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可数,
汉语成语,读音为qū zhǐ kě shǔ,意思是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稀少。出自《
忆昨行和张十一》。近义词:寥寥无几,反义词:不计其数。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诗:“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宋·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唐安公美政颂》:“今文儒之盛,其书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非皆不能,盖忽不为尔。”近义词:寥寥无几,反义词:不计其数。
张郃,字儁乂,河间鄚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张郃戎马一生,以用兵巧变、善列营阵,长于利用地形著称。
魏明帝时,张郃被任命为节度使督导
关中诸军。当时
司马懿在荆州治理水军,打算沿著沔水进入长江讨伐
东吴,
曹叡下诏命令张郃统帅关中的部队接受司马懿的指挥。张郃到达荆州时,正赶上冬季水浅,大船不能行进,于是回师
方城驻扎。
公元229年(太和三年),
诸葛亮再次出祁山,对陈仓发动猛烈进攻。
曹叡派
驿马召
张郃到京师,还亲自到河南县城,设置酒宴为张郃送行。曹叡派遣三万士兵以及武卫、虎贲两营的勇士护卫张郃,还担心地问道:“等将军到了前线,诸葛亮会不会已经占领了陈仓?”但张郃料敌如神,他知道诸葛亮孤军深入,不会携带太多的粮草,不能久攻,就回答道:“估计臣还没到前线诸葛亮就已经撤走了。臣屈指计算,诸葛亮的粮草支撑不了十天。”果然,张郃披星戴月地赶路,到了
南郑,诸葛亮便退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