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树蛙(学名:Zhangixalus omeimontis)是树蛙科、张树蛙属的
两栖动物。体窄长而扁平;头宽略大于头长;雄蛙吻端斜尖,雌蛙吻端较圆而高;吻棱明显;鼻孔略近吻端;鼓膜大而圆;犁骨齿粗壮;舌后端缺刻深。前肢长;指端均有吸盘,腹面具马蹄形边缘沟,腹面的肉质垫极明显。后肢细长;内蹠突不发达,无外蹠突。皮肤粗糙,液浸标本整个背面满布细痣粒或呈白色小刺粒;颞褶平直,向后延至前肢基部上方。腹面及股部下方密布扁平疣。体色变异很大,生活时背面包括四肢多为草绿色,与不规则的棕色斑纹交织成网状斑。腹面乳白色。
动物学史
寇治通等(2001)将1992-1996年采于中国云南屏边县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的一种树蛙标本定名为新种——屏边泛树蛙(Polypedates pingbianensis)。该种与峨眉树蛙(Rhacophorus omeimontis)相比较,其主要鉴别特征是屏边泛树蛙的雄蛙无声囊及声囊孔,无雄性线;峨眉树蛙具单咽下内声囊,声囊孔长裂形,有雄性线。费梁、叶昌媛、谢锋于2001年11月20日观察了云南大学生物系保存的屏边树蛙副模雄蛙标本3只,其外部形态与峨眉树蛙基本相同。此外,据Orlov等(2001)报道在越南北部也发现峨眉树蛙。根据以上研究,将屏边树蛙作为峨眉树蛙的同物异名。
形态特征
雄蛙体长59毫米,雌蛙体长76毫米左右。体窄长而扁平;头宽略大于头长;雄蛙吻端斜尖,明显突出于下唇,雌蛙吻端较圆而高,略突出于下唇;吻棱明显;鼻孔略近吻端,鼻间距与上眼睑几乎等宽,而小于眼间距;
鼓膜大而圆;犁骨齿粗壮,左、右两列位于内鼻孔内侧上方,几乎平置,间距宽;舌后端缺刻深。
前肢长;指端均有吸盘,腹面具马蹄形边缘沟,腹面的肉质垫极明显,第一指的吸盘约为其余各指的1/2;指长顺序为3、4、2、1;指间均有蹼,外侧2指间几乎为半,跌以窄的缘膜达指端;关节下瘤甚明显,并有成行的指基下瘤;掌突3个,内者大。
后肢细长,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部,左、右跟部相重叠,胫长为体长之半,胫长大于足长;趾端与指端同,而吸盘较小;趾间全蹼,仅第四趾的蹼以缘膜达趾端。其余各趾蹼均达趾吸盘;第五趾游离侧有缘膜达蹠部;关节下瘤发达,一般有成行的趾基下瘤;内蹠突不发达,无外蹠突。
皮肤粗糙,液浸标本整个背面满布细痣粒或呈白色小刺粒;
颞褶平直,向后延至前肢基部上方。腹面及股部下方密布扁平疣。
体色变异很大,生活时背面包括四肢多为草绿色,与不规则的棕色斑纹交织成网状斑;有的个体背面呈棕色,其斑纹则为绿色,有的个体体色为棕黑色。腹面乳白色,有的个体在咽胸部、腹侧及四肢腹面有大小不等的黑点。液浸标本的色斑为紫灰色与棕色构成不规则的斑纹。
雄蛙吻端斜尖;第一、第二指基部背面内侧有乳白色
婚垫;解剖四川峨眉山的雄蛙标本,有一对咽侧下内声囊,声囊孔长裂形;有雄性线。
卵为浅绿色或乳黄色,卵径3.3毫米左右;卵群包埋在卵泡内,外面被叶片包裹。
体大而扁平,尾鳍较高,尾末端细而钝圆;全身黑色,无斑纹。后肢芽长5毫米左右(第33-36期)时,头体长15毫米,尾长30毫米左右;眼位头背侧,眼间距较宽;出水孔大,位于体左侧,无游离管;肛孔位于尾基右侧,不呈短管状。唇齿式一般为Ⅰ∶4+4/1+1∶Ⅱ,有的个体上唇齿为Ⅰ∶5+5;下唇乳突一排而参差排列成两行,在下唇中央部位缺乳突。
近种区别
峨眉树蛙与
缅甸树蛙(Zhangixalus burmanus)较相近。但缅甸树蛙背面绿色有稀疏的棕色斑点;股前后有乳黄斑点;从吻端至颞褶有浅棕色带纹。
生活习性
峨眉树蛙生活在海拔700-2000米的山区林木繁茂而潮湿的地带,常栖息在竹林、灌木和杂草丛中,或水池边石缝或土穴内。一般在生殖季节时可在树上,其他灌木上或近水池的屋上,以致屋内均能发现,有时也隐蔽在草丛中。能捕食乔木或竹子上部的多种害虫,如
蝉、
蝽象、
蝇、
虻、
鳞翅目昆虫等。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四川(盆地西缘山区,如都江堰、彭州、峨眉、洪雅、天全、宝兴、荥经、安县、合江、屏山、汶川等)、贵州(绥阳、印江梵净山、荔波)、云南(屏边)、湖北(利川)、湖南(宜章)、广西(金秀大瑶山、龙胜以及北部地区等)。
繁殖方式
繁殖季节时一般在竹林、灌木上及接近水池的房屋上,有时还可进入房内,也隐蔽在草丛中或干粪坑内的渣淬和污泥内。在4-6月可见到大量卵泡;冬季12月曾在峨眉山发现蝌蚪,因此它的产卵季节可能较长;蝌蚪可越冬。一般在雨后的傍晚时刻,雄蛙发出鸣叫声,抱对的雄雌树蛙爬上水池旁的树上或竹丛上,选择垂向水面的枝叶,将卵群和泡沫状黏液产在被卷起的叶片内,并作成卵泡,有时也将卵泡产在水池旁的草上。
费梁等曾在室内观察峨眉树蛙产卵过程:雄蛙用前肢抱住雌蛙的腋部,头躯平直,雌蛙的四肢及腹部贴伏在垂直下悬的枝叶上,雄蛙以跗、瞧部从雌蛙的股部后下方伸向前方;在产卵前先排出胶质液,雌蛙用左、右胫跗关节及跗部搅拌胶液,即形成泡沫状,其后,将卵产在泡沫中,同时雄蛙肛部微向上拱,排出精液,如此反复多次,一般历时2-3小时完成产卵过程。此后,雄蛙随即离开,雌蛙用后肢伸向两侧将附近的叶片包卷着卵泡;如果附近没有叶片时,即将该叶片卷起,于是卵泡被包裹在叶片内。卵在卵泡内发育,当小蝌蚪在卵胶囊内可自由转动,且在外鳃明显时孵出;小蝌蚪一般在下雨时或空气很潮湿的情况下孵出,此时卵泡和卵胶囊吸收水分而液化,小蝌蚪离开卵泡即可从树上坠入下面的水池内,蝌蚪在水中继续发育和生长。如果在久旱无雨或很干燥的情况下,卵泡常常因水分的过度散失,先是表面干涸,逐渐枯萎,最后导致卵泡内的胚胎因缺水而死亡。
保护现状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9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两栖类)——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