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胡村
邢台市南和区小胡村
小胡村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兴业线顺水河新区。
古时
在上千年的岁月长河中,小胡村曾是风水宝地,从邢州东南蜿蜒流淌而来的百泉河,在村东哗哗地流过,清澈的河水,鱼虾成群,引来群群水鸟飞舞;人们用河水进行灌溉,禾茂粮丰,稻花飘香,是北方少有的鱼米之乡,在唐代有“小江南”之称。元代至正年间,南和知县尹泰在百泉河上,建六闸引河水灌溉农田,到弘治正德嘉靖之间,知县门宁、刘璋、刘应节、翟济远等又增建四闸。至清代,知县周缵祖、章兆蕙等相继开渠建闸,至乾隆五年(1740年)知县周章焕疏浚增修,建有水闸十六座,引百泉河之水,分渠引流,按农时启闭,几十个村广受百泉河灌溉之利。清代南和文士张橓的诗赞曰:“淼淼烟波入画图,黄鱼白鸟泛青浦。家家茅舍临水流,十里稻香在镜湖。”
当然,在古代,百泉河也曾有发飙的时候,特别是夏季,常常造成河水泛滥,村庄成为一片沼泽,影响人们交通与往来。于是,在百泉河南和段,许多村庄都建有桥梁,一般初为木桥,后建石桥。至今仍然保存并使用的就有河郭“百泉大石桥”、小胡村“大通桥”、贾宋永济石桥等,皆为明代所建。
传说
小胡村原名“小姑子桥”,这里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据《南和县地名志》记载,相传,古代小胡村地处沼泽,交通不便,村中居民甚少,有袁氏一家,姑嫂二人相依为命,后因小姑出嫁,嫂嫂为接小姑回家探亲,竭尽全部积蓄,搭建木桥一座,取名“小姑子桥”,村名即是桥名。后因村落地势低洼,似在湖中,又称“小湖村”,因湖与胡同音,后演变成小胡村。关于小姑子桥,村里还流传有“周家大嫂为小姑出嫁所造”的说法。大意是,住在河西岸的周大嫂当媳妇时,经常受婆婆的气,多亏了她那位好心的小姑子从中周旋,才使她熬成了当家人。为了报答小姑子的恩德,她平时里省吃俭用才修下这座木桥。邻里们称赞她二人的美德,为桥取名为“小姑子桥”。还流传有“普济寺胡长老指地见石”帮助村民建石桥的说法。大意是,隋朝末年,暴君扬广要东游泰山,指令在百日之内,将处于冀鲁古御道上的小姑子桥改建为一座大石桥。正当百姓为石材发愁之时,村东普济寺的胡长老说:“此处原为山地,三丈深处定有上好的石料。”村民按胡长老的指点深挖,果然见到了石料,终于按期建起这座大石桥。
古桥
然而,查乾隆十四年南和知县周焕章等编纂《南和县志》却只有“大通桥”,不见有“小姑子桥”的记载。乾隆十四年《南和县志》载:“大通桥,城西北十三里小胡村,路达任县。(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乡民李义等建。(明)正德八年(公元1512年)乡民胡显宗重修。”这与桥东普济寺的明代《重修观音寺镇护石桥记》碑中的记载是相同的。古代修桥要经过官府的批准,且在平原地带修建石桥花费极高,小胡村的百泉河上只会有一座石桥,即“大通桥”,应是可信的。按逻辑推理,情况应该是当初袁氏一家的大嫂为小姑子所建桥为木桥,后年久失修,难以通行。《南和县志》载:“成化九年6月,大水”。成化十年,乡民李义、贾斌等人将其改建为石桥,官方定名为“大通桥”。
大通桥”,宽两丈,长十丈余,为三孔石拱桥,中间一大供,两边两小供,桥中部拱圈上雕刻有镇水兽;桥栏杆上还雕刻着花草、石猴、石狮,形像比真,做工精细。在古代,小胡村地处冀鲁古道上,想当年,经商贩运,过往行人,善男信女,在石桥来往不绝,累了,在桥边的大槐树下乘凉;渴了,喝着甘甜的百泉水,说着从各地听来的故事,那热闹的景象,犹如田园诗一般美好。历经五百多年的风雨,石桥虽然已经破旧,桥下部也深埋于地下,但至今仍是小胡村通向县城的主要通道。
古槐
百泉河东岸,紧挨着石桥有两颗古槐,相距2米。西侧的那颗明显较老,粗为两人合抱,中部已经成空洞,但上部仍枝繁叶茂;东侧的那颗好似年轻些,树干强壮,高耸云端。问村民是先有桥还是先有槐树,不得答案。两颗古槐下,不知有过多少代人享受着它的恩赐,静静地守候着石桥。
古庙
在古槐、石桥的东边北侧,有一座古老的佛教神庙,名叫“普济禅寺”(普济寺)。庙中有古碑八、九通,最早的两通均为明代重修石碑,一个是《重修普济佛堂碑》,一个是《重修观音寺镇护石桥记》碑,两碑均在文革时期被用作修建桥涵的石料,碑文被石头凿凿掉了半部。
关于普济禅寺何时修建,有这种说法,一说初建于隋唐时代,一说初建于南北朝时期。从现存的古碑来看,普济寺在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嘉靖一十八年(公元1539年)、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及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曾进行过四次重修。
相传,南北朝时期,诸侯割据,妙庄王在南和建立兴林国。他的三女儿妙善俗称“三皇姑”,离家出走到几十里外的南和白雀庵出家为尼。妙庄王大为震怒,就火焚白雀庵。“三皇姑”在赴石家庄苍岩山修行的途中,路过百泉河时,因河宽水急无法通行。这时追兵将要赶到,突然一棵大树无风自倒,横跨两岸才使“三皇姑”得以通行。“三皇姑”省悟到此地必有灵气,便抛下一颗拂珠,使其修善行德。从此这里就有了小庙一座,住僧一人。小庙历经几度春秋,香火渐旺。
到了唐代仪凤年间,普济寺达到鼎盛时期。当年娘娘武则天东游泰山,路过此地时突降暴雨,幸好入庙避雨。为此,娘娘返京后立即降旨扩修此庙,因小庙住僧常做善事广济黎民,就赐名“普济寺”。扩建后的普济寺殿阁林立,神圣宏伟,享有田园300亩,僧众达百余人。据说正殿的壁画“助仙西行图”、“娘娘避雨图”均出自当时箸名画圣吴道子之手。还铸巨钟一口(此钟高达五尺,于解放初期被毁),鸣闻十里。众僧诵经时,香烟缭绕,钟鼓齐鸣,其场面好不壮观。
普济寺历经“安史之乱”、“靖难之役”千年沧桑,时胜时衰,直至明代才得以重修。据乾隆十四年版本《南和县志》记载:“南和北野寺(指普济寺)者,于明永乐年复修也。”重修后的普济寺,仍保留了唐代风格。其田园还有百亩,僧众30余名。明代明代右副都御史朱正色(南和朱营人)退隐故里后,曾多次来游览,观其当地民风纯正,撰写了“劝世良言”刻于庙中。清代著名的《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山东淄川人),赴邢州会友时,常借宿于普济寺,孤灯下伏案撰文。他在日志里曾写道:“冀鲁故道有古刹(指普济寺),浮白载笔托旷怀。”据说《聊斋志异》中的《青梅》、《香玉》等众多名篇均是在此完成的。
解放初期,正殿中壁画上的人物还依稀可辩;明代重修普济寺的古碑尚存;1958年拓荒搞深翻时,在寺后僧墓中挖出的股骨残骸,竟长达2尺有余。
解放后,普济寺曾一度改作学校使用。2005年,学校搬出后,定州兴国寺住持法统法师(原籍小胡村人),得知小学搬迁的消息,发心重修普济寺,在各界人士的大力鼎助下,经过两年的努力,建有大雄宝殿一座,两座东西厢房36间,初具规模。到2013年普济寺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600平方米。大雄宝殿高11米,为3纵5阔式仿古立体结构,琉璃瓦脊,飞檐斗拱,四角跷首,巍峨壮观,庄严古朴;殿内塑有释迦牟尼佛像及群生像共26尊,特别是正堂三通佛像,高达5米,造型庄重、端庄,形态逼真。两座东西厢房均为两层钢筋混凝土立体框架结构,布局得当,建筑精美。
参考资料
南和县小胡村古桥·古槐·古庙.邢台旅游博客的博客.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13 12:02
目录
概述
古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