧是淮河入江水道,北接白马湖。宝应湖境有山阳、安宜、氾水镇;属金湖县境有前锋镇、银徐镇、宝应湖农场和金湖县滩徐开发公司。宝应湖地区原是古瀉湖区,宋代以前宝应运道以西有津湖、清荡、西火、清水、衡阳、犯光诸湖等三十几个小湖,呈串珠排列。明清时受黄河全面夺淮和导准的影响,各湖相继淤积扩大、合并连片,统名宝应湖。
地貌特征
宝应湖地势西高东低,地面高程从西起10.50米左右,以1/7000地面坡降向东降至湖边约6.50米。宝应湖西北部属洪金灌区一部分,为平原地区,其余地区地势低洼,河网密布,主要为洼地圩区和湖荡水面,地面高程大部分在6.00米以下。
水文特征
气候
宝应湖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兼有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特征,具有春秋短、冬夏长、四季分明的特点,季风特征明显,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春季阴湿多雨,冷暖交替;夏季梅雨明显,温热的高湿期长:秋季受台风低湿影响,秋旱及连日阴雨相间出现:冬季干燥寒冷,严寒期短。对境内影响较大的灾难性天气主要有:暴雨、连阴雨、台风、冰雹、寒潮和高温等,以暴雨、台风造成的灾难最为严重。宝应湖年平均气温14.6℃,最高气温39.8℃,最低气温–18.5℃。宝应湖地区降雨充沛,但年际、年内分布不均,根据宝应水文站1956年~2004年资料统计,年最大降水量1586.5毫米(1991年),年最小降水量485.2毫米(1994年),多年平均降水量942.6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份,占年降雨量近62%,汛期平均降雨量605.4毫米。在6月中旬~7月上旬,由于暖湿气团遭遇南下的冷空气产生锋面低压和静止锋,形成连绵阴雨的梅雨期,7~9月份多受台风影响,形成暴雨天气。根据六闸水文站1965~2004年资料统计,宝应湖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931.3毫米,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305.6小时左右,无霜期长,一般为210~230天,年平均无霜期22天,平均初霜期在11月11日左右,平均终霜期在3月27日左右。该地区最大冻土深度18厘米,最大积雪深度21厘米。境内年平均风速3.6米每秒,最大风速28米每秒。
水文
宝应湖湖底平均高程5.00米,最低高程4.50米。宝应湖死水位5.30米;正常蓄水位5.70米,相应库容0.56亿立方米;设计洪水位7.50米,相应库容3.08亿立方米。经统计,宝应湖多年平均水位5.97米,历史最高水位7.66米,历史最低水位4.97米。
湖水黄绿色,透明度0.6~1.3m,年均水温17.5℃,7月平均水温28.5℃,1月平均水温2.7℃。pH值7.9,矿化度208.2mg/L。离子组成中,Ca2+约占阳离子总量的58%,为30mg/L;HCO3~约占阴离子总量的81%,为119.2mg/L,属重碳酸盐类钙组Ⅰ型淡水湖。DO1.01mg/L,COD7.2mg/L,TN0.653mg/L,TP0.45mg/L,SiO23.1mg/L。
水系构成
高宝湖历史上为淮河行洪走廊,常遭淹没,河道不成系统。1970年在高邮湖与宝应湖之间筑成大汕子隔堤后,宝应湖区才摆脱了洪水威胁。排水主要是通过宝应湖中泓一大汕子河经大汕子隔堤退水闸入高邮湖,或经南运西闸相机排入大运河。此后,逐渐建立圩外河网,形成排水、引水和通航水系。东西向的河道主要有:山阳大沟、长虹河、中港河、南闸河、金宝航道等;南北向的有:张港河、同心河、山阳闸河、中心排河。
大汕子河,原系宝应湖内的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河槽,为天然形成加人工疏浚而成,分东西两河道。东河道隶属宝应县水系,南端在大汕子隔堤,堤南是高邮湖。西河道在金湖境内,西起三河拦河大坝的东偏泓,向西过石港船闸与三河相通,向东至宝应湖农场的刘圩拐分岔:向东为金宝航道,直通京杭大运河,在隔汕大堤退水闸处与东河道汇合,今属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一段河道;折向北,流经前锋镇,至阮桥闸再折向东,汇入宝应湖。大汕子河在宝应湖农场这段河道最为宽阔,南北两岸相距有三公里,最窄处应该在前锋大桥处,东西不足百米,全长20多公里。大汕子河是金湖境内的一条重要水系,西通三河、洪泽湖,东连京杭大运河,北依白马湖,南靠高邮湖,在灌溉、防汛、航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宝航道,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和淮安市金湖县、盱眙县、洪泽县和省属宝应湖农场境内,全长30.88公里(裁弯取直后全长28.40公里),设计输水流量150m3/s。该河道是沟通里运河与洪泽湖,串联金湖站和洪泽站,承转江都站、宝应站抽引的江水,是运西线输水的起始河段,具有输水、航运、排涝、行洪综合功能。工程总投资10.10亿元。工程于2010年7月正式开工。2013年5月通过设计单元工程通水验收。截至2014年10月底,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0.10亿元,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潼河,西起宝应湖穿运涵洞,向东经兴化桂庄北入郭正湖,通花粉荡、下官河;全长29公里,流域面积176平方公里,是县内南片排水骨干河道之一。1965年,为消灭血吸虫病,结合灭螺对潼河上、中段进行拓宽浚深,并兴建跨河桥13座。1966年整治下段,由范仑至郭正湖,使排水能力达30立方米/秒。作为新水系“五横”之一的潼河是宝应南片子婴河、汜水、芦村、韦镇、夏集、郭桥等乡镇14万亩农田排、降、引水的主要河道。由于上段河道浅、窄,使该流域的排、降水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并且下段出口受郭正湖围垦影响,口门狭窄,湖面缩小,排水能力达不到20立方米/秒。
大三王河,南通广洋湖,北通蔷薇河。全长14公里,沟通芦汜河、朱马河、宝射河、宋泾河等东西走向河道,连接射阳湖与广洋湖。1974年冬组织民工3000人拓浚该河南段(后舍至易家),次年春竣工。现为新水系“四纵”之一的大三王河,仍是宝应东片主要排水、行船通道之一。
中港河,东起里运河,西通宝应湖,全长6.45公里。民国期间,河道狭窄,只能通航小农船。1959年冬,里运河整治工程期间,中港河重新开挖,并于1962年在里运河与中港河交接处兴建中港船闸。船闸以东河道长450米,河底高程3.2米,底宽30米;船闸以西河道长3500米,河底高程3.5~4米,底宽10~15米。1978年春,从县水产养殖公司向西延伸2500米,工程标准:河底高程2米,底宽10米,坡度1·3;堤顶高程8米,南堤顶宽3米,北堤顶宽6米。整治后的中港河既是沟通里运河与宝应湖的航道,也是两岸农田排灌的河道。
山阳东西大沟,东起八浅运河西堤至白马湖边中码头,全长10公里,河底宽5米,河底高程3米,起北高南低的分隔作用,是山阳镇、长沟乡向白马湖、宝应湖排引水的主要河道,可通航。
中港河,位于运西中港乡,东起大运河,西通宝应湖。是沟通大运河与宝应湖的航道,全长6.45公里,河底宽:船闸以东30米,以西10~15米;河底高程:船闸以东3.2米,以西2.0~4.0米。
运西中心排河,北起中港河费家渡船口东,南至宝应湖穿运涵洞,全长22.9公里。河底宽5米,河底高程2.5~3米,为大圩内排涝河道,集水面积94平方公里。
运西中心排河,1975、1976年分两次开挖完成,北起中港河费家渡船口东,南至宝应湖穿运涵洞,全长22.9公里。河底高程2.5~3米,河底宽5米,边坡1t2.5。该河为运西圩内排涝河道。原规划承受中港、汜光湖两乡内涝排入宝应湖穿运涵洞,由于大汕站及配套的江水北调工程未能实施,中心排河作用也未能发挥。1989年,修订运西南片规划,计划将中心排河通向宝应湖。同年冬季拓浚中心排河,中港乡拓浚中港河至南闸段6.2公里,河底宽8米,河底高3米。汜光湖乡拓浚团结闸至主排河3.75公里,河底宽10米,河底高2.5米,两岸做成外圩标准。运西地区另一条中心排河为山阳东西大沟,于1958年后分3次开挖完成。由运河西堤八浅至白马湖边中码头,全长10公里。河道起北高南低的分隔作用,承受运西北片排水面积45平方公里,是山阳镇、长沟乡向白马湖、宝应湖排、引水和航运主要河道。
白马湖,宝应湖上游湖泊,古称马濑,为东汉时邗沟故道。位于县境西北部,分属周围四县。北为淮安区,西为洪泽区,南为金湖县,东为宝应县,山阳镇濒临其东缘。南北长18公里,东西最宽约11公里,湖面积105平方公里。据1983年土地资源调查,其中在宝应县境内湖面积为18.35平方公里,占全湖总面积的17.5%,其中湖泊水面9.88平方公里。据1989年水利部门核实,境内湖面积仅存15.58平方公里。湖底高程一般为5米,枯水位5.7米,蓄水位6.5米,防洪水位8.5米。1957年以前,白马湖与宝应湖通连,水位接近。1957年白马湖隔堤建成后,低水位时与宝应湖沟通,汛期两湖形成两级水位,白马湖为上一级湖。
生物资源
鱼类计有鱼类8目16科46属64种,其中鲤科37种。
主要经济鱼类有、鲫、鳊、鲂、湖鲚银鱼蒙古红鮊翘嘴红鮊红鳍鮊、青、鲢、鳙、鳜、鲶、乌鳢、赤眼鳟等。鱼产量原以鲤、鲫、鮊为主,占全湖捕捞总产量的20%以上。现以湖鲚、小杂鱼、青、白虾等占优势。其产量约占全湖捕捞总产量的60%左右。
水生植物计有水生植物16科30种,主要种类有芦苇、荻、蒲、菰、莲、、芡、荇菜、金银莲花微齿眼子菜、聚草、黑藻、金鱼藻和水鳖等。
浮游植物见有浮游藻类84属117种。浮游藻类平均数量11.34×104mg/L,生物量0.18mg/L;其中蓝藻数量最多,占38.7%;硅藻生物量最高,占39.19%。
浮游动物见有浮游动物53种。浮游动物平均数量356.9×104mg/L,生物量3.223mg/L。
底栖动物见有底栖动物38种,其中软体动物20种;环节动物5种;节肢动物13种。生物量92.6g/m2。
全湖平均生物量7700g/m2,现存量32×104t。芦苇、荻、莲、菱、芡实是该湖的主要经济植物,合计分布面积19.5㎞2,可年产优势质苇、荻1.8×104t。
治理开发
农业发展
宝应湖区域涉及扬州市宝应县、淮安市金湖县,域内宝应县耕地面积6000多公顷(约10万亩),金湖县耕地面积约2.3万公顷(约34.86万亩)。两县的农业生产均以稻麦为主,水产以养殖鱼、蟹为主。
水利建筑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淮河入江水道的大汕子隔堤及宝应湖退水闸的建成,御洪水于宝
应湖外,实现洪涝分开,为宝应湖地区大面积土地开发、复垦创造条件,使运西的农业生产迅速
发展。1973年以后,随着江水北调的实施,运西水位抬高,内部工程不配套,涝渍灾害突出,粮
食产量低而不稳,尚需进一步改造配套,方可旱涝保收。
宝应湖退水闸,位于江苏省宝应县大汕子隔堤,上游宝应湖,下游高邮湖,始建于1969年11月,建成于1970年5月,2003年9月被鉴定为三类闸,2012年10月进行加固改造,计划2013年8月底完工。该闸共5孔,加固后,原有的1号通航孔废除,闸总长65m,闸总宽61m,底板高程3.5m(废黄河零点,下同),胸墙底高程7.0m,设计排涝流量为160m3/s,属中型水闸。闸室为钢筋混凝土大小底板分离式结构,墩墙为砼结构,岸墙为砼结合浆砌块石结构,上游翼墙为浆砌块石结构,下游翼墙为砼结构,闸门为平面钢闸门,钢轨滑道,启闭型式为卷扬直升式。工程设计效益为:汛前预排宝应湖涝水,汛期挡水,汛后退水排涝。工程实际效益是相机排涝和挡洪。
退水闸
卫’
位于大汕子隔堤中部,距里运河西堤4.6公里的金湖与宝应两县交界处,其作用是改善白
马湖、宝应湖排水。1969年11月开工,1970年7月建成。全闸共分5孔,东1孔兼通农船之用,
每孔净宽8米,全长45.4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设公路桥,设计标准为汽8级、拖一30。
南水北调大汕子枢纽
宝应湖,原为运西湖泊群,《嘉靖宝应县志略》载:四湖(清水、犯光、酒火、津湖)汇而为一,人称宝应湖。所谓铁宝应者是也。后以刘堡为界,南称氾光湖,北因邻近宝应城取名宝应湖。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正月,沿赤水涧走向,开河三条,筑成南北两束水大堤,又称三河六堆,承泄洪泽湖水入宝应湖,再经高邮湖,邵伯湖入江。1956年冬至1957年春,在白马湖东岸、南岸筑白马湖隔堤,将白马湖与宝应湖隔开,使白马湖成为内湖,淮水直接从三河进入宝应湖再到高邮湖。
从1969年11月开始,按照淮河流域规划行洪12000立方米每秒的水位相应超高2.5米的要求,对入江水道全面治理。兴建了长近5千米的三河拦河坝,堵断了入宝应湖的口门,新建大汕子隔堤和大汕子退水闸,使淮河洪水由过去弯曲迂回经宝应湖再入高邮湖的状况,改由金沟直接入高邮湖,缩短洪水入江线路20多千米,并使宝应湖地区不再行洪,实现了洪捞分治。1970年5月,淮河入江水道的三河拦河坝、准南圩、大汕子隔堤及宝应湖退水闸建成,将宝应湖与高邮湖分开,使淮河洪水由金沟改道段直入高邮湖、邵伯湖归江,宝应湖成为内湖。
大汕子隔堤为东西方向,自金湖县德兴圩的张鼓墩到宝应县运河西堤的南运西闸,全长12.1千米,其中金湖县7.4千米,宝应县4.7千米,堤顶高程11.5~12.2米,顶宽8米,堤上建有宝应湖退水闸1座。该堤在两湖中间筑堤,堤基淤泥很深,一般2~3米,最深的达1米。当时施工时满湖是水,没有滩,无土可取,连民工住宿的地方都没有。生活在里下河圩区的上万民工。带上几千条农船,开进芦苇荡,以船为家,搭起“水阁”。安营扎寨,号称“水军”。民工在水中取土上船然后运至大坝两侧,突击抢筑格堤围堰。湖面上万舟竞发,穿梭进土。全部工程共动员6万多民工,经过一个冬春80多天的奋战,克服3次塌坡,于1970年春初步筑成。竣工时,堤顶高程13米,宽8米。由于冬季施工筑堤士含水量大碾压不实,经过一年沉陷、大堤中段沉下1米左右。之后,堤顶又发生裂缝,缝宽15~35厘米,深2~4米。1974年后,陆续进行压力灌浆,堤脚填石固基,使堤基固化程度明显提高。1987年隔堤堤顶高程11.5~12.5米,顶宽7~8米,在高程7.5~8.0米处,内外均筑有平台,宽10~20米;在高程5.5~8.0米筑块石护坡9.3千米,背水坡高程5.5~6.0米,有宽50米的青坎。
潼河西起宝应湖穿运涵洞,向东经兴化桂庄北入郭正湖,通花粉荡、下官河;全长29公里,流域面积176平方公里,是县内南片排水骨干河道之一。1965年,为消灭血吸虫病,结合灭螺对潼河上、中段进行拓宽浚深,并兴建跨河桥13座。1966年整治下段,由范仑至郭正湖,使排水能力达30立方米每秒。作为新水系“五横”之一的潼河是宝应南片子婴河、汜水、芦村、韦镇、夏集、郭桥等乡镇14万亩农田排、降、引水的主要河道。由于上段河道浅、窄,使该流域的排、降水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并且下段出口受郭正湖围垦影响,口门狭窄,湖面缩小,排水能力达不到20立方米每秒。
大三王河南通广洋湖,北通蔷薇河。全长14公里,沟通芦汜河、朱马河、宝射河、宋泾河等东西走向河道,连接射阳湖与广洋湖。1974年冬组织民工3000人拓浚该河南段(后舍至易家),次年春竣工。现为新水系“四纵”之一的大三王河,仍是宝应东片主要排水、行船通道之一。
中港河东起里运河,西通宝应湖,全长6.45公里。民国期间,河道狭窄,只能通航小农船。1959年冬,里运河整治工程期间,中港河重新开挖,并于1962年在里运河与中港河交接处兴建中港船闸。船闸以东河道长450米,河底高程3.2米,底宽30米;船闸以西河道长3500米,河底高程3.5~4米,底宽10~15米。1978年春,从县水产养殖公司向西延伸2500米,工程标准:河底高程2米,底宽10米,坡度1.3米;堤顶高程8米,南堤顶宽3米,北堤顶宽6米。整治后的中港河既是沟通里运河与宝应湖的航道,也是两岸农田排灌的河道。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宝应湖东堤形成,该湖东堤又称中港、氾光湖圩堤,南自金宝航道,北至中港排河,后逐步加高,80年代达现状标准,堤身顶高程约8.0米,宽3~5米,全长21千米。20世纪70~80年代政府鼓励湖区放垦围湖造田,使围垦高程6.50米以上2万多公顷的湖荡洼地变成了耕地和居住地。目前已被围垦的主要圩堤高程均超过7.50米,且圩内的人口,耕地、民居等均有保护设施。现状宝应湖是一个没有湖盆,没有封闭湖堤的河流型湖泊,由一个狭长的湖面和几条深泓河道、湖心岛及圩外滩面组成。
宝应湖之水北由白马湖隔堤阮桥间下泄,向东、向南流至大仙子河,或经宝应湖退水闸排入高邮湖,或经南运西闸排入里运河。大汕子河相传开挖于东晋永和六年(350),南至樊良湖(今高邮湖)北口。大汕子隔堤建成后,大汕子河成为宝应湖下段。宝应湖之水西从老三河洪金排涝河汇入,进入金宝航道。金宝航道西至石港船闸,东至南运西船闸,全长30.88千米,航道河底宽20米,河底高程3.0米。周边主要水工建筑物有:湖区北部有阮桥闸;西南部建有石港站、石港船闸;湖区南部为金宝航道,沿线北岸建有大汕子退水闸、船闸各1座,钢筋混凝土坝长约1.2千米;南岸建有宝应湖退水闸1座;入里运河处建有节制闸、船闸各1座;在南运西闸以北建有宝应地龙。
参考资料
宝应湖.国家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3 09:54
目录
概述
形成变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