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文理学院(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简称“宝文理”,位于
陕西省宝鸡市。学校是陕西省“
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教育部“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为
“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成员。
校史沿革
前身溯源
原省属本科宝鸡大学
1958年,陕西省政府批准创办省属四年制本科高校宝鸡大学,校址位于长寿山麓。7月,宝鸡市成立了宝鸡工业大学,同年12月更名为宝鸡大学。主要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开设了机械制造和化工两个专业。
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学校部分师资、设备、图书资料等移交宝鸡长寿中学。
1975年,在宝鸡市政府及
陕西师范大学支持下,宝鸡大学旧址停办长寿中学,成立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
1978年,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改建为宝鸡师范学院,四年制本科的办学层级、学制保持不变。
1980年,在省市政府支持下,宝鸡师范学院建设了石坝河校区(今石鼓校区)。
1984年6月2日,宝鸡市政府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经陕西省政府批准创办了以培养应用型工科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市属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宝鸡大学。校址设在宝鸡市工交干校,系收费、走读、不包分配的短期职业大学,设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管理工程等系(科),有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工业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工业电气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工业企业管理等专业和中文秘书大专班。
调整合并
1989年秋,因办学分散、生均成本高,陕西省教育奠基会提出了将宝鸡师范学院与宝鸡大学合并的部署。
1991年10月下旬,时任省教委主任戴居仁、宝鸡市市长李均就合并办学申请世界银行100万美元贷款进行协商。
1992年1月29日,省教委就两校合并问题专文呈报国家教委审批。2月14日,国家教委计划建设司电话通知陕西省教委:
国家教委批准宝鸡师范学院与宝鸡大学两校合并,请即宣布予以执行。至此,两校的调整合并工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两校的合并进入实施阶段。
1992年5月,时任宝鸡师范学院院长杨异军和院办主任赵尚东等同志去北京向国家教委反映了学校的情况,并转达了学校所在省、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新校名拟定为“宝鸡大学”的意见,国家教委派相关司、处负责人专门和学校代表进行了座谈并传达了国家关于高校设置及校名问题的新规定,认为学校的学生规模、师资力量、占地面积、校舍面积及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硬件和教学科研水平等未达到大学的标准。不同意将新校名定为“宝鸡大学”,并责成向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汇报,另行确定新校名。经学校和省教委反复斟酌协商,认为美国许多高校就叫文理学院,新校拟采用“宝鸡文理学院”作为校名。
1992年10月,省教委向国家教委呈报了《关于宝鸡师范学院与宝鸡大学合并后新校名确定为“宝鸡文理学院”的请示》。
1993年5月6日,国家教委以教计(1993)64号文件批准,宝鸡师范学院与宝鸡大学合并后校名确定为“宝鸡文理学院”。6月18日,学院举行了新校命名暨庆祝大会,时任省教委秘书长江秀乐代表省教委宣布了国家教委、陕西省教委《关于宝鸡师范学院和宝鸡大学合并后名称的通知》。时任陕西省教工委领导寇发祥、陕西省教委秘书长江秀乐分别向院党委、行政颁发了印章。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陶钟、宝鸡市委书记冯波为“宝鸡文理学院”新校牌揭彩。中国第一所以“文理学院”命名的高校诞生了。此后,相继出现了绍兴文理学院、重庆文理学院、西安文理学院、湖南文理学院、成都文理学院、兰州文理学院等文理学院。
文理时期
2004年,宝鸡文理学院高新校区投入使用,学校的校园面积增加到1100余亩。
2008年,学校获得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称号。
2010年2月,经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学校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
2011年5月,
宝鸡市人民政府和学校签订了《宝鸡市人民政府、宝鸡文理学院关于筹建宝鸡大学的备忘录》。
2013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学校正式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2017年7月,学校被陕西省列入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计划。
2017年10月24日上午,
陕西省教育厅、宝鸡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宝鸡文理学院建成宝鸡大学协议签字仪式在该校举行。并与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大学四所高水平大学签订了《对口支援宝鸡文理学院协议》。
2018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关于下达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校获批4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授权点达到7个,专业硕士学位点5个。
2018年7月,经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学校在宝鸡市蟠龙新区征地1700余亩土地用于建设蟠龙校区。至此,形成了石鼓校区、高新校区、蟠龙校区三个校区总面积达2800余亩的办学格局。
2018年8月,学校入选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8年10月6日,学校举行60周年校庆、创建高水平宝鸡大学论坛暨誓师大会。
2019年9月,陕西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对2019年陕西省申报设置本科学校名单进行公示的公告》显示宝鸡文理学院申请更名为宝鸡大学。
2021年9月,入选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拟入选单位名单。
2021年12月31日,宝鸡文理学院官微发布新年贺词。其中提到:全面启动申博准备工作,继续做好更名大学工作,积极和国家部委、省市等各级政府部门联络,争取资金、政策等支持,认真做好迎接国评专家进校核查准备工作。
2022年3月,宝鸡文理学院获批陕西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23年,学校获批为陕西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开设64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200余名,有高级职称人员580余名、博士340余名。同时,聘请了120余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学校兼职教授或特聘教授。有70余名教师分别获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特支计划”区域发展人才、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等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9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66个二级学科(领域)。有1个省级一流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
截至2024年9月,学校的工程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荣登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榜单。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30个专业获批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学士学位专业,4个专业获批陕西省“地方优师专项”定向培养资格,2个专业获批宝鸡市定向就业公费师范生招生培养资格。现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有3个省级名牌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中学教育二级认证。有29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特色线上课程。有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有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省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陕西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基地、1个陕西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陕西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全媒体产教融合基地”首批合作院校和“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建设院校。
2007年,学校获得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2个;2008年,获得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1个;2009年,获得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3个、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3个;2011年,获得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4个;2012年,获得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4个;2013年,获得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1个、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1个;2017年获得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个、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个。
学校每年与美国
中央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俄亥俄州
穆斯静冈大学、路易斯安那州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爱尔兰
都柏林大学、韩国
东亚大学、
庆星大学等国外大学和教育机构开展本科生交换学习、带薪实习、“2+2”本科双学位、国外游学、赴外读研、国外就业、国际大学生文化论坛等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
该校陕西省植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与
香港科技大学中药研发中心签订了“伙伴实验室合作协议”,以集成资源、促进优势互补。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社科普及基地、1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级科普研究中心、1个省级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众创空间。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1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08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84项。尤其是近三年来,办学水平和实力显著提升,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获奖和高层次科研成果数量取得了较大增长。
学术资源
据2024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图书馆形成印刷型文献和电子文献相互补充的文献保障体系,包含文、理、工、管、法、经、艺各类文献协调发展的馆藏体系,其中纸质图书累计馆藏量216.4万册,电子图书镜像版103.5万册,电子图书网络版34.3万册,电子期刊9.79万种,学位论文492.42万篇,音视频资源1400余节,印刷型中文报刊877种,中外文数据库9个。我馆文献资源丰富、载体多样,专业特色鲜明。收藏有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儒藏》、《道藏》、《民国集萃》等,还有《册府元龟》、《永乐大典》、《文苑英华》等古代大型类书以及陕西各县区地方志等文献,具有一定的馆藏特色。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79年,原名《宝鸡师院学报》,后改为《教学与科研》,1985年复名为《宝鸡师院学报》,1993年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8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出版。该刊是双月刊,设西周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文艺学、现代当代文学、语言学、经济学、教育学与心理学、伦理学、周秦文化与青铜器、张载与关学栏目。是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陕西省优秀社科学报;陕西省重要期刊;“周秦文化与青铜器”“张载与关学”栏目为全国第三届社科学报名优栏目;陕西省优秀人文社科学报;《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来源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是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由宝鸡文理学院主办,本刊为季刊,是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获中国优秀期刊奖。设置博士论坛、理论研究、环境科学、机械工程、电子与电气技术、物理学栏目。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释义:菱形徽标设计在中央,上方将“宝鸡文理学院”六个字并列成上半圆,下方将“宝鸡文理学院”的英译字母并列成下半圆,制作了圆型纪念章。以纪念章为基础,对原有徽标作了适当修改,使校标成为圆形,但菱形基本徽标未变.只是在其下方加注了学院创办时间——1958。
萎形徼标是由“文”“理”两个字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W”和“L”以抽象、夸张、象形的形式组成,其中“W”抽象、夸张为“展翅飞翔的大雁”,即“”,以镂空形式表示;“L”抽象、夸张为“昂首挺胸的胸肌”,即“”,以实图形式表示。“W”和“L”的组合和鸡、雁精神的契合寓意宝鸡文理学院是“文”、“理”兼容的大学,座落在古陈仓、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宝鸡,是一所立足宝鸡,主要为地方服务的省属普通高校。
校旗规格:国旗、校旗均采用甲号国旗(2400mm×1600mm)
材质:专用国旗布
制作:水印或热转印
悬挂方法:国旗挂于中间,校旗在左边,校副旗在右边,三个旗杆之间的距离为2.8米,旗杆高度为12米至15米左右。
精神文化
博文明理,厚德尚能
“博文”:《论语·雍也》:“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 即通晓古代文献,知识渊博。
“明理”:《朱熹集传》:“明,谓明于理”。《淮南子·时则》“天地乃明。”,高诱注:“明,理。”,《新书·六术》——道德说:“明,德之理也。”,《诗经·大雅》,“既明且哲”。即明辨是非,通情达理。
“厚德”:《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即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德,在儒学伦理观中,主要是指以仁义为核心的人的善良的品行和高尚的品德。
“尚能”:即重视能力培养、重视素质的全面提高。确立以能力为核心的质量观和以技能贡献于社会、以技能谋求自身发展的人生理念。
博文明理既包含做人要多学多思明是非之意,又寓意学校文理(工)兼备、文武双全。
厚德尚能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综合体现,既着力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既着眼于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培养,又更关注学生高尚道德的塑造。
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立心立命、勇于担当。
和衷共济、同谋发展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校我融一、荣辱与共的文理情怀和大局意识;不辞辛劳、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励精图治、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和创新意识;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务实精神和敬业意识。
团结一致、顾全大局的协作精神;不辱使命、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不畏艰辛、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
团结、敬业、勤奋、创新
崇严、重导、求精、探新
学勤、行思、尚真、务实
作者:马平川
九州方圆,四野苍茫。始祖炎帝,教兴农桑。嘉禾葱绿,赫赫伟绩。奠基民族大厦,肇启文明曙光。汤汤渭水,清波荡漾。郁郁青铜,秦韵流光。斗转星移,岁月迁流。西府名苑,于斯而立。秉炎黄遗风,汲天地灵气。博文明理,厚德尚能。八字校训,师生传承。一校两区,蔚为大观。诚学术之殿堂,乃人才之摇篮。
伟哉吾校,根深叶茂。忆兹往昔,创业维艰。初创于“大跃进运动”,停办于“三年困难时期”,宝大,陕师大分校,师院,文理学院,宝鸡大学①,一路走来,风雨兼程。长寿山下,肩挑背扛。渭河滩上,挥汗如雨。其址三迁,其名三更。弦歌不辍,薪火长传。道义同担,众志成城。
惠哉吾校,造福四方。贞下起元②,杏坛葳蕤③。渭河春色来天地,秦岭浮云变古今。高新区妙手同拓新苑,遂成今日之崭新学府。顺应民心,嘉惠千秋。共襄盛举,造福乡梓。人才强校,谱大学教育之新篇;整合资源,创西部教育之福祉。教学评估,揽金优秀。服务地方,报国利民。泽育陕西,惠及他乡。
美哉吾校,无限风光。广场喷泉,流光溢彩。草坪花坛,红绿相映。圣贤雕像,厚德崇光。栋宇鳞次④,轮奂质相。艺术楼里,丹青翰墨,丝竹新声。图书馆中,缥帙⑤满架,菁华满堂。春时樱枝绽蕊,玉兰竞芳。夏令荫翳⑥匝地,绿藤绕廊。秋至落叶缤纷,丹桂飘香。冬来银装素裹,青松傲霜。书声与鸟声交相悦耳,墨香与花香共飘怡情。
壮哉吾校,器宇轩昂。栉风沐雨,化蛹为蝶。秦风汉韵,咸聚于此;八方才俊,俱会于斯。大学精神,种德修福。有周公吐哺归心之雅量,怀张载天地立心之壮志。崇德启智,明理传道,绛帐授业讲坛献丹心;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浮槎⑦乘风破浪济沧海。本科教育,橙黄橘绿。硕士培养,霞蔚云蒸。横渠书院传千年薪火,社科基地延盛世文脉,重点实验室凸显科技创新。
盛哉吾校,任重道远。渭水之滨,夹岸晓烟杨柳绿;石鼓山下,满园春色杏花红。嗟我学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应天时,享地利,得人和,求卓越。等闲识得东风面,滋兰树蕙满庭芳。
江河行地,日月经天。举觞⑧浩歌,操觚⑨为赋,惟祝惟颂:大厦基业已奠,培育英才前程无量。偕力腾踔⑩致远,踵事增华⑪世代流芳!
注释:
①宝鸡文理学院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宝鸡大学(本科),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1975年在此基础上成立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宝鸡师范学院,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与1984年新设立的宝鸡大学合并,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
②贞下起元,用以表示天道人事的循环往复,周流不息。
③杏坛,传说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葳蕤,wēi ruí 形容草木茂盛。
④栋宇鳞次,房屋象鱼鳞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⑤缥帙,piǎozhì,淡青色的书衣。亦指书卷。
⑥荫翳,yìn yì,形容枝叶繁茂。
⑦浮槎,fúchá,指木船。
⑧举觞,jǔshāng,举杯饮酒。觞,古代酒器。
⑨操觚,觚,gū,古代作书写用的木简。原指手持木简写字,后即指写诗作文。
⑩腾踔,téng chuō,跳起;凌空。
⑪踵事增华,zhǒng shìzēng huá 追随,继续。继续前人的事业,并使更加完善美好。
校区情况
宝鸡文理学院有高新校区、石鼓校区、蟠龙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800多亩。
高新校区
该校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大道1号 。
石鼓校区
该校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宝光路44号。
蟠龙校区
该校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蟠龙新区龙翔大道003号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宝鸡文理学院图书馆建于1958年,现有新老校区两个图书馆,总面积达32100平方米。新校区图书馆2005年投入使用,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现设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技术部,办公室以及参考咨询室和文献检索室。
“立心立命”即是宝鸡文理学院的精神,也是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所谓:“学者之事,莫要于识人求人,能如此,即是为天地立心”因此张载雕像后的教学楼就名为“立心楼”。
知名校友
所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