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戏剧
多种民族戏剧经过演变之后而形成的混合体
巴西位于。16~19世纪初,巴西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大批黑人奴隶被输入。20世纪初,又有大批移民从欧洲各国迁入。因此巴西的民间戏剧是多种民族戏剧经过数百年的同化和演变之后而形成的一种混合体。
发展历程
16世纪时,巴西的印第安民族曾经在葡萄牙传教士的指导下,演出庆祝节日的宗教剧。但是直到18世纪以后,才有巴西出生的作家撰写剧本。萨尔瓦多·德·梅斯基塔用拉丁文写作古典神话题材的诗剧;若瑟·博尔吉斯·德·巴罗斯撰写宗教题材的喜剧;贡萨洛·拉瓦斯科曾经演出过3出圣礼剧。以被葡萄牙宗教裁判所处死的剧作家A.J.da西尔瓦的悲惨命运为题材的浪漫主义诗人D.J.贡萨尔维斯·德·马加莱斯(1811~1882)创作的悲剧《安托尼奥·若瑟,或诗人与宗教裁判所》,被认为是巴西民族戏剧的第一座里程碑。19世纪初巴西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带动了民族戏剧的发展,许多诗人和小说家,同时在戏剧的领域发挥他们的创作才能,如诗人 A.贡萨尔维斯·迪亚斯(1823~1864)、小说家阿伦卡尔(1829~1877)。后者的《家里的魔鬼》(1864)提出了巴西的家庭问题,以风俗主义的手法进行善意的讽刺。
19世纪巴西民族戏剧的第一个重要剧作家是M.佩纳(1815~1848)。他的喜剧《乡村里正义的和平》(1842)和《灵魂的弟兄》(1847)是他的代表作,以讽刺、幽默而带着人情味的风格再现了当代城乡的生活场景。
同样以喜剧闻名的是马塞多(1820~1882),他的《白色幽灵》(1856)和《加利福尼亚来的表兄》(1858)均以浪漫主义手法谴责了金钱的关系和世俗的偏见。
19世纪末,巴西戏剧偏重于风俗主义,见之于阿塞维多(1855~1908)和佛兰萨(1838~1890)的作品中。后者以轻松的喜剧《候选人》(1881)和闹剧《女博士》受到观众的欢迎。
20世纪初,巴西戏剧继续风俗主义的潮流,题材集中于里约热内卢等大城市里中产阶层生活中各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爱情以及关于爱情的道德观。1932年,J.卡马戈(1898~1973)演出了《愿上帝报偿你》,显示出社会批判的倾向。G.费盖雷多(1915~)和奥塔维奥·德·法里亚(1908~)都以现代主义的风格进行戏剧创作。
20世纪40年代以来,比较重要的剧作家有:N.罗德里格斯(1912~),他的悲剧《新娘的衣服》(1943)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真正具有现代革新倾向的剧作。J.安德拉德(1922~)和 D.戈梅斯(1922~),也以现实主义和风俗主义相结合的风格进行创作,探索巴西社会的现实问题。前者以人物塑造和心理分析见长,后者则深刻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希望和失望。阿里亚诺·苏阿苏纳(1927~)的戏剧主要以东北部地区的乡村为背景,吸收了意大利艺术喜剧的一些手法。而O.林斯(1924~1978)则运用了浪漫主义的丰富想象,把这个地区的许多民间传说戏剧化了。
20世纪50~60年代,巴西戏剧的实验性倾向加强,各种不同风格的尝试在各种范围内进行,尤其是一种把音乐、舞蹈和歌唱结合进戏剧结构的作法,更为令人注目。除了出现许多实验剧团、业余剧团和独立剧团之外,还在圣保罗和其他中心城市建立了戏剧学校。在这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戏剧家有A.博亚尔、小埃米洛·博尔巴以及维塔尔·桑托斯等人。
重要作家
博亚尔,A. Augusto Boal (1930~)
巴西剧作家、导演、当代戏剧改革家。1953~1955年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戏剧。回国后,于1956年加入圣保罗的“沙场剧团”,以撰写巴西黑人生活的剧本开始戏剧创作。他运用B.布莱希特演剧思想,注重具有社会意义、反映当前现实问题的戏剧(称为“新闻戏剧”)。著名剧本为《南美洲的革命》(1960)。后来放弃社会题材,开始描写历史、传说和神话。与基央佛兰塞斯科·瓜尼埃里合作,写成《尊比》(1971)和《拔牙者》(1972),以神话般的风格,塑造巴西历史上这两位农民革命家的形象。这两部剧本演出时,采用街头剧或广场剧的形式,一部分扮演农民群众的演员,杂在观众中间,带动观众,进入剧情,参加演出。尊比和拔牙者被描写为降生于人间的神,他们为了带领人们摆脱殖民统治和奴隶制度的桎梏而作出了牺牲。由于思想激进,博亚尔曾被捕入狱,在狱中写成《托克马达》一剧,揭露巴西监狱中对待政治犯的暴力行为。
阿伦卡尔
阿伦卡尔,J. José Martiniano de Alencar (1829~1877)
巴西小说家、剧作家。生于塞阿拉州。在里约热内卢完成中小学学业后,进入圣保罗大学攻读法律。毕业后做过律师新闻记者。1856年在担任《里约热内卢日报》主编期间,撰文评论贡萨尔维斯·德·马加良斯以印第安人为题材的长诗《塔莫约人的联盟》,开始引起巴西文坛的注意。曾四次当选为塞阿拉州的议员,出任过司法部长。后因不同意佩德罗二世皇帝的政策而离开政界,专心于文学创作。他的小说多以印第安人为题材。作品常常出现身披艳丽羽毛的武士,使用欧洲骑士的语言。作者
以清丽的笔触描绘巴西的森林瀑布河流草原风光,富有诗意。一些文学评论家认为他的作品是“欧洲浪漫主义程式和新生的美洲主义的混合物”。他的小说《伊拉塞玛》(1865)是象征主义的作品,写一个葡萄牙征服者与印第安姑娘伊拉塞玛的爱情悲剧。另一部小说《瓜拉尼人》(1857),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印第安人的生活。其他作品有小说《五分钟》(1860)、《卢西奥拉》(1862)、《银矿》(1862)、《加乌乔》(1870)、《伊佩树的树干》(1871)、《黄金梦》(1872)、《马斯卡特人的战争》(1873)、《乌比拉雅拉》(1875)、《腹地人》(1875);剧本有《圣若昂之夜》(1857)、《家鬼》(1858)、《天使之翼》(1860)、《母亲》(1862)等。
贡萨尔维斯·德·马加良埃斯
贡萨尔维斯·德·马加良埃斯,D.J. Domingos José Gon?alves de Magalh?es(1811~1882)
巴西诗人、剧作家。生于里约热内卢。1832年在里约热内卢医科大学毕业,前往法国攻读哲学,深受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1837年回国,曾在佩德罗二世学校任哲学教师。曾当选为南里奥格兰德州国会议员。1844年被封为阿尔瓜雅子爵。曾担任巴西驻美国和梵蒂冈的特命全权公使。他的诗歌创作模仿法国夏多布里昂和拉马丁。第一部《诗集》(1832)还带有古典主义的风格,但在《诗意的叹息和思念》(1836)中却已显示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1836年在巴黎与其他旅法的巴西人共同创办《尼特罗伊》杂志,发表浪漫主义诗歌,成为巴西浪漫主义诗歌流派的先驱。长诗《塔莫约人的联盟》(1856)试图表现印第安人的内心世界,对巴西后期浪漫主义诗人有很大影响。其他作品有诗集《乌拉尼阿》(1862)、《葬歌》(1876),剧本《安东尼奥·若泽或诗人与宗教裁判所》(1839)、《奥尔吉阿托》(1848),论文集《人类精神种种》(1858)、《灵魂与头脑》(1876)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30 14:39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