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是
长江、
嘉陵江、
白龙江的
支流。古称宕昌河、
羌水、乾江,因
宕昌县古属
岷州,故名。发源于
宕昌县北部南北秦岭分水岭的红岩沟及别龙沟,全程均在宕昌县境内,由西北向东南流经阿坞、哈达铺、何家堡、宕昌县城、新城子、临江、甘江头、官亭、秦峪、化马等10个乡,于两河口汇入白龙江。河长约100公里(支流理川河长于干流阿呜河),流域面积为2239.21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6.07亿立方米。
名称变迁
岷江,是宕昌境内的一条主要河流。古称宕昌河、羌水、乾江。上游源出两处,一处阿坞河;阿坞河流至哈达铺,又叫成了秋漠河,秋英河流至南河乡境内的脚力铺自然村和理川河汇集在一起,形成南河乡以北的河流,当地人叫北河,北河流经脚力铺 、寺卜寨、石龙河滩,路固村、小族村、大族村,向东一折,在南河乡高桥村和南来的南河汇流在一起,这里,便是岷江的真正源头。
从阿坞到哈达铺一支和理川一支两流合注一支的河,当代人称“北河”,据《岷州续志采访录》记载:《水经注》云,北河,古称桓水,又称龙江。称龙江者,以寺卜寨山坡上的白色石龙而得名。因此桓水不是岷江的别称而是北河的古名。白龙江则是北河的别称。
岷江真正的古名叫羌水,岷江古称羌水,与炎帝生成有关。炎帝生成有两说,一说陕西咸阳的姜成堡,成于姜水,故炎帝姜姓。一说炎帝成于羌水,故为羌部落连盟之首。《辞海》释:“炎帝,居羌水流域”,又云“羌水发源于甘肃岷县东南的岷江”。又据郦道元《水经注》载:“羌水东流,经若昌城东”。所言羌水,即岩昌的岷江,古称羌水。
岷江也曾名乾江,《岷州志》疆域载:“南到乾江头西固界一百八十里”乾江头,即甘江头,为古岷州(县)南界。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羌族首领梁勤建立宕昌国。因河在宕昌又名宕昌河。又因宕昌县唐、明两代属岷州,故名岷江。
民国27年(公元1938年)岷县政府与地方绅士依据《辞海》注释,误以发源于哈达铺辖地分水岭的岷江为白龙江,原欲改哈达铺为“江源”,后因取龙能治水之意和江水之名,遂改为“白龙”。1964年6月恢复哈达铺原名。
干流概况
岷江,发源于北秦岭分水岭,河长100公里,流域面积2239.31平方公里,是宕昌县境最长的一条河流,流经阿坞、哈达铺、南河、何家堡、宕昌、新城子、临江、甘江头、官亭、秦峪、化马11个乡镇,于沙湾乡两河口汇入白龙江。
岷江上段因秦岭山地新构造运动强烈,河流急剧下切;所以河谷一般不宽,两岸阶地尤窄。岷江中段,流经丘陵区,物质来源于黄土,红色砂粘土和基岩分化物,质地较细;岷江下段,切穿南秦岭山地,谷地窄狭,不宽的阶地在河流两岸断续分布,组成质极粗,需容土方能种植作物。
水文特征
岷江多年平均流量16.7立方/秒,最枯流量2.15立方/秒,最大流量258立方/秒,平均纵坡7.33%,岷江为流域内发展国民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功能资源和水利资源。
自然灾害
民国21年(公元1932年)农历7月,强连阴雨,岷江暴涨,最大流量每秒400立方米。23年农历6月下旬,雹雨,岷江猛涨,流量突增为每秒530立方米,洪峰与宕昌大桥平,冲垮南河乡高桥村横跨岷江木桥。24年(1935年)7月,暴雨倾盆,山洪暴发,岷江最大流量400立方米。
1967年7月1日,宕昌以南的甘江头、官亭、秦峪、竹院等乡发生严重雹、洪,邓桥、三盘子水文站附近,当时降水量达到84.7毫米,岷江水至三盘子流量,由每秒钟40立方米猛增到170立方米,当时甘江头乡袁家山村社员购回销粮经此,被洪水淹死19人。同时公路被冲毁,交通受阻.7月15日,岷江7流量增至258立方/秒,半个月内,使甘江头、将台、簸箕等地遭受重灾,成灾面积10万亩。
1976年7月25日,化马、沙湾、新寨降特大暴雨夹冰雹,特别是化马公社周围10公里以内地方,5小时降水量320毫米,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暴雨,引起,石阏沟山洪暴发,石院二社背山1.5平方公里内山洪咆哮,。泥石俱下,毁灭7户农家,淌死48人,泥石流堵截岷江,淹没石阏村,毁坏房屋数百间,阻塞甘川公路3个月,两河口桥附近岷江流量达660立方/秒。
1976年 8月18日至23日,宕昌降大暴雨,岷江洪水冲毁县体育场部分场地和400亩耕地。全县冲垮河堤多处,淹没农田达万亩。
1978年7月20日,化马降暴雨后,山崩地裂,110亩农田被水冲毁。元坪一带山体滑坡,长达1990米,宽320米.下滑54米,致使建在岷江岸上的。1座40千瓦的发电站和1处5台串联水轮泵站被推入岷江,埋没农田80亩,因山体滑动死亡经济果树2100棵。
主要支流
汇入岷江韵支流有理川河、南河、缸沟河、官鹅河、贾家河、
红河(巴山沟河)、车拉河、大河坝河、官亭河、秦峪河。
秦峪河:是岷江下游的一条主支流,发源于本县与舟曲县的分水岭“大山”,流经秦峪乡湾子、湾泉子、崖底、付家、庙下、大村。河长12.6公里,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由大村汇入岷江,秦峪河多年平均流量0.32立方/秒,最枯流量0.15/秒,平均纵坡11.1%,流量稳定。
官亭河:系岷江下游一条支流,发源于官亭董家坪,河长11.5公里,流域面积49.5平方公里,流经赵家沟、桃园、官亭等村,于官亭汇入岷江,多年平均流量0.14立方/秒,平均纵坡15%,是一条林区河流.水源涵养条件好,水量稳定。
车拉河:系岷江中游一条主要支流,发源于渭河与嘉陵江的分水岭石垒梁,河长27公里,流域面积172公里。流经车拉乡七固、扎峪河、代家庄、车拉等村,于新城子汇入岷江,多年平均流量1.32立方/秒,最枯流量0.09立方/秒,平均纵坡5%,是稀性泥石流河流。
大河坝河:发源于雷古山,河长21.5公里,流域面积147.6平方公里,硫经新城子乡新坪、岳藏铺、路岗头、大河坝等村,于新城子汇入氓江,多年平均流量1.12立方/秒,最枯流量0.15立方/秒,平均纵坡8%,系一条林区河流,水源涵养条件好,流量稳定。
贾家河:发源于县境鹞子岭大山,流经簸箕、贾河、宕昌等3个乡镇,于城关汇入岷江,河长26公里,流域面积16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22立方/秒,最枯流量0.095立方/秒,平均纵坡4%。
红河(巴山沟河):发源于旋湾梁,纵贯将台乡全境,河长13公里,流域面积53.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4立方/秒,最枯流量0.015立方/秒,平均纵坡9%。河流境内水土流失严重,每逢洪水季节,大量的水土流失,把河水染成“红色”,故得名“红河”。
官鹅河:发源于马鬃岗梁,流经官鹅乡的鹿仁、立界河坝、瓦舍坪、官鹅等村,于岷江林业总场汇入岷江,河长21公里,流域面积9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72立方/秒,最枯流量为0.15立方/秒,平均纵坡6%。系林区河流,水源涵养条件好,水量稳定。
缸沟河:发源于舟曲、宕昌两县的分水岭山神爷梁,流经何家堡、大草滩,缸沟、河口等村,于河口处汇入岷江,河长16公里,流域面积66.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095立方/秒,平均纵坡7.5%。系林区河流,水质清洁,水量稳定。
南河:系氓江上流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宕昌与迭部两县的分水岭营盘山,流经南河乡的八路川、茹树、任藏、南河等村,于南河口汇入岷江,河长28公里,流域面积398.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15立方/秒,最枯流量0.85立方米/秒,平均纵坡2.6%。系林区河流,水质清洁,水量稳定。
理川河:系岷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庞家庄子,流经庞家、理川、大舍等乡,于脚力铺汇入岷江。理川河较大支流还有瓦拉子沟河、石门沟河等。河长33公里,流域面积31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23立方/秒,最枯流量0.08立方/秒,平均纵坡2.7%。除上游局部有草场外,整个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流域概况
秦汉以来,宕昌羌拓地岷江沿岸,开始定居,自梁憨联合各部建立政权后,牧业和农业分离,农作物以青稞、小麦、养麦为主,土地利用率有所提高。明清至民国以来,随着外地汉民的陆续迁入,农业生产有了一些发展,但由于土司制的存在和封建地主的残酷剥削,多数人丧失土地,部分民众不堪忍受剥削,迫使逃亡流徙到深山老林,刀耕火种,多以从事林业生产狩猎为生,土地利用率不高,农业生产长期落后。解放后经济发展得到逐步发展。
宕昌素有药乡之称,特别是当归、大黄、党参、红芪,是宕昌得天独厚的药材资源,不仅历史悠久,分布广,二产量大,而且质优品高,闻名古今,誉满中外。四大名贵药材是宕昌县发展经济的一大优势,是地方经济的支柱。境内森林面积125.19万亩,覆盖率31.9%,环境优良。天然草原125.6万亩,发展畜牧业有着广阔的前景。
1935年9月至1936年9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贺龙等中央领导率中国工农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曾先后两次经过,岷江上游的哈达铺,在此休整期间,进行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活动,特别作出了红军长征到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红军在长征路上的又一伟大转折,对保存革命的基本力量,推动抗日民族革命运动高潮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治理开发
引水
小型渠道,水轮泵站及电力提灌站90%的分布在岷江下游及自龙江流域,河堤工程分布在岷江白龙江流域沿岸;1990年代,宕昌县共有水利工程设施421项,其中渠道工程194项,占46.1%。水轮泵工程17项,占4.05%。电力提灌站工程3项,占0.71%。河堤工程170项,占40.5%。人畜饮水工程4项,占0.94%。病改工程7项,占1.6%。小型电站工程由分布在岷江干流和良恭河于流上,人畜饮水工程主要分布在岷江上游及其支流红河、车拉河流域。
水电
1958年县水电局赵熹在宕昌公社玉地河大队利用岷江水力建成本县第一座小水电站,以木制水轮机带动12千瓦的发电机,供玉地河、马鞍山2个大队4个生产队127户照明灌溉用电,年供电量3万千瓦时。1960年4月,在宕昌公社董家里牛王寺内安装了1台、40千瓦的柴油发电组,架设低压输电线路800米,解决了县城部分机关和100多户群众的照明用电。
1963年8月1日建成宕昌旧城电站第一台装机80千瓦的水力发电机组,供城区生活照明和部分农副产品加工用电,年供电量126.72万千瓦时,改变了县城一段时期内用柴油机发电照明的状况。随后,又建成了新寨、狮子等14座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06千瓦,供8个公社,16个大队,62个生产队,1648户群众照明用电,年供电量37万千瓦时。
1970年代初期,建成了I隘江河、兴化、两河口等26座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991千瓦,供1个公社机关,33个大队,134个生产队,2707户群众照明用电,年供电量87.4万千瓦时.1977年11月建成宕昌县最大的一座水电站一何家堡水电站,装机容量3000千瓦,解决了县城各机关单位和2个公社,3个大队,14个生产队,1310户群众生活照明用电,并向化工厂、面粉厂、火柴厂等企业提供动力用电,年供电量143万千瓦时。
1978年建成南阳电站,装机容量200千瓦,供1个公社,5个大队,24个生产队,500户群众生活照明用电,年供电量38.2万千瓦时。
栈道交通
岷江流域山高坡陡,岷江河谷成为重要的交通线路。甘南州南通四川、北通陇南常常经过岷江河谷地带。
古代驮道:宕昌古代驮道及人行道,从有人类始,中经各朝代,直至明清时期,主要驮道及人行道沿桓水(今岷江)河谷地带,西南通过武都、蜀地广元、栏潼、绵阳、蜀国都城——成都,又沿氓江、洮河经临洮(岷县)、狄遭(临洮)直达金城(兰州)。
甘川公路是沟通甘肃省会兰州和四川省省会成都的主要干线,属国道212线。从岷县辖地分水岭289桩号至武都县辖地年家村405桩号止,贯通全县行程为116公里,路宽7.5米,其中柏油路面73.33公里,土石路面42.67公里,跨越岷江,经过350个主要涵洞,13座桥梁。途经阿坞、哈达铺、南河、何家堡、宕昌镇、新城子。临江铺、甘江头、官亭、秦峪、化马、沙湾12个乡镇。甘川公路开辟于民国27年(公元1938年)7月。
旅游开发
1990年代,宕昌县利用岷江流域大河坝、官鹅沟等流域的森林资源开发建设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公园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城郊,1999年经甘肃省林业厅批准,建立省级森林公园。2003年10月,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7年被评为AAAA级风景区。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包括大河坝沟、马圈沟、
官鹅沟、缸沟、八峡沟、大庙滩六大景区,东西长39公里,南北宽41公里,总面积5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5.1%。公园集森林景观、草原景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天象景观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景观资源整体品位高,空间布局特点突出,动植物分布多样,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奇特。依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有关指标,经专家评定,官鹅沟
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为一级。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