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八角莲(Dysosma delavayi (Franch.) Hu)是小檗科、鬼臼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0-65厘米;根状茎短而横走,须根较粗壮;叶2枚,对生,纸质,盾状,轮廊近圆形,直径达22厘米,4-5深裂几达中部,上面暗绿色,有时带暗紫色,无毛;叶柄长7-10厘米,被白色柔毛;伞形花序具2-6朵花,着生于2叶柄交叉处,有时无花序梗,呈簇生状;花大型,暗紫红色;浆果椭圆形,长3-5厘米,直径3-3.5厘米,熟时鲜红色;种子多数,白色。花期4-5月,果期6-9月。
植物学史
1895年,Franchetax根据J. M. Delavay采自云南Long ki的标本(Delavay 5087号),发表新种Podophyllum delavayi Franch.,后H. H. Hu于1937组合为Dysosma delavayi (Franch.) Hu,《
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于1979年误作为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 (Royle) Ying的异名。1985年,在哈佛大学标本馆看到了Delavay 5087号标本(副模式),经研究,实属川八角莲无疑。
形态特征
川八角莲为多年生
草本,植株高20-65厘米。
根状茎短而横走,须根较粗壮。叶2枚,对生,纸质,盾状,轮廊近圆形,直径达22厘米,4-5深裂几达中部,裂片楔状矩圆形,先端3浅裂,小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上面暗绿色,有时带暗紫色,无毛,背面淡黄绿色或暗紫红色,沿脉疏被柔毛,后脱落,叶缘具稀疏小腺齿;
叶柄长7-10厘米,被白色柔毛。
伞形花序具2-6朵花,着生于2叶柄交叉处,有时无
花序梗,呈簇生状;花梗长1.5-2.5厘米,下弯,密被白色柔毛;花大型,暗紫红色;萼片6,长圆状倒卵形,长约2厘米,外轮较窄,外面被柔毛,常早落;花瓣6,紫红色,长圆形,先端圆钝,长4-6厘米;雄蕊6,长约3厘米,
花丝扁平,远较花药短,药隔显著延伸,长达9毫米;
雌蕊短,仅为雄蕊长度之半,子房椭圆形,花柱短而粗,柱头大而呈流苏状。浆果椭圆形,长3-5厘米,直径3-3.5厘米,熟时鲜红色。种子多数,白色。
产地生境
川八角莲分布于中国四川、贵州、云南(嵩明、彝良、大关、镇雄、维西、文山等地);喜阴湿环境、肥沃土壤,一般生于海拔1200-2500米的山谷林下(阔叶混交林下或针阔混交林下)、沟边或阴湿处。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
川八角莲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其果实经5-5.5个月的生长后发育成熟,但40%以上的植株只有一个果实,仅少数植株可有多个果实。大部分果实在成熟后果皮腐烂,露出种子,种子靠重力散布在母株附近,从而形成种群内个体呈片丛状分布。亦有少量种子因果实被动物取食后得到远距离散布。
营养繁殖
与鬼臼属其它大多数成员不同,川八角莲不能通过根状茎来进行营养繁殖,每棵植株只有1个个体。生活在较差生境中的植株无论大小都无根状茎,但生活在良好生境中的性成熟植株,其花芽在形成时每年可向前移动,从而形成节状根状茎。由于川八角莲每年只形成一个花芽,因此,根状茎亦每年只形成1节,据此可大致判断具根状茎植株可以进行有性繁殖。
但是川八角莲的根状茎在整个地下部分中所占比例较小。由于
鬼臼毒素主要含在根及根状茎中,因此川八角莲较低的鬼臼毒素含量可能和其根状茎不发达有关。在地上营养体遭破坏后,地下残留的根或根状茎可萌发形成幼苗。在栽培材料中,将川八角莲的根切成5-10厘米的小段,用来根插繁殖,可有50%左右的成活率。用根萌繁殖形成的幼苗在4-5年后达到性成熟。
主要价值
药用:川八角莲全草入药。味苦,性平,有毒。有清热解毒,滋阴补肾、化痰散结,追风散毒、清肺润燥、祛瘀消肿、止痛等功效。用于腰痛,劳伤吐血,疔毒恶疮,蛇咬伤。
观赏:川八角莲花朵、叶片及果实观赏特性状突出,宜盆栽观赏或庭院阴湿地栽培。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川八角莲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保护级别为易危(VU)。
濒危原因:川八角莲对环境的要求较为苛刻,近年来常绿阔叶林由于人类的砍伐而面积大量减少,使适合其分布的生境逐年减少,其种群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许多种群被孤立和片段化。另一方面,川八角莲为一种中国民间常用药,产地群众常采集(性成熟植株由于具有较大生物量和被认为疗效更好而更易被采集)。由于繁殖力不高,繁殖周期长,生境的破坏和过度的挖采使野生川八角莲越来越少,成为了渐危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