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达的投降
委拉斯凯兹于1634年至1635年期间创作的油画
《布列达的投降》是西班牙画家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凯兹于1634年至1635年期间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画作内容
此画描绘了1625年7月25日西班牙军队攻占由荷兰长期坚守的军事要塞布列达时的一个场景。画中胜败双方的气氛表现得并不明显,左边是战败的一方,他们的枪支稀少凌乱,右边是战胜的一方,他们的枪支整齐而稠密。人物中除了双方的指挥者,他们身后的将士让人感觉不出明显的胜败情绪,反而气氛显得非常和平。西班牙军队指挥者斯宾诺拉微笑着将一只手搭在荷兰军队指挥者的肩上;而对方微弯着身子将城门的钥匙交出,脸上只是有些沮丧,两个人此时大有一种“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情调。此外,作为背景的战场也不是非常惨烈,只有一些将要散去的硝烟。
创作背景
《布列达的投降》是委拉斯凯兹以腓力四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军事胜利为题材创作的历史画。此画描绘了1625年7月25日西班牙军队攻占由荷兰长期坚守的军事要塞布列达时的一个场景。此战是荷兰反抗西班牙统治战争中的一次小败仗,他们最后还是成功收复了这个要塞。在这次战争过去10年之后,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为了吹嘘他的战功,要求委拉斯凯兹将战胜的场面画下来。委拉斯凯兹知道这一任务并不光彩,但由于是国王委托的不得不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次战役的西班牙指挥者斯宾诺拉是他的朋友和主顾。正是因为这些,画家才绘制了这幅画。
艺术鉴赏
构图
在这幅画中,构图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画家将画面分为两个部分:右边是胜利者,左边是战败者。双方的长矛构成整个画面的支撑点,长矛的垂直韵律,在画的右边更为鲜明突出。画面中荷兰指挥者正把城门钥匙交给代表西班牙军队的指挥者斯宾诺拉;右边战胜方高大雄壮的战马、威严的军队和整齐的长枪,与左边战败方疏落的旗帜和长枪形成鲜明的对比。背景则是硝烟渐熄,火焰的反光和清晨的阳光融成的一片灰青色烟在强调每个人物的心理联系和内心世雾。尽管这幅画构图十分复杂,作者力求表现人物的个性。这幅的构图拜托了历史画的传统布局,在强调每个人的心理联系和内心世界的同时,通过光线、空间与色彩的协调,让作品在整体的感觉上达到了统一。
右边整齐的冲破画面的长予与左边疏散纷乱的人群构成了有趣的对比,右边斯宾诺拉身边的一匹高头大马挡住了其余的西班牙骑士的身体,使得视觉中心集中在受降者斯宾诺拉的身上。
背景
这幅画的背景处理相当出色,很明显是受了威尼斯画风的影响,色彩明亮、饱满而和谐,整个画面闪灼着青色、金黄色和玫瑰色,给人以明快和清新的感觉。空间处理得开阔而层次丰富,田野中似乎可以感觉到透明的空气在自由地浮动。
人物形象
画家把受降的场面安排在野外,受降和投降的两队人马构成前景,以斯比诺拉为首的西班牙军官面露喜色,而荷兰军队则充满沮丧,这一点通过西班牙军队整齐的长矛与荷兰军队凌乱队伍的对比进一步明晰化。两队人马将核心人物围在当中,斯比诺拉大胜之后充满喜悦和骄傲的宽容风度与朱斯汀的垂头丧气通过极到位的面部和动态描绘表现得淋漓尽致。
绘画技巧
从这幅画里可以看出画家绘画技巧的高超,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画家对绘画虚构的处理,他把侵略性质的战事通过自己的画笔,表现成一种休站的阵势,而不是投降的阵势,将荷兰革命战争与其侵略战争相混。这一方面说明了画家的历史局限性,同时也说明了画家在为难下所表现出的聪明。另一方面,是作品里所体现的艺术真实,在这两军交会,并不单调,双方仅以一方长枪直竖,一方枪支凌乱,作胜败的标志,而人物形象就如集体摄影一般,木然无情。整幅画表出画家对威尼斯画派色彩表现力学习,构图层次非常明晰。
作品影响
衍生作品:美国画家坦西创作的《纽约画派的胜利》引用了委拉斯凯兹《布列达的投降》的构图。作品展现的同样是激战后投降与受降的情景,但人物却被改变。签约投降的一方身穿法国军装,胜利的一方穿着美国军装,美国人的军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而法国人的军装却是一战期间的。
作者简介
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凯兹(1599—1660),出生于塞维利亚一个破落贵族家庭,是西班牙现实主义绘画艺术伟大的代表之一。他的代表作有《酒神巴库斯》《镜前的维纳斯》《卖水的老人》《教皇英诺森十世像》《纺织女》《火神的锻造房》《宫娥》《菲力四世像》《穿猎装的菲力四世》和《菲力四世骑马像》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7 21:13
目录
概述
画作内容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