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东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屏东县西北部,南与
万丹乡为邻、西隔
高屏溪与
高雄市大寮区和大树区接壤、东为
长治乡和麟洛乡毗邻、北边则是九如乡,总面积约为65.067平方公里,是屏东县的县治中心也是主要发展的地带。
屏东市昔称“阿猴”,是
原住民方言谐音;后来又成为平埔族阿猴社民的部落,所以也称“猴社”、“阿猴寮”。又由于全市的地形好像一只坐着的
猴子,故称“阿猴”,日据时期因猴字不雅而将“犬”部改为“纟”部。后来发现此地是位于高雄半屏山之东,所以按照位置来取名为“屏东”。
屏东市位于
台湾省屏东县西方偏北,也因为南台湾的骄阳以及全台湾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而有“太阳城”的封号。璀璨阳光和富庶平原是大自然赐给屏东市的两大美好礼物。南国椰树,更是处处耸立。物产丰富热诚开朗。南台湾的骄阳,更为屏东市蠃得“太阳城”的美誉。
屏东市位于南台湾,半屏山之东,因而于日治时代改名为屏东,西隔高屏溪下游与高雄为邻。屏东市位于屏东县西侧,为全县首善之区,西以高屏溪与高雄县为界,东邻长治、麟洛二乡,北接九如乡,南连万丹乡,行政区域面积65.067平方公里,有79里、1549邻,迄九十五年十二月底,全市居民户数70133户,人数216425人,民风淳朴,交通便捷,工商业繁盛,是一极富发展潜力的都市。
根据史籍记载,屏东市的开发大约在清朝康熙21年间,即公元1684年,由福建省海澄县的居民渡海而来,先在市区建立简单的村落,然后再逐步扩展为具规模的市镇。民国34年
台湾光复后,屏东市曾与邻近的万丹、长治、九如三乡合并,成立由省政府管辖的省辖市,直到1950年全台行政区域调整,才将屏东市单独分出,成立
县辖市。
屏东市位于台湾屏东县西方偏北,北临九如乡,东邻
长治乡、
麟洛乡,西隔高屏溪邻
高雄市
大寮区、
大树区,南接万丹乡,为屏东县的县治及首善之区。本市位于屏东平原之上,地势平坦,物产丰富,充满南国风情,气候上则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约24℃,也因为南台湾的骄阳以及全台湾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而有“太阳城”的封号。
屏东市旧名“阿猴”或“雅猴”,原为
平埔族阿猴社的故地。根据记载,屏东市约在1684年(清康熙21年)左右开始有汉人(陆福建省海澄县)移入建立村落,约在乾隆年间出现了“阿猴街”的市集,1836年(清道光16年)建筑城墙以防盗贼及械斗。 1920年台湾地方改制,日本以此地位于半屏山之东,将此地易名为“屏东”,设置“屏东街”,1933年改为屏东市。战后合并附近的万丹乡、九如乡、长治乡,成为台湾九个省辖市之一;1950年行政区域调整,将屏东市单独分出,成立县辖市至今。
屏东市在迈向国际化都市的同时,对传统农业发展也相当重视,尤其屏东市的地下水源丰沛,加上气候宜人,极适合农耕,像椰子、叶菜、海丰的绿竹笋及茄子、顶柳的牛蒡等,闻名全台,其中牛蒡更深受日本、香港等地欢迎。
由于腹地辽阔,都市发展的空间大,加上便捷的铁公路运输网,民航机场的启用,高铁及捷运的筹设等。产业由农工并进,迈向精进、专业、科技化,经济部在头前溪筹设二代加工出口区并已进入开发招商阶段。随着产业经济的升级,多项都市建设与规划也同时在进行,如人性化公共设施,美化都市的公园开发及河川整治工程及各种交通建设的兴建,加强与高雄都会的脉动关系,以期屏东市早日成为现代的都市。
高屏旧铁桥位于高雄县大树乡九曲堂站和屏东市六块厝站之间,原先是花梁桥,台铁重建高屏溪桥后功成身退;高屏旧铁桥最著名的为人工湿地生态,藉由河岸生态复育,以处理废污水为主的湿地改造为人工湿地,利用
湿地植物及微生物之净水吸附功能将水质净化,除可净化水质之外更可提供野生动物一处良好的栖息地地与景观美化的功能,民众最常见到的为琵嘴鸭、花嘴鸭、尖尾鸭、绿头鸭、小水鸭及保育类的水雉,不仅吸引大朋友小朋友来此郊游踏青,更是赏鸟人士和摄影爱好者的最佳据点;未来将规划继监测植物、昆虫、鱼类、两栖爬虫、底栖生物等生态,让面积广大的高屏溪人工湿地具有休闲、教育、生态保育、和研究等功能,拥有国家二级古迹-旧铁桥和丰富鸟类自然生态资源。
来到屏东市旅游除了可前往高屏溪欣赏人工湿地的生态以外,还可计画前往屏东中山公园、慈凤宫、台湾排湾人凋刻馆、屏东乡土艺术馆、阿猴城门、六堆天后宫、三山国王庙、玉皇宫和朝阳门等等著名旅游景点,也别忘了品尝屏东市最著名的黑鲔鱼、牛蒡、绿竹笋和茄子等特色料理,让民众的屏东市旅游更为丰富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