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慈姑
泽泻科慈姑属植物
小慈姑(Sagittaria potamogetonifolia Merr.),泽泻科慈姑属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沉水叶披针形,主脉粗壮;花序总状轮生,雄花多雌花少,近卵形;瘦果近倒卵形。分布于安徽、浙江等东南沿海一带大部分省区,为中国特有种。
形态特征
多年生沼生或水生草本。沉水叶披针形,长2-9厘米,宽2-4毫米,叶柄细弱,长7-25厘米;挺水叶箭形,全长3.5-11厘米,顶裂片长1.5-5厘米,宽2-10毫米,先端渐尖,主脉粗壮,侧脉不明显,侧裂片长2-6厘米,宽1.5-6毫米,主脉偏于内侧,叶柄长8.5-21厘米,基部渐宽,鞘状。
花葶高19-36厘米,直立,挺水,通常高于叶。花序总状,花轮生,2-6轮;苞片长2.5-5毫米,宽2-3毫米,先端尖。花单性;外轮花被片绿色,长3-4.5毫米,宽2.5-3毫米,近卵形,花后通常下斜,稀多少上举,内轮花被片白色,长4-10毫米,宽6-6.5(-7)毫米,近扁圆形;雌花1-2朵,常与1(-2)朵雄花组成一轮,花梗长0.5-1厘米,心皮多数,离生,两侧压扁;雄花多数,花梗长1.5-3厘米,细弱,雄蕊多数,花丝长0.6-0.8毫米,花药长0.7-1.2毫米,宽约0.5毫米,黄色。瘦果近倒卵形,长5-7毫米,宽4.5-6毫米,两侧压扁,背翅波状;果喙自腹侧伸出,宿存,长约0.5-1毫米。花果期5-11月。
生长环境
小慈姑,主要生长在沼泽、水田等湿润的地方。温度和水分是影响慈菇种子发芽的关键因素之一,气候冷凉,日照较短,阳光充足,水层较浅,温度适宜才有利于植株正常生长。
分布范围
小慈姑在中国生长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生于水田、沼泽、溪沟浅水处,为我国特有种。
繁殖方法
小慈姑可用种子繁殖,用种子繁殖时,当年所结球茎个体小且形态不一。因此,除了育种上利用种子繁殖外,生产上都是利用整个球茎或球茎上的顶芽进行繁殖。无论采用哪种繁殖方法,都要选用成熟、肥大端正、具有本品种特性、枯芽粗短而弯曲的球茎作种。
插播球茎或顶芽的时期,一般在2-3月气温回升至15℃以上时进行。顶芽育苗法是在挖取种球茎后1-2天,在紧贴球茎与顶芽的交界面摘下顶芽(约有3节以上芽茎),插到预先准备好的育苗田进行育苗繁殖。插芽时必须把倒数第三节插入土中,达到顶芽入土2/3,因须根多数在这第三个节上。插播规格可取10厘米×10厘米。插顶芽后水深保持2-4厘米,约10-15天后开始发芽生根。顶芽发芽生根后长成幼苗,在幼苗长出2-3片叶时,适当追施稀薄腐熟人粪尿或化肥1-2次,促使姑苗生长健壮整齐。幼苗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抽生出匍匐茎。随着气温升高和幼苗生长的加快,地下匍匐茎顶芽便发育成为许多分株,当分株长出了3-4片叶,苗高26-30厘米时即可移栽到大田。
栽培技术
育苗
为了促使慈姑早出芽,育苗前可先进行催芽。催芽的方法是将留种用的顶芽用芦席或草包围好。上面覆盖湿草,干燥时洒些温水,保持在15℃以上和一定的湿度,经10-15天出芽后,再进行露地育苗。如栽植较晚,气温达15℃以上时,可不经催芽而直接育苗。清明前后插秧。以株、行距各8厘米为宜。栽插深度要求顶芽第三节位入土2厘米,以利生根,水深保持3厘米左右,以利提高土温,促进幼苗生长健壮。
定植
慈姑秧苗的定植要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在谷雨或立夏定植。与其他作物套种的,多在小满前后定植,定植前要准备好本田,整地要求松软平坦。定植时拔起秧苗,摘除外围叶片,仅留16-20厘米叶柄,以免定植后遇风摇动,影响成活。栽植时将根部插入土中10厘米左右,随即将根部泥土填平。植株的行距因品种而异,一般生长期长、发棵大的株行距为40厘米x40厘米,667米栽植5000-6000株。
排灌水
慈姑从定植长叶、匍匐茎伸长、球茎膨大全过程都要求浅水灌溉,水深2厘米左右即可;旺盛生长阶段。水层可加深到10-15厘米。对于土质松而烂、有机质含量高的低烂田块,由于土壤长期淹水缺氧.所以小慈姑在球茎开始形成前(长江沿岸大约在8月中下旬),可以短期脱水搁一搁田。这样做的好处是:①防徒长;②增加土层含氧量;③促进球茎膨大。搁田标准是搁到田间完全无水,土表软中带硬时,再灌水10厘米左右。球茎膨大期,天气比较凉爽,植株需水量减少,水层可以降到2-3厘米。这样白天水温、地温容易增高,夜间水温、地温容易降低.有利于养分积累和球茎膨大。如球茎在田里越冬。只要保持土壤长期湿润即可。
田间管理
水肥管理
慈姑整个生育期要保持浅水层,严防干旱。苗期要浅水勤灌。以提高土温。栽植后约30天,可排水搁田,使根深扎;高温期间,夜间可灌水降温,植株大量抽生匍匐茎时,可适当排水搁田,保持土壤干干湿湿。促使大量抽生匍匐茎。后期维持浅水,保持球茎膨大的需要。小慈姑生长期,需肥量大,为了不断满足小慈姑生长发育对肥的要求,可在生长期间追肥2-3次。
折叶耘田
在耘田时,结合折叶,将枯黄的叶脚踩人泥中;同时进行剥叶,在球茎膨大期间,每株仅留7-8片叶,将外叶和老叶剥去,改善行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危害。待新叶抽出2-3片时,还要向根际培土,以利球茎生长。慈姑在生长前期结合耘田除草进行折叶,即摘除植株外围的黄叶,只留当中绿叶5-8片。慈姑一般从小暑开始摘叶,每隔20天摘叶1次,共摘3-4次,直到白露为止。白露以后,慈姑大量抽生匍匐茎,进入结球阶段,这时应保护绿叶面积和地下根系,以加强养分的制造和吸收。
采收
采收时间因地区不同而异。山东一带自秋季初霜后(茎叶枯黄时)到第2年球茎发芽前,即11月至翌年3月,可随时采收,在霜降到大雪期间采收较多,在地上部茎叶刚枯黄时采收产量较低,一般延迟采收产量高。这是因为茎叶刚枯黄时,短缩茎中的养分仍可继续向球茎输送,使球茎继续膨大,从而增加产量。所以,在10月底到11月初排去田水,并割去慈姑叶片,留茬15厘米左右。割叶后每隔2米开沟,沟深30厘米左右,畦面晒干并整细,套种越冬青菜,既可增加慈姑产量,又可在1-2月蔬菜淡季供应上市,提高经济效益。
病虫防治
病害
慈姑病害主要有黑粉病和斑纹病。可在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加75%百菌清1000倍液,或77%可杀得1000倍液喷雾预防。
虫害
蚜虫
易发生,繁殖快,要及时防治,可用40%乐果600倍液或10%吡虫啉2000倍液喷杀。
蛀心虫
姑农称蛀心虫为“钻心虫”。主要为害叶柄和心叶,8-10月为害严重时致植株枯死,防治上可用40%乐果1000倍液加18%杀虫双600倍液,或用50%辛硫磷1500倍液喷杀。药剂防治时,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主要价值
食用
小慈姑营养丰富,为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蔬菜,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分析,每100g小慈姑(新鲜球茎)中含蛋白质5.6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25.7g,热量530.9KJ,钙8mg,磷260mg,铁1.4mg,粗纤维0.6g,维生素C4.74mg,以及还含有少量维生素B胆碱、甜菜碱等。慈姑球茎富含淀粉,是南方人们喜食的蔬菜,可煮食、炒食,做成各种菜肴,亦可制成淀粉食用;小慈姑所含大量碳水化合物能提供人体各种机能活动所需的热量;同时,慈姑还富含蛋白质,油炸慈姑片与炸薯片同为风靡世界各地的碱性保健食品。
药用
慈姑所含的胆碱、甜菜碱等生物碱对金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有强烈的拟制作用,是中医常用的解毒药。此外,小慈姑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达到抗癌肿、解毒、消肿的作用。中医上还认为慈姑有清肺散热 、润肺止咳的功效。民间素有“内火旺 , 喝碗慈姑汤”的说法。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参考资料
小慈姑.CFH自然标本馆.
小慈姑.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4 14:2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