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山东省省属高校重点专业学院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前身为山东工业大学电力工程学院,其前身可追溯到山东大学1946年设立的电机工程系和山东工学院1949年成立的电机工程系。曾有邵洪泮、候博渊、胡颂尧等知名学者和教授在此执教。培养出了史大桢刘振亚薛禹胜等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为国家电力及相关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学院概况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办学正式开始于1946年。学院有着光辉的历史,曾有邵洪泮、侯博渊、胡颂尧、马长贵等知名学者和教授在此执教,近80年来,学院培养人才数万人,遍布国内外电气工程的各个领域。以原电力部部长史大桢,国家电网公司原董事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原主席刘振亚,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建成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为国家电力能源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工学学士学位、工学/工程硕士学位、工学/工程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交直流大电网运行与控制、新能源发电高效并网、永磁电机、高电压绝缘及等离子体放电理论与应用等特色鲜明的科研方向。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及山东省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山东省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5个完整的二级学科。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国家第一类特色建设专业和山东省特色专业,是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单位,2019年首批入选一流专业建设。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研究生680余人。
学院设有电力系统研究所、继电保护研究所、电机与电器研究所、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所、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研究所、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与智能电网研究所。拥有“电动汽车电网接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电网智能化调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全球能源互联网”山东省示范协同创新中心,“特高压输变电技术与装备”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永磁电机”“磁力分选”“磁悬浮轴承”3个山东省工程技术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中国华电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了2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160人,其中专任教师120人,具有博士学位102人,教授46人,副高级职称53人,博士生导师47人。现有全职/兼职院士4人、国家级特聘专家、国家四青、“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等各类高层次人才26人、IEEE Fellow 3人。学院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丹麦科技大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田纳西州立大学、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十余所学校建立了长期密切合作关系。近20人次担任IEEE、IET以及国内知名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及编委。
办学历史
1946年,山东大学设立电机工程系;
1949年,成立山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电机工程系;
1951年,山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改名为山东工学院;
1952年,山东大学电机系并入山东工学院电机系,设发电厂配电网及输配电系统,发电厂电机等专业;
1956年,新增设电机及电器专业;
1961年,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
1975年,电机工程系一分为二,成立电力工程系
1977年,新增设继电保护专业;
1981年,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被确定为省属高校重点专业,并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4年,山东工学院改名为山东工业大学,学院下设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继电保护、电气技术专业;
1994年,山东工业大学电力工程系改名为山东工业大学电力工程学院;
1999年,学院将原有专业设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个宽口径专业;
2000年,三校合并成立新山东大学,电力工程学院改名为电气工程学院;
2003年,新增设电力工程与管理专业
2010年,新增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验班;
2012年,“电网智能化调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
2015年,全球能源互联网(山东)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2018年,全球能源互联战略技术研究院成立。
学术研究
建设成果
近年来,学院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50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00余篇,授权国家/国际发明专利200多项。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重点课题2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多项,科研成果转化成绩突出,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科研平台
学院设有电力系统研究所、继电保护研究所、电机与电器研究所、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所、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研究所、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与智能电网研究所。拥有“电网智能化调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动汽车电网接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全球能源互联网”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特高压输变电技术与装备”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永磁电机”、“磁力分选”、“磁悬浮轴承”和“电能质量优化设计”四个山东省工程技术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与中国华电集团、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共建了两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
学院坚持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山东国民经济主战场, “把实验室建在山东大地上”,全面融入山东省智能电网装备、新能源汽车、特种电磁装备等三个千亿级产业链发展,赋能山东科技创新发展,做到关键技术重点支撑、前沿方向关键引领,先后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合作共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协同创新中心”、“智能配电网技术中心”、“电动汽车充电装备检测中心”,与淄博多家电机企业和淄博市人民政府共建“山东大学-淄博先进电机技术研究院”,与海尔集团青岛海尔共建“山东大学-海尔智慧能源联合实验室”,与山东奥特姆汽车和烟台招远市人民政府共建“山东大学-招远新能源汽车研究院”。
学术交流
学院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丹麦科技大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田纳西州立大学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十余所学校建立了长期密切合作关系。
办学条件
专业设置
截至2020年9月,电气工程学院开设有1个本科专业,即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9月,学院现有教职工137人,其中专任教师102人,具有博士学位81人,教授35人,副高级职称60人,博士生导师35人。现有全职/兼职院士4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6人、国家级人才17人、IEEE Fellow 3人。近二十人次担任IEEE、IET以及国内知名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及编委。
学科建设
学院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以电气工程学科为核心,融合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复合交叉学科体系,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山东省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五个完整的二级学科,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国家第一类特色建设专业和山东省特色专业,是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单位,国内首个能源互联网专业落地实施单位。
教学建设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为山东省重点学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电力系统动态模拟与仿真”实验室是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其规模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电工电子实验室被评为山东省“一类基础课实验室”;电气工程实验中心被评为山东省标准化实验室;学院有4门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级精品课程。
学院领导
参考资料
电气工程学院简介.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历史沿革.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院设机构.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30 17:13
目录
概述
学院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