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二级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重点建设的学院,下设机械制造系、机械电子工程系、机械设计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仪器科学与技术系5个教学系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3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加工工程、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具有工程硕士(机械工程领域)、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五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相关专业)等在职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简介
机械工程学院是山东理工大学重点建设的学院,是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立项建设点,下设机械制造系、机械电子工程系、机械设计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仪器科学与技术系5个教学系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含机制、机电、机设3个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含塑性成型及模具、液态成型、金属材料及热处理3个方向)、测控技术与仪器(含测控仪器、质量工程2个方向)3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加工工程、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具有工程硕士(机械工程领域)、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五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相关专业)等在职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校本科生1990人,硕士研究生121人,在职硕士生204人。
历史沿革
机械工程学院是随学校的发展壮大而逐渐成长的,1956年6月21日,在济南成立山东省济南农业机械化学校。1958年5月迁入德州,8月25日经省委批准,改为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1962年10月,学院由德州迁至张店,使用淄博工专和张店牧校的校舍和农场,淄博工专部分机械工程方向的师资并入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两院校机械工程方向的师资形成机械制造领域的骨干力量。1970年2月,学院迁往兖州,与兖州农业机械化学校合并,改名为山东农业机械化学校,开设拖拉机制造、农业机械制造等4个专业。1975年8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同时迁回张店原址。1976年5月14日,成立两系(农业机械制造系、农业机械化系)筹备小组。1977年自6月5日成立农业机械制造系(简称机制系),农业机械化系。1978年3月4日,机制系迎来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学员。1986年5月19日,根据省委宣传部、省编委、省教育厅(86)27号文批复:将农业机械制造系改为机械工程系(简称机械系)。1990年11月20日,国家教委教计(90)165号文通知,同意将“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更名为“山东工程学院”,我院仍名为机械工程系。根据学院发展需要,1999年7月13日,我院更名为机械学院。2001年3月29日,省委省政府宣布,决定组建山东理工大学(筹建),8月,原淄博学院机电教研室部分教师及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专业的学生并入机械学院。2002年3月21日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山东工程学院、淄博学院合并组建山东理工大学,我院更名为机械工程学院。
办学设施
机械工程学院具有一流的教学、科研与实验条件,承担着学校机械电子工程“特色学科”建设工程,拥有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2个山东省重点学科,设有山东省精密模具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数字化设计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光纤通信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现代金属材料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科研机构,设有智能机器人研究所、机械设计研究所、数控技术研究所、质量工程及测控技术研究所、摩擦学及摩擦材料研究所等校级科研机构,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机械基础实验室、山东省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含机械基础与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材料成型、测控与精密仪器等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
机械工程学院在“十一五”期间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具体目标是:教师数量达到150人,在校生人数达到2400人,科研经费年到款额800万元,本科专业增加到4个,硕士点增加到7个,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二级学科成为博士点,办学实力、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质量处于省内高校同类学院前列,为建设山东制造业强省和高水平理工大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办学成就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是山东理工大学重点建设的学院,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年轻教职工队伍。机械工程学院拥有宽广的研究领域和良好的科研基础,近年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特别在提升传统机械与计算机、激光、微电子等现代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制造业信息化、CAX技术、数控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精密测控技术、精密模具制造和新材料研究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取得了突出成就。
学院拥有一批学术造诣深、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已形成9个稳定的学术梯队。3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市厅级科研课题40多项和一批重大横向合作课题,科研经费到位1000多万元,发表论文近500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0多部,获得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和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0多项,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师资队伍
机械工程学院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拥有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数控与机电控制技术、几何精度设计检测与质量控制、材料成型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摩擦学及摩擦材料、先进金属材料7个校级创新研究团队。现有教职工121人(教授30人,博士36人,硕士5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淄博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省级学科带头人3人,省高校中青年学术骨干与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6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45人,“136人才工程”12人,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3人。学院拥有一批学术造诣深、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在数控技术、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机电系统测控技术、机器人技术、精密模具设计制造技术、金属材料成形技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树立了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3年来,承担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市厅级科研课题40多项和一批重大横向合作课题,科研经费到位1000多万元,发表论文近500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0多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1项和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多项,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技交流
机械工程学院与国内外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密切联系,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联合办学,聘请了多名包括院士在内的著名学者作为特聘教授和兼职教授,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机械工程、工业工程领域长期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学院先后成立了山东省数控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光纤通信检测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淄博市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水泵先进制造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橡塑模具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校企联合科研机构,组织成立了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业校企联谊会,为机械工程学院的开拓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培养模式
培养“品德好、基础厚、能力强”的高素质特色人才是机械工程学院一切工作的最高目标。目前,机械工程学院正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实施品牌专业打造工程,使学院各专业成为理工大学的名牌专业;各专业学生在CAD和数控技术的知识及应用能力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大力进行教学体系改革,主干专业课实施双语教学;针对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大力进行学生在机电方面的特长技能以及先进软件运用能力的培训,在校期间接受4门以上技能特长培训以及系统的事业生涯设计指导,强化学生机电方面的技能特长,突出我院人才培养特色,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学院充分利用省重点实验室及其它先进教学仪器设备的优势,以及教授、博士高水平师资优势,充分利用省内50余家联谊企业的优势,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的指导及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重视学生考研工作,选派部分专家、教授作为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考研全过程的指导与帮助;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加强用人基地建设,实现毕业生就业基地化,保证愿意就业的学生100%就业。
发展方向
面向新世纪,机械工程学院将立足高起点、面向新目标,上水平、争一流、求发展,以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和中央-地方共建机械基础实验室为源头,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努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将机械工程学院建设成为研究型学院。经过5年的努力,教师数量达到120人,在校生人数达到2600人,科研经费年到款额800万元,本科专业增加到5个,硕士点增加到7个,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二级学科成为博士点,办学实力、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质量处于省内高校同类学院前列,为建设山东制造业强省和高水平理工大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华民族前辈先贤的理想与抱负将由今天的中华儿女来实现,真诚欢迎广大莘莘学子加盟机械工程学院,让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推进教育改革的进程,为培养出符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努力奋斗。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1 15:57
目录
概述
学院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