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黧豆
豆科山黧豆属植物
山黧豆(学名:Lathyrus quinquenervius (Miq.) Litv.)是豆科山黧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根状;叶羽状,托叶披针形至线形,质坚硬,椭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序腋生,花萼钟状,花冠紫蓝色或紫色,近圆形;荚果线形。花期5-7月,果期8-9月。分布于中国山东、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份。山黧豆喜湿润,常生于山坡、林缘、路旁、草甸等地。山黧豆的繁殖方法为种子繁殖。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不增粗,横走。茎通常直立,单一,高20-50厘米,具棱及翅,有毛,后渐脱落。偶数羽状复叶,托叶披针形至线形,叶轴末端具不分枝的卷须,下部叶的卷须短,成针刺状;托叶披针形到线形,长7-23毫米,宽0.2-2毫米;叶具小叶1-2(-3)对;小叶质坚硬,椭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5-80毫米,宽5-8毫米,先端渐尖,具细尖,基部楔形,两面被短柔毛,上面稀疏,老时毛渐脱落,具5条平行脉,两面明显凸出。
总状花序腋生,具5-8朵花。花梗长3-5毫米;萼钟状,被短柔毛,最下一萼齿约与萼筒等长;花萼钟状,花冠紫蓝色或紫色,近圆形;长(12-)15-20毫米;旗瓣近圆形,先端微缺,瓣柄与瓣片约等长,翼瓣狭倒卵形,与旗瓣等长或稍短,具耳及线形瓣柄,龙骨瓣卵形,具耳及线形瓣柄;子房密被柔毛。荚果线形,长3-5厘米,宽4-5毫米。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山黧豆生于山坡、林缘、路旁、草甸等处。最高可到海拔2500米的地方生存。
分布范围
山黧豆分布于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在中国普遍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甘肃南部、青海东部。
生长习性
山黧豆粗生。喜温暖湿润环境。喜阳,耐寒,耐旱,不耐积水。
繁殖方法
山黧豆的繁殖方法为种子繁殖。在中国南北引种均能完成有性生殖。在中国东北是春播,在中国南方春、夏、秋均可。春播每亩4-5千克,覆土深3-4厘米,可点播、撒播或条播。但山黧豆一般使用条播为多。
栽培技术
温度:山黧豆为喜温抗寒的饲料作物,适应范围较广。在中国黑龙江的寒冷地区,也能良好生长。山黧豆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8-20℃。山黎豆抗寒性较强,幼苗和成株均能忍受零下8-10℃的低温。早春和晚秋遭霜后,日间仍能恢复生长。
水分:山黧豆为喜湿作物,适于在灌溉条件良好,土壤水分适中的地方种植。山黧豆不抗涝,土壤过湿或积水时,都易引起烂根死亡;耐旱性较强,在年降水量仅300-400毫米的干旱山区,土壤水分仅10%的情况下也不致干死。
光照:山黧豆为长日照植物,在长光照下开花结实。
土壤:山黧豆对土壤要求不严,各种土壤都能生长,但以土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为最好。山黧豆有较强的抗碱性。但含盐量超过0.2%的苏打盐碱土,生长受抑制,超过0.4%死亡。
轮作:栽培种植山黧豆适宜与麦类、玉米马铃薯等轮换倒茬,可相互促进生长,均获得增产效益。在饲料轮作中,山黧豆适宜与大麦、燕麦、黑麦草间种、混种。
施肥:山黧豆根系发达,生长较快,对整地和施肥要求较高。对黑土层较薄的贫瘠地和保肥保水力差的沙地、石砾地等,每亩应施腐熟堆肥或厮肥2000-2500千克。
刈割:山黧豆的青绿茎叶是优良的多汁饲料,可从现蕾至成熟初期分批刈割。以在下部叶尚未脱落的开花初期,一次收获最为适宜。一次刈割为齐地刈割,不留茬。一般从现蕾到开花末期,可分批饲料,达20-30天。调制干草的刈割时间在开花至结荚期。
贮藏:山黧豆茎叶,单贮或混贮都可成功。与大麦、燕麦、玉米等禾草混贮,可获得酸甜适口、品质优良的青贮饲料。窑贮、塔贮、袋贮或地面覆盖青贮效果都好。
主要价值
药用
山黧豆味辛,性温。归肝、胃经。山黧豆全草,种子均可入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温中散寒等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游走疼痛,腰膝疼痛,各种外伤疼痛,牙痛等症状。
经济
山黧豆还具有一定的工艺价值,其种子可以提炼出一种极好的胶质物,常应用于航空工业,纺织工业和胶合板工业上。
山黧豆的绿色干草粉,无毒,味甜多汁,是鹅理想的粗饲料,冬春补喂山黧豆干草粉,既省料又生长快。在鹅的日粮组成中占20-30%。山黧豆的青绿茎叶也可调制成干草和青贮料。山黧豆在饲喂时,可粉碎或打浆喂,也可拌入糠麸等饲喂。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1 23:3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