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变了样
曾加庆创作的二胡曲
《山村变了样》是曾加庆创作于1958年的一首二胡名曲,乐曲由引子和四个乐段组成,在曲体结构上属于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以清新质朴的格调、亲切优美的旋律,形象鲜明地描绘了江南山村的锦绣河山和新风新貌,在60年代曾风行全国,备受赞誉。
创作背景
1955年9月曾加庆毕业后被分配在人文荟萃的上海乐团民乐队任二胡演奏员,1957年分团民乐队改编为上海民族乐团,此时曾加庆已如愿以偿地成为乐团的专业作曲。在乐团的工作期间,为提高曾加庆的创作水平,乐团领导不仅经常安排他下农村基层体验生活,同时还安排他到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听课进修。长期下农村,曾加庆切实的体会到了随着经济发展农村产生的变化,而且其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听课进修,创作水平也日渐提高,所以在1958年根据其自身感受创作了此曲。
乐曲赏析
山村变了样》充满民族神韵 、时代精神,融汇中西音乐文化中旋律发展 、曲式结构的种种手法创造的一种新颖 、别致的结构形式,它是作曲家独特音乐思维的载体,有着自己的特征和个性。其乐曲素材属于 “内化型 ”,是经过作曲家精心构思和选择提炼出来的,不是用直接从民间音乐中采集来的原始素材进行的 “外化型 ”的处理。乐曲材料单纯 ,句 幅小 ,节奏简单明 快,音乐透散出勃勃生机。
山村变了样》在调性布局上也独具匠心,A乐段为G微调式,B乐部为D商调式,C乐段为G徽调式,A1乐段为D商调式。调式调性的安排颇具中国特色,使整首乐曲既充满现代生活气息,又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神韵,在乐 曲发展手法上既借鉴了西方的一些 手法,又不受西方乐曲中常用的偶数对称小节的构成及方整性乐段构成法则的限制,多以长短句及奇数非对称小节构成,这是按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思维,根据情感抒发的需要而采用的。
演奏技巧
在演奏时,要注意表现出旋律节奏爽朗,曲调悠扬,略带山歌风味的特点。音乐上要有一种生机盎然、朝气蓬勃的情感,犹如在人们面前展开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生动地描绘出江南小山村雨过天晴后的秀丽景色。这是一首南方风格的乐曲,所以中段的小快板要注意音乐的连贯与均匀,颗粒性不要太强,右手的“意守点”要适当地靠前,将十六分音符奏得轻巧、灵活。乐曲的结尾要富有宁静、安详的意境,使人感到回味无穷。
社会影响
山村变了样》虽然是二胡现代乐曲中的早期作品,但它以健康的内容、清新的格调、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旋律成为二胡曲中的经典之作。它以鲜明的音乐形象与清新的主题旋律,描绘了山村旧貌变新颜的景象,揭示了农民当家作主人的兴奋昂扬的心境 ,借景抒情,曲趣横生。 音乐中含有泥土芳香的韵味,创作上富有反映现实的魅力。该曲和曾加庆另一首作品《赶集》(作于1960 年)被二胡界称为 “曾氏 ‘新农村姊妹篇”’ 。
作者简介
曾加庆(1931~2001)音乐家,福建人,1931年出身于泉州。 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其倾尽心血创作几十部(首)感人肺腑的民族器乐和几部京剧音乐,为中国的民族音乐宝库增添了一笔丰厚的财富。其中《山村变了样》、《赶集》均被中国音协推荐为优秀曲目而编入《建国三十周年器乐作品选》并被列为国家高等音乐院校二胡教材。他参与音乐创编的电影戏曲片《白蛇传》获文化部优秀奖,新编历史京剧《曹操与杨修》1989年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获中国戏曲艺术最高荣誉“中国戏曲学会奖”,1991年获萧长庚金奖,神话京剧《盘丝洞》1990年获文化部文华奖。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28 14:48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乐曲赏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