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现代政治中,左派是指社会中维护社会中下层利益,支持改变旧的不合理的
社会秩序,创造更为平等的财富和基本权利分配的群体。
政治话语中左和右的概念起源于
法国大革命时期。在1789年的制宪会议上辩论时,第三阶层的代表恰好坐在会议主持人的左边,而第一、二阶层的代表恰好坐在主持人右边,于是,人们习惯上将革命的一派称为左派,反对革命的一派称为
右派。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在制宪议会上,第一等级教士和第二等级贵族的议员与处于
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工人和广大农民的议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同年9月的制宪议会会议上,第一、二等级的议员大都坐在议会右边的席位上,而第三等级的议员占据了左边的席位。这个颇具戏剧性的历史场面本是偶然形成的,但反映到语言中,在词汇中便出现了左派与右派这一对政治概念。
这就产生了在政治上区分左右的第一层含义,左派是指站在地位比较低的阶级一边的人,右派是指站在地位比较高的阶级一边的人。当今社会封建贵族阶级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上主要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中间是
小资产阶级。所以当前的左派主要是支持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利益的人,右派则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左派与右派的划分是相对的,封建时代资产阶级还没有成势,所以是包含在左派一边的,但是今天他们已经财大气粗占据了社会的统治地位,所以通常被归入右派阵营;小资产阶级在革命队伍内部习惯性地要用自私自利的思想与无产阶级发生冲突,则又会成为革命队伍内部的右派。
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中,左派和
左倾不是一回事。左派与右派是政治观点上的完全对立,互为敌人。左倾和
右倾是左派思想即社会资本主义立场上的认识的偏差;
左翼和
右翼是右派思想即自由资本主义立场上认识的偏差。两者都是指同一政治立场上认识和做法的偏差。
左翼、右翼一般指资产阶级内部的两种思想,是右派词典中的概念。
左翼、
右翼都是右派。资产阶级与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内部,有些人或政党强调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提倡革除一些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一些改良,其政策主张客观上能够给工人阶级带来实惠,能够缓和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矛盾,一般称这些人为资产阶级左翼(或曰右派中的左翼),这样的政党如社会民主党为资产阶级的左翼政。而有些人或政党强调自然竞争,以竞争促进社会发展,削减社会福利,更多地要求维护传统的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坚持顽固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反对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因此其主张就必然更多地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一般称其为资产阶级右翼。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指的就是资本主义左翼和右翼。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提到左派、右派、左倾、右倾等几个政治名词。这几个政治名词富有极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对于当代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和把握的政治名词。
但是,“左”不同于左倾,20世纪初,
列宁和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开始用左倾和右倾的概念来分别指无产阶级内部的盲动激进派和保守派。当时无产阶级革命力量还比较薄弱,盲动激进派常给刚刚萌芽的无产阶级革命带来很大的损失,所以说盲动激进派对革命是有害的、错误的。为了表示贬义,特在左字上添加了引号,即“左”倾,以区别于真正的左倾。当时的右倾即保守派延缓革命进程,同社会上的反动右派势力一样会给革命带来明显的损失,因此右字不加引号。到20世纪20年代末,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强大,无论是盲动激进派还是顽固保守派,都会给革命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于是使用“左”倾机会主义与右倾机会主义来划分无产阶级内部的政治路线错误。
“左”是指思想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阶段离开了当时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时的现实性,坠入空想和盲动。可以说“左”是对左的形而上学的极端化。是形式上的左,而实际上抛弃了左所具有的革命的现实性,片面强化了革命的冒进性。在政治上往往表现为扩大打击面搞过火的斗争,实行冒进主义,这种思想就是“左”倾机会主义,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被称为“左”派。如中国历史上
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给中国革命和党造成严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